為提升公司核心價值及競爭力,所有VCM設計及製程機台開發及改善,堅持100%內部自行研發,並申請專利保護。
生產優勢:
公司產線符合無塵100%等級,保證產品潔淨度,
導入100%自動化生產,落實精實製造,確保產品穩定性及精密度,
透鏡+VCM一體式音圈馬達,
公司沿革2019年:研發並量產一體式音圈馬達,
2013開始投入音圈馬達(VCM)生產及銷售給3C供應鏈
2,獲利:
雷洛6.7 定義,投注一支獲利8 位數低為KO勝,持股5 年,
3,機會成本:選擇最佳用途,確定性高,能壓大持長,
雷洛:在股市投注系統中,有什麼比這個更有用呢?
1,風險:個股的當下股價,是否提前透支了,個股未來2-3 年的eps成長動能,
您看好興櫃的澤米6742嗎?
感謝您
熱門股也好,潛力股也佳,買個百張, 持個3-5 年,能KO勝,才是正向,
絡達,力智等KO勝,以往都是未上市中篩選,
興櫃選股估買進量可能需要加倍,
1,熱門股:IBM成功衝浪60年,2,潛力股:波克夏,沃爾瑪,可口可樂,3,衝浪股:安迅,科技股:英特爾,微軟,
4,定價成長股:迪士尼, 喜詩糖,5,浪尖墜落股:IBM衝浪60年後高空墜落,
在興櫃潛力股這個領域,我沒有能力給你任何特別的見解,
興櫃目前的潛力股,
您看好那幾檔呢?
謝謝
現在買入,是買未知價格,有可能買進異議,但無便車可搭,絡達小戶們可以搭便車,不必付錢,
未上市股是買未來的成長動能,沒有成長,你買什麼?
我只是把手上的牌打好,看大立光每股收購多少,
所以,竅門就在於買進那些優質企業,因為那就等於你買到了那家公司的成長動能,所帶來的規模優勢,你有怎樣買進這些優秀企業呢?有一種方法是在它們還小的時候發現進而買進,
有的股票雖然價格是其帳面價值的2-3倍,但仍然是非常便宜的,因為該公司的市場地位所隱含的成長動能,有時還加上某些經營者,或者整個管理體系非常出色,
雷洛實戰:感覺就是個人買進大陽的銓釋,大陽有大立光優秀的經營者,管理非常出色,後續中,
大陽如被大立光併購,本板就刪除了,事先講一下,
個人感覺還好,興櫃鈺o開版,個人有一點狀況外,還需要修正,
個人實戰:大陽估計會被併購,估只能小勝,7位數低,未上市再花時間找找看,有沒有潛力股,
真正驅動投資( 獲利)回報複合增長的,是知識和思考力的複合增長,
只有在思考力的增長速度,超過( 你銀行存款)資金增長速度,( 你的)投資資金才會安全有效( 東方不敗),
芒格:多元思維模型:對他想投資的公司內部經營狀況,及其所處的整體生態系統做全面的分析,
雷洛釋:主要是不要單一論事,以偏蓋全,芒格稱之為,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這是處理問題的笨方法,
反向思考:比較符合常理,原因,
大陽董事長林恩平為大立光總經理,大陽董事,監察人也是大立光董事監察人,本案如先由大立光提出併購,要假裝大陽董監事不知情,很難合理化,
Vcm部分大陽屬弱勢,領先廠為日本,中國廠商,競爭性毀滅:有些企業是透過消滅競爭對手而達到成功,有些是透過合作而興起的企業,大立光的透鏡+ 大陽的vcm,綁在一形成一種競爭性毀滅因素,專利有一段時間優勢,
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含未上市股票,
如大立光想併購大陽,依企業併購法需由大立光提出併購,委請專家評估之每股收購價格為何?後,才由大陽評估是否合理,本次大陽自行評估價格,個人看沒有法律效果,我的股票仍是我的,
二,雷洛:我不建議買進,除非有絡達異議經驗,如大立光收購價合理,我請大立光收購的價格如前文數篇,
這支屬冷門股,價格可問盤商,如異議法院應該是台中地方法院,開庭前一天要先去台中住宿,
芒格:稱之爲魯拉帕路薩效應,即各種正面因素互相強化,並將彼此極大化的現象,
雷洛稱之為,歲運同一方向發力的吉時,
星歐第3季業外賺16,138千元
=117,767千元/股本53,958千元
=2.18元-EPS,
個人算法類同cheng大的算法eps=2.16元,
即大陽第3季已轉機,
星歐部分,大陽可收益:Q1:17,012千元,Q2:30,644千元,Q3:16,138千元,大陽從星歐收益第1-3季,可收益63,794千元,以上個人看法,正確資訊以大陽公佈財報為準,
大立光本期認列大陽之投資收益:68,666千元/0.4937=大陽第1-3季獲利139,084千元,
估為大陽1-3季累計獲利53,025千元+星歐1-3季大陽收入63,794千元+大陽其他收益22,265千元=139,084千元,大立光持股大陽比率0.4937*139,084千元=68,666千元,
雷洛看法,一體式鏡頭設計,vcm+lens綁在一起的款式,已申請專利中,不過由於2種技術都能做的只有1家-大立光-大陽,客戶怕被綁住,價格無法下降,
一體式鏡頭設計有一點,競爭性毀滅的效果,個人看法,汽車出現,馬鞭廠完蛋,
2,2023年前大陽vcm恐難大幅擴增,預估供獻有限,大立光新廠產品規劃,以手機鏡頭,手機鏡頭+vcm為主,
3,個人預估至2024年新廠落成,大陽vcm產能才會大,
如大陽被併購估價,理應包含2024年的營收,獲利,
第一季,第二季加上大陽認列星歐光學的獲利後,大陽本身業務仍是虧損
但是第三季開始本業賺101,629千元,扣除認列星歐光學63,794千元,等於本業賺37,835千元。
這樣第四季再上去,本年度賺2元應該不是問題。
金雞股:1.富爸爸,2,股本小,母公司持股高,3,轉機,eps賺10以上,
除星歐貢獻之41元外-估,
大陽估價部分,看近1-3年的eps,主要是看一體成型vcm的部分,如估8元*估本益比20倍-估,=160元+星歐41元=約201元,本益比沒有類比同業,用大立光本益比,個人看也是可以,以上個人看法,如個人異議會用,
我人在國外,以手機看必富網,看的時間少,怕傷眼睛,
觀前文,大陽第3季轉機,如先不談併購,大陽未來2年如獨家進入蘋果vcm供應鏈,賺1-2個股本應是可以預見,股價估也是金雞股等級,如被併購對原股東不利,個人看法,
110年Q1虧損24,534仟元
110年Q2虧損48,604仟元
110年Q3獲利53,025仟元,EPS 0.98元
已彌補上半年虧損,倘加計Q2虧損,可推估110年7~9月稅後獲利101,629仟元,單季EPS 1.88元
二、大陽科技持有星歐光學40.5%
星歐光學110年Q3獲利157,517仟元,大陽科技認列投資收益63,794仟元,貢獻大陽科技EPS 1.18元
三、大陽科技110年Q3 EPS 2.16元(加計星歐光學業外收益)
分析有誤再請雷諾大指正
如被母公司大立光併購,
除前文大陽持有之星歐每股供獻約41.72元外,
大陽估值部分,尚應包含大陽未來3-6年的成長效益預估,價格評估法應包含此法,個人看法,
67位股東提出異議,法院3審裁定每股166元,加每年差部分年息5%,每股收買價提高約50%,
達發科技案-原絡達,高等法院裁定認為,收買價格評估應包含併購後的效率,95年4.48元,96年,10.8元,97年epe約28元,
異議者價格較優,
原因也可能是,母公司對子公司有控制權,價格會低一些,法院調整回公平價格,個人看法,
一,大陽如被大立光併購,有2個參考案例,
1,105,5,11日瑞鼎併子公司達宙,以瑞鼎1股換達宙2.4股,估達宙每股56.18元,
但遠鼎創投等19戶提起異議,法院3審裁定每股提高為88.29元,雷洛估大立光可能也用換估股法,併購,
2,股利: 如年股息62 元/2025 元,年利率約2.81%,
3,買回庫藏股將注銷大立光股本,
市場上沒人看好,反市場,
動因:
1, 公司預計實施庫藏股,如持續實施,如蘋果公司,股價不可小看,
2, 大立光如併大陽科技,對大立光有利,
其他: 略,
對「長期」投資者而言,個股大幅下跌不是風險,而是賺錢「機會」,
個股「打折時」去買,
舉例:
力智上興櫃200元漲至285元,
如以20倍本益比*14元(估)=280元(估)感覺買進股價合理,
變化:
原始股東大幅殺出至160-200元,
感覺是力智賺太多了,打折價(57%)賣給你,我就買了幾張200-190-180-170-160元,多賺一些旅費,
註釋:
160/280元=57%,買力智折扣價43%,
我不停損個股的,一般都是「長期」投資,除非「換股」〜機會成本,
個人實戰:舉例,
1、99年初未上市買智微均價122元,
102年智微30元賣出,換股絡達15元現金增資,
智微30/122元=24.6%,損失-75.4%,33張,
2、103年興櫃買智微均價30元,
105年智微17元賣出35張,換股力智17元35張,〜機會成本,
智微17/30元=56.7%,損失-43.3%,
有一次她跟我說:
雷洛你選的股票,太厲害了,
我說:
還可以,8戰8勝,
她說:
你上次1百多賣出的勤威國際,我賣300多元,
註釋:
另雷洛賣智微17〜30元(個人1敗),他今年賣「智微」200多元,
個人實戰:
102年智微30元賣出,換絡達15元現金增資,141.5元-213元賣出〜機會成本,
105年智微17元賣出35張,換力智17元35張,〜機會成本,
我的策略對我來說是有效的,但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善於接受虧損,
我的心理承受得了損失,
此外,我失手的次數並不多,
這兩種因素加起来,使得我的策略有效,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第188頁,
雷洛勝率85.71%(6勝1敗),
心想事成今年獲利很好(23倍〜30倍),
今年很認真研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增修版,出國會帶著研讀,
未上市個股如轉機、股本小、門檻高,外加上興櫃燃點,贏面甚大,
一般還要去注意:
控股母公司的的「生態系統」,做完整分析,母公司「當下」相關訊息也要注意,
1、倍數勝:
漲20倍〜30倍,如:110年力智1勝,
Ⅰ、如大陽科技不被併購,
大陽VCM一體式的音圈馬達屬於手機VCM市場,113年成長幅度應該很大,可惜了,
Ⅱ、如被母公司併購,就沒戲可唱,
2、量取勝:
百張以上,漲3〜5倍,如:絡達2勝(104年1勝+110年異議1勝),
絡達如102.1月20元買進,104年上興櫃前賣出,也有200元的價格(漲10倍),
二、時間燃點:
可放長一點(3〜5年),等上市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