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超人」李嘉誠已深信知識改變命運,現在加上科技,絕對可作出翻天覆地的改變。繼「人造蛋」後,近日傳媒又談起超人另一項投資:「史上最省電的奈米 LED 燈泡。」此產品為多倫多大學的三位畢業生去年推出。
這款號稱「史上最省電」的奈米 LED 燈泡(NanoLeaf),是一款外觀像用紙板做成的燈泡模型,值得注意的是 NanoLeaf 是利用裝上 LED 的電路板折成的一顆燈泡,燈泡形狀不再是圓弧,而是幾個橫切的平面;這樣不僅能夠全方位的發光,也省去燈泡的外殼。也因為形狀是折起來的電路板所以不需要散熱,節省製造成本又可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NanoLeaf 燈泡也相當節能,以 12 瓦特的 LED 產生相當於100瓦傳統燈泡的光度,耗電只有後者的八分之一。
Nanoleaf 與李嘉誠近年的投資哲學一拍即合,也和早前「超人」投資的人造蛋公司 Hampton Creek 十分相似,均出自年輕人之手。兩者都抱著「讓生活、地球更美好」的理念,願望很動人,但真正打動超人的或者是他們的「錢」景。近年大氣污染嚴重,政府大力推動節能減排,如果 Nanoleaf 的節能效果真如其聲稱般神奇,那該款奈米 LED 燈泡在中國市場的潛力不可低估。
現時 Nanolea f團隊共有三人,Tom Rodinger 負責研發,兩位華裔青年 Gimmy Chu 和 Christian Yan 則分別負責產品市場開發和在中國的生產線。
2014年07月14日
晶元電子(晶電)與璨圓分別是台灣LED磊晶片、晶粒市占率前兩大的廠商。為了整合台灣LED的競爭實力,晶電將以1股換璨圓3.448股的形式進行合併。這也是晶電繼2012年12月28日合併廣鎵之後,再次做出台灣LED產業的水平整併。預計合併後,將囊括台灣六成LED晶片產值。
回顧2013年度,晶電與璨圓合計營收約266億台幣(8.95億美元)、MOCVD磊晶機台474台。合併後不論是營收或產量都位居全球首位,持續衛冕LED磊晶片、晶粒業界龍頭的寶座。此外,晶電在專利技術部份也有所突破,日前繼與日本Toyoda Gosei互相授權專利之後,也成功地與Philips達成專利交互授權協議。
統計2014年前5個月晶電與璨圓的合併後營收,晶電貢獻台灣LED磊晶片與晶粒的比例將從原先約53%,一舉提升至65%以上,更加拉大了與居次者間的距離;而其他依序為新世紀的9%、光磊6%、鼎元5%、泰谷4%、光鋐3%。
而中國大陸LED龍頭廠三安光電,在2012年底入股璨圓的19.77%股份之後,未來將可選擇轉換為晶電普通股,或繼續持有璨圓私募普通股。倘若三安選擇轉換成晶電普通股,將會持有晶電3%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2004年台灣LED產業進入整併期;前後包括國聯(UEC)等數家LED廠商已併入晶電旗下。經過十年,晶元光電已成為台灣LED磊晶片、晶粒龍頭廠。而繼納入廣鎵之後,晶電再度吸收璨圓為旗下100%子公司,不但成為台灣獨大的廠商,營收或產量也因此居全球之冠,此外更進一步發揮整合綜效,改善獲利體質。日後,強化與LED照明終端應用出海口的合作將是營運的關鍵要素。
2014-07-14
林洋電子7月14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林洋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三星半導體有限公司近日在南通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書》,就技術研發、產品生產、市場銷售、品牌推廣等領域展開深層次戰略合作。
據協議,上海三星承諾在市場開拓、產品研發、顆粒采購中給予林洋在技術、價格、質量、交期、信用等方面給予支援,承諾給予林洋市場最優惠的采購價格支援;林洋承諾LED照明產品所用的LED顆粒在同等商務條件下,給予三星品牌唯一優先權。在LED照明產業鏈上,雙方互為對方最重要的支援對象和戰略合作伙伴。林洋電子充分發揮自身的LED應用產品的研發,制造、供應鏈管理的優勢,三星充分發揮品牌、渠道、上游LED燈珠的研發優勢,雙方在應用產品的開發、制造、市場拓展方面互為對方最重要的支援對象和戰略合作伙伴。林洋電子充分發揮自身的細分渠道優勢資源,三星充分發揮品牌及技術優勢,在中國市場共同開拓LED項目。
上海三星半導體有限公司前身為香港三星電子上海辦事處,於1993年起在國內開展業務,是由韓國三星電子株式會社在上海投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韓國三星電子是一個集半導體、通訊、計算機產品和消費類電子於一體的大型電子企業,從事多媒體及家用電器、資訊及通訊、半導體等產品的設計、研究及生產。其中動態隨機存儲器、靜態隨機存儲器和電腦監視器的市場份額居於全球第一位。上海三星經過多年的發展,其LED照明事業部在全球LED領域具有技術和規模領先優勢。
林洋電子表示,與上海三星的合作有利於公司在LED照明領域進行更深層次的拓展,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擴大LED照明等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份額,提升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
2014.07.14
科研是國家軟實力的代表,工研院與台泥、LED廠商合作,研發出可降低能源消耗的「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以及可降低LED產品不良率的「線上即時熱能分析儀」,不僅已投入技轉,更入選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號稱「產業創新奧斯卡獎」,今年邁入第52年,是評鑑科研技術的重要指標,諸如傳真機、液晶螢幕、戒菸貼片和高畫質電視等重要發明,都曾獲獎。
在「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中,「碳捕獲技術」指的是將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在燃燒前後或純氧燃燒狀態中分離出來,並將其壓縮後封存;「鈣迴路」指的是利用東部盛產的石灰石(碳酸鈣)做為吸附劑,捕獲燃燒後排放煙氣中的二氧化碳,直接改善水泥廠、發電廠等主要碳排放源。
工研院、台泥在花蓮和平水泥廠建置全球最大的鈣迴路先導試驗場,碳的總捕獲量達每小時1公噸,此技術除降低能源消耗外,也讓燃煤電力轉化為乾淨電力;捕獲並封存的碳可作為原料販賣,未來也有機會投入碳交易市場。
台泥董事長辜成允表示,未來5至10年間,全球二氧化碳市場商機達上千億元,目前台泥已將捕獲到的碳投入「生物固碳法」技術,進行「微藻養殖」,等於餵食微藻飼料,這部分將分2階段產業化,第1階段將微藻用於製造高附加價值的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第2階段擬將微藻投入生質能研發,代替傳統煤炭。
另一項技術「線上即時熱能分析儀」可應用於生產線,在3分鐘內量測出LED封裝元件的散熱性能。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研究所所長劉軍廷說明,散熱的性能會影響LED的壽命和光品質,傳統量測步驟繁複、耗時,且只能在產品設計階段時進行,而這款「熱能分析儀」可在產線上即時測量,有助降低產品不良率。
工研院已與LED設備廠商合作技轉,預計年底就可將「熱能分析儀」商品化,加強LED產線即時監控、不良品篩檢、製程優化並提升良率。
2014.07.17
研究機構NPD數據顯示,高功率LED至2017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13%,主要因路燈、工業與商業照明帶動高功率產值增長;且美國與英國重要城市紛紛進行路燈汰換工程,將帶動高功率晶片與陶瓷基板營運。
NPD評估今年高功率LED需求量將達185億顆至2017年增加至270億顆,年複合成長率為13%;今年成長市場在於路燈應用預估LED路燈將占高功率總出貨量的28%,其次為電視背光與投射燈,未來3年路燈市場仍蓬勃成長,主要因LED路燈滲透率不及5%。
由於LED路燈長年在戶外經歷風吹日曬雨淋,為提高熱導性,陶瓷基板正逐步取代原使用的PPA材料;受趨勢帶動,上市公司同欣電(6271)6月營收7.59億元,營收續創歷史新高,主要即是在散熱陶瓷基板出貨成長帶動營運持續走強。
同欣電今年陶瓷基板營收比重持續增長,比重逐步逼近50%,為帶動第二季營運創歷史新高的主要動能;在歐美重要城市投入LED路燈汰換工程之下,同欣電第三季營運有望穩健向上攀升,包含美國底特律、英國利物浦等大城市,均開始投入路燈汰換。
NPD表示全球LED路燈市場仍由幾家國際級LED大廠所主導,包含飛利浦(Philips)、歐司朗(Osram)、科銳(Cree),其他廠商受限技術問題難以切入。
同欣電陶瓷基板主要客戶即為科銳與飛利浦,其中大客戶科銳營收比重最高,公司受惠大客戶LED路燈標案在手,推升用於高功率的陶瓷散熱基板出貨量逐季攀升,受惠美國各大城市投入LED路燈汰換,同欣電將隨大客戶營運同步增長。
2014/07/15
遠東科大電機系助理教授鍾健文,利用LED燈控制雞舍照明。除了讓蛋雞更會下蛋,且蛋吃起來特別香。他藉由研究成果,建議消費者挑選蛋時,要打破「蛋愈大愈好」的刻板印象。
鍾健文說,LED燈可帶動養雞產業提升。他的計畫獲國科會補助,證明紅光可刺激產蛋數,綠光可提高蛋的大小,單光源則可增加小母雞的存活率。他表示,通常挑選一般的「白蛋」,營養就已很足夠,一般飼養18周的小母雞最會生蛋,超過80周的老母雞所下蛋最大顆,但因水分多,不一定營養,建議消費者,選蛋不用專挑大的。
鍾健文歷經9年研究,昨發表成果,並由餐飲管理系學生測試。在超巿買的一般雞蛋,打開蛋殼,蛋清散開像水一樣清而稀,且蛋黃塌陷,直接下鍋煎荷包蛋,蛋清容易黏鍋。
而利用LED燈控制雞舍照明所產的雞蛋,蛋清黏稠、蛋黃像球般挺立。曾在鼎泰豐實習的學生吳昱輝說,這種雞蛋特別容易煎,甩兩下就能翻面起鍋,不僅形狀漂亮,咬起來蛋白有嚼勁,蛋黃特別香濃。
鍾健文解釋,盛夏高溫,雞拚命喝水,產下的雞蛋,蛋殼較薄,運送容易碰損,且蛋清稀薄。使用LED燈照明控制的雞,蛋殼強度、蛋黃重量、蛋稠比,都比較好。
鍾健文指出,學術文獻已證明燈光照射可刺激蛋雞;利用LED燈的冷光源,配合散熱系統,蛋雞的情緒比較穩定、容易飼養。
2014年07月14日
環保節能議題當紅,帶動LED照明市場起經濟部標準檢驗局LED照明產品的CNS強制認證制度,在7月1日正式上路,飛利浦宣佈已於7月3日取得標檢局核發首批「安定器內藏式發光二極體(LED)燈泡CNS認證」。
飛利浦指出,一般型LED球泡燈通過電氣安規(CNS15436)、性能(CNS15630)、電磁相容性(CNS14115)3大項目,其中涵蓋消費者較重視的光生物安全(CNS15592)檢驗。
其中,「光生物安全」是針對LED光源對人眼、皮膚等生物器官病變的測試與風險規範,其中,藍光為檢測重點。事實上,標檢局自7月1日起,規定所有進口及新生產LED燈泡須具備CNS認證始可於通路上販售,包裝資訊的正確性也受監督。
2014/07/15
紡織綜合研究所開發的自行車全防水能源包以能源紡織品為主軸開發可撓式薄型超級電容與薄形織物電池,其可直接應用於電子產品,亦可結合可撓式薄膜太陽能電池或腳踏車發電系統以提供電力來源。
並整合LED模 組與無線充電技術於自行車防水能源包,並結合影像織畫,可依客戶需求,少量客製化,提昇產品之獨特性,開發出具有科技、環保、美觀及安全性的行動能源產品。
自行車全防水能源包有兩個電源輸入,分別為AC TO DC 5V、自行車花鼓供電兩種。
儲存在能源包的電力,經無線發射端將DC轉成 AC電流,AC電流透過發射線圈產生的磁力線,使手機袋內的接收線圈也產生AC電流,接收端再把此AC電流轉為DC 5V電流,經過Micro USB導電織帶,對使用者的手機或3C產品充電。
由於使用者只要將手機袋放在自行車袋包上即可充電,方便且安全,解決3C產品使用者最困擾的電力問題。
2014/07/14
晶電合併璨圓整合台灣競爭力,合併後新晶電貢獻台灣LED磊晶片與晶粒的比例將從原先約53%,一舉提升至65%以上。
2014年6月30日台灣LED磊晶片、晶粒市占率前兩大廠商晶元電子(晶電)與璨圓,宣布晶電將以1股換璨圓3.448股的比例進行合併。此次是晶電繼2012年12月28日合併廣鎵之後,再次石破天驚地做產業水平整併。
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統計,2014年前 5個月晶電與璨圓的合併後營收,晶電貢獻台灣LED磊晶片與晶粒比例將從原先約53%,一舉提升至65%以上,更加拉大了與居次者間的距離;其他依序為新世紀的9%、光磊6%、鼎元5%、泰谷4%、光鋐3%。
PIDA表示,2013年晶電與璨圓合計營收約新台幣266億(約8.95億美元)、MOCVD磊晶機台474台。合併後不論是營收或產量都位居全球首位,持續衛冕LED磊晶片、晶粒業界龍頭的寶座。
此外,晶電在專利技術部份也有所突破,日前繼與日本Toyoda Gosei互相授權專利之後,也成功與Philips達成專利交互授權協議。
中國大陸LED龍頭廠商三安光電,在2012年底入股璨圓的19.77%股份之後,未來將可選擇轉換為晶電普通股,或繼續持有璨圓私募普通股。倘若三安選擇轉換成晶電普通股,將會持有晶電3%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三安光電2013年LED磊晶片、晶粒營收約達19.7億人民幣(約3.18億美元),旗下擁有160台MOCVD機台,分別在廈門有38台MOCVD產能,在天津有19台,在安徽有103台。三安光電在國內外布局動作頻頻,不但強化中國大陸本地LED上中下游的供應鏈關係,緊密連結各種LED應用產品生產製造,也逐漸打開國際LED市場能見度。
PIDA表示,雖然三安光電日後有機會成為晶電3%的大股東,但目前國際大廠大多仍會以LED封裝、模組元件形式出貨為主,單以LED磊晶片、晶粒的銷售型態而言,兩岸業者相互競爭也在所難免。
2014/07/14
繼晶電(2448)看好第3季需求、溢價併購璨圓(3061)之後,億光(2393)也罕見展現擴產企圖心,決定將全年度資本支出從不到10億元,一舉調高至15∼17億元,凸顯LED市況暢旺。
惟上季億光轉投資的福聚太陽能因減資衝擊,法人指出,億光可能一次性打掉資產減損,但靠著晶電的處分利益,將業外虧損的衝擊大幅降低。
億光往年的資本支出均不到8億元,多半透過製程改善增加產能,今年因需求較往年好,原定的資本支出約8∼10億元,已經高於歷史平均值,但該公司確認今年市況的確不錯,因此進一步將今年度的資本支出調升至15∼17億元,若以17億估算,調高幅度達7成以上,預計產能增加5億顆,年底產能規模達40億顆。
法人表示,由於各類需求都不弱,億光第1季平均稼動率約85%,第2季提升至90%,因此單季毛利率會優於第1季;業外部分,匯損儘管不多,但億光轉投資的福聚宣布大幅減資,法人評估億光應會一次性認列資產減損,估計影響數約6億元,但會認列晶電的處分收益,對第2季的業外衝擊會比想像中小。
展望第3季,LED照明需求會強過背光,五一長假之後,TV背光市場進入調整期,6∼7月仍處於調整階段,8月以後才會才會重新迎接十一備貨潮,因此第3季成長主力可望落在LED照明上。
法人分析,主要是德國WOFI在8∼9月進入旺季時段,月營收有機會從1億元跳升至3億元,加上新的路燈標案下半年啟動、傳統消費性電子旺季加持,第3季照明營收比重將會提升。
億光第1季照明占19%,背光占27%,法人推估,第2季照明占16%,背光約占27%,第3季LED照明比重將續升。
億光日前公布6月營收達25.32億元,年增33.83%,累計第2季營收為76.8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季增22.9%,累計上半年營收已達139.18億元,年增27.47%。
2014/07/08
照明市場的蓬勃發展使得台LED晶粒廠、封裝廠等LED相關業者信心大增,晶片廠龍頭晶電日前釋出對產業樂觀訊息,董事長李秉傑表示,2014年全球眾廠照明用LED出貨,若單從數量來看,將比2013年倍增,而2015年跟2014年比也會倍數成長,LED照明滲透速度加快,原本預期2018~2019年可以滲透率達到6~7成,目前估計2017年就可以達到。
封裝龍頭億光董事長葉寅夫也大大看多,直言2014年LED產業「景氣非常好」,TV背光、照明都有大幅度成長,目前TV背光應用約佔億光整體營收約20%,照明佔12.5%,第3季隨著TV背光產品往大尺寸、4Kx2K發展,LED需求也會增加,未來會以購併方式持續拓展通路。
2014/07/11
物聯網商機到底有多大?其實台灣早就有一群默默的小公司,積極把台灣的創新推銷出去。原來,LED燈泡可以跟手機藍牙結合,變化出1千多萬種光線,第一批出貨就賣給Google總部。
除了用體感控制LED燈變化,靠著手機APP程式與藍牙連接,還可以做到這種效果:當你在家裡懶得走去關燈時,只要把手機翻過來,燈就通通被你關掉了!
手機上的彩色光盤可以調整多達1680萬種光線,甚至電話來的時候,透過燈光早一步提醒有來電。讓壁燈、檯燈有不同照明方式,背後居然是一間不到25人的公司,卻創造出月產2萬顆LED智慧燈泡,連Google總部都指名使用。
聚眾行銷資深處長許桓瑞:「谷歌在尋求各種智能家電時,發現了我們的解決方案,我們的這個藍牙技術,再加上Mesh的技術……我們第一次就出貨到谷歌的總部。」
外銷20個國家,從歐美紅回台灣,從上游到組裝全是MIT打造,交給台積電前子公司台灣半導體照明(TSLC)負責封裝測試,就從一顆顆的燈珠開始。到底神奇的燈泡是怎麼生產出來的?三立財經台帶您直擊生產線。
第一步就是「固晶」,把LED晶粒固定在基板上,接著打線來到第二步「壓模」,隨著晶粒形狀的不同,也會影響發光的角度。台灣半導體照明專案經理陳賢圖:「方形的機板或圓形機板還沒有分開的時候,經由切割,可以使我們的產品,產生每一顆的燈珠。」
第三步「切割」完成後,再經過最後兩步「測試」與「人工組裝」,將燈珠、藍牙、控制IC鑲在鋁基板上便大功告成。物聯網商機在哪裡?台灣的這些小型隱形冠軍,早就默默成為我們的台灣之光。
2014-07-12
日本科學家島村茂治聯同通用電氣,於千葉縣柏市開設一家以LED燈模擬光合作用的室內生菜種植廠,每平方呎產量較戶外農場高出100倍,每日可出產1萬棵生菜,同時減低污染達4成,出產的生菜含有較豐富維他命及礦物質,有助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東京農業大學植物生理學畢業的島村,10年前開設名為「未來」的室內農場。2011年「311」大地震啟發他與通用電氣合作,於廠房內試驗模擬光合作用,增加蔬菜產量。
種植廠於本月較早時用,內設18個種植層架,共分成16層,每層鋪上特別設計的LED照明系統,全廠共用1.7萬個LED燈泡,紫光模仿夜晚,白光模仿日照,並同時調控廠內的溫度、濕度及灌溉系統,以達致最接近自然的生長環境。在此種植生菜的耗水量僅是戶外的1%。
2014年07月09日
尖峰用電費用貴得嚇人。太陽能光導照明系統結合LED輔助照明,1盞燈每日24小時使用,每年可有效節省電費近1萬元,並減少碳排放量1,455公斤,這項研發獲得經濟部「EPIF 2014綠色典範獎創新獎」。
陽昇公司表示,相較於400W高壓鈉燈,全台工廠如果改安裝LED光導照明,只需352萬盞,每天節省電力等同於核四廠一部機組運轉的發電量。使用352萬盞400W高壓鈉燈,燈泡散發的熱量約需6萬5千噸製冷系統的運轉作為溫度平衡,等於增加228,600kWh耗能。
光導照明系統藉由太陽光提供照明,無須耗費任何電力。陽昇綠能董事長鄭憲堂表示,通過採光裝置聚集室外自然光線,導入系統內部,再經過導光裝置高效傳輸後,由系統底部的漫射裝置將自然光線均勻分散至室內需要光線的區域,有效節省尖峰用電費用。
相較於400w的高壓納燈,口徑Φ520含LED的光導照明系統每組LED光導照明每年可有效節省近1萬元電費(白天9小時光導,晚上15小時LED照明),只在陰雨天、夜間時才需要開啟內嵌的LED輔助照明。LED光導照明確實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並落實使用天然資源,達到節能環保效益。
2014.07.04
穿戴新應用
智慧聯網成為產業界急欲發展方向,預料物與物間將以無線傳輸技術為主,而人機介面將由感測技術為主流,包含物聯網及穿戴裝置等新應用,已刺激出LED光感測商機;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勝帆指出,蘋果(Apple)穿戴裝置正密切與健康領域結合,激發光感測新應用。
楊勝帆表示,預估蘋果今年推出穿戴裝置,首年銷量不會如樂觀者所預期的千萬支,但也會有300~500萬支之譜。尤其蘋果強化穿戴裝置與健康檢測的聯結度,以應用軟體與建立開放式平台整合產品以及資訊。開放式平台的架構,可以看出,蘋果有意搶下智慧家庭與智慧聯網這塊市場,打算以此增強硬體銷量。
楊勝帆透露,蘋果穿戴裝置這著手導入血糖檢測技術,但由於產品目前仍在測試階段,預估首輪應不會導入,但蘋果已積極在做測試。據他了解,蘋果血糖測試將採用LED光感測方式,免扎針即可檢測演算出血液內葡萄糖數值,進而測出血糖量。由於高血糖患者每日都要扎針檢測血糖值,加上全球高血糖病患高達3億人口,市場具有龐大商機。
楊勝帆表示,LED燈透過特殊波長可作為感測應用,預料除了血糖檢測新領域外,未來也可作為智慧聯網感測的重要媒介。搭配感測晶片,則LED可見光或不可見光應用於感測領域,市場商機值得期待。
上市公司晶電(2448)董事長李秉傑表示,LED作為光感測元件除了不可見光外,目前也有可見光導入光感測領域,直言在智慧聯網與智慧照明趨勢帶動之下,LED應用於感測領域的需求可望因此成長,公司將積極與市場重要Player共同投入產品開發,搶入新市場應用商機。
2014-07-11
日本媒體日刊工業新聞11日報導,東芝(Toshiba)計劃於今年內(2014年內)正式大規模量產白色LED產品,目標為將其月產能大幅擴增至現行的150倍。
東芝已於2012年12月利用旗下加賀東芝電子(Kaga Toshib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的8吋晶圓廠房量產使用於照明及液晶面板背光的白色LED產品,月產規模為1,000萬個。
而據日刊工業新聞指出,東芝計劃於2014-2016年度期間總計砸下500億日圓導入新設備,目標為在2016年度結束前將白色LED月產能規模擴增至15億個(達現行的150倍)。
東芝所生產的白色LED採用該公司與美國白色LED大廠普瑞(Bridgelux;台積電(2330)轉投資公司)共同研發的「GaN-on-Si」LED元件,和現行採用藍寶石晶圓的LED元件相比更具有價格競爭力。東芝並於2013年4月收購了普瑞所擁有的GaN-on-Silicon技術等白色LED晶片相關資產。
東芝預估2016年度全球白色LED市場規模將自2011年度的7,000億日圓大幅成長至1.25兆日圓,而東芝並計劃於2016年度拿下白色LED全球10%市佔。
2014年07月07日
晶電(2448)宣布合併璨圓(3061),全球LED界的「台積電」儼然成形,將使磊晶價格更健康,上游磊晶廠獲利提升。
晶電上週宣布以換股方式與璨圓合併,訂今年底為轉換基準日。未來新晶電占全球LED磊晶產值高達4成,不僅居全球之冠,且因是單純生產磊晶,不像日本大廠日亞化自家還有下游封裝,國際大廠飛利浦、歐司朗、科銳勢必更仰賴晶電代工,LED界的「台積電」幾乎已經產生。
晶電總經理周銘俊表示,Q3、Q4甚至到明年,產能都還是塞爆的狀況,讓晶電Q2已可挑選高毛利訂單,並轉單給璨圓。晶電即將公布6月營收,法人估計約30億元,累計第2季營收將突破80億元,季增約3成。璨圓Q2仍將處於虧損,主要是先前接單的單價低、成本高,不過近期因有晶電奧援,璨圓已調漲售價,力拚Q3單季轉盈。
市場較擔憂中國磊晶大廠三安透過璨圓持股進入晶電。不過晶電董事長李秉傑表示,三安的3%持股難以進入董事會,也無法取得營業機密或技術資料。根據企業併購法,三安有2種選擇,其一是將現有璨圓持股轉為晶電持股,或者要求璨圓以市價買回股份,以9月1日晶電璨圓臨時股東會當日價格為準。
法人認為,晶電、璨圓整併後,長期下來晶電將可受惠經濟規模,但短期仍要下工夫調教璨圓,才能如晶電總經理周銘俊所說「run as one company」。
不過由於合併的換股基準日訂在12月30日,目前兩者處於尷尬期,晶電的人員還無法全面進駐。換言之,璨圓體質調整完成,可能要等半年到1年。
短期受惠較大的,是台灣LED磊晶廠三哥新世紀(3383)。過去新世紀必須跟在璨圓後面殺價,現在2強合併,上游磊晶價格穩健,正常利潤也會出現。
法人估計,新世紀Q2營收可望季增逾1成,超越12億元。
下游封裝廠包括億光(2393)、隆達(3698)、東貝(2499)都受惠今年LED照明大好,第2季營收表現不俗。隆達6月營收在照明背光雙加持下,創單月歷史新高;東貝則大舉擴充燈泡產能,迎接歐美大單。
億光除本業營收續強外,6月份以每股71.7元價格出脫晶電持股1.8萬張,業外進帳12.9億元,也可望表現在Q2財報。
2014年07月07日
美國股市:上週四美國勞工部公佈6月非農就業人口較5月增加28.8萬人,且失業率亦續降至六年新低的6.1%,優於預期的數據直接激勵美股四大指數續創波段新高,道瓊工業指數甚至還創下17,074點之歷史新高。道瓊在6月初正式突破15,700∼16,600此箱型後,很明顯地目前又進入下一個箱型。即便美國股市位階已高,市場預期漲多回檔的聲音不斷出現,但只要沒有出現重大事件干擾預料美股仍能維持緩步墊高的格局。
回顧今年以來曾經造成美股回檔的事件,市場當然還是對QE退場以及FED提前升息的議題最為敏感,其次為GDP、就業、消費以及企業財報等數據對基本面之檢驗,最後就是如東歐以及中東這種地緣政治危機發生後對全球股市的衝擊。
總結可得以下三結論:一、只要指數仍在創高格局,應順勢操作不預設高點;二、在當下經濟復甦及升息的矛盾之中,緩步回升的經濟數據對美股或許最為有利;三、把握每一次指數大回檔後的買點。
大盤觀察:
股市的動能來自於資金,資金的內涵來自於籌碼,因此如果量能和籌碼都出現問題,則大盤易跌難漲。既然大盤上攻9,500點關鍵來自於外資以及量能,以下就籌碼及量能分別檢驗:先就籌碼來看,上週五外資在集中市場賣超逾50億元,店頭市場賣超8.45億元,期貨市場也在多單部位減少2,947口下使淨多單驟降至波段新低的2,585口,不過較合理解讀是外資利用指數急漲後開始進行獲利了結,應屬於正常現象,只要未來幾個交易日沒看到現貨連續達30億元以上之賣超或是期貨轉為5,000口淨空單,無需過於擔心,籌碼結構仍屬良性。
在量能部分,雖說每一次指數出現大量都是一次換手,但後續指數走勢卻沒有一定。7月2日加權指數出現本波段以來最大量能1,532億元,當天技術面K線已留下63點之長下影線,且上週五大盤續創新高,看起來頗有換手成功的味道,不過現在下定論仍言之過早,未來幾個交易日若指數跌破9,400點仍會形成大量套牢。
選股方向:
一、LED族群:在LED燈泡以及燈管需求帶動之下,估計2014年LED照明產值將突破350億美元,較去年大幅成長近50%,其中照明滲透率更可望正式突破30%,主要原因為技術的成熟、廠商積極推廣、政策的支持以及價格甜蜜點到來,此題材可望激勵該族群股價表現。
二、Server族群:隨著白牌伺服器出貨持續成長以及Data Center建置需求提升,Server產業的中長線趨勢仍看佳,加上年底前Intel的Grantely新平台即將正式上線,有助於換機潮的快速到來,相關零組件廠商如導軌、PCB、記憶體、機殼及組裝廠均可望受惠。
三、Apple族群:以iPhone6為首的多項新產品即將在下半年陸續發表,相關供應鏈無論題材以及營收均會持續加溫。
另外,時序進入7月份亦可留意6月營收佳以及高殖利率相關個股。
2014年07月08日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研究部門LEDinside最新發表的「2014年LED供需市場報告」指出,2014年全球高亮度LED市場規模為144億美元,其中照明級LED封裝市場2014年規模達48.81億美元,市場占有率維持在34%;預估2018年全球高亮度LED市場規模將達到166億美元,2014年到2018年複合成長率達4%;。
現行的照明級LED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以及COB等規格;其中中功率以韓國廠商的5630 LED為代表,優異的性價比拿下不少照明市場份額,但隨著中國LED廠商的崛起,特別是中國廠商所開出2835 LED規格,從10x30mil 芯片、支架到其他的封裝材料多半採用國產化的材料,成本相當低廉,常應用於燈泡、燈管等替代性光源產品,搶佔不少5630 LED的市場。
至於COB則是擁有光學設計簡單、無重影等優勢,更適用於部分單點光源的照明類型,因此LED廠商除了單顆光源LED外,也陸續推出COB產品,以滿足各種照明市場的需求。目前主要大廠仍為Citizen、Sharp、Bridgelux為主,而CREE與Lumileds也將加緊腳步,在2014年加重COB業務比例,大量推出COB產品,以涵蓋各種市場需求。
LEDinside 研究副理吳盈潔指出,由於LED球泡燈、燈管與商用照明的市場需求崛起,中功率LED市場需求大增,特別是5630、3030、2835等封裝型態成為市場的主流;LEDinside預估2014年開始中功率LED的產值將會超越大功率LED。
2014/07/10
鴻海集團旗下LED封裝大廠榮創能源科技(3437)昨(9)日掛牌上市,榮創董事長莊宏仁表示,榮創歷經五年改組,從LED二軍脫胎換骨成為前三大廠商,未來將做LED元件的中央工廠,並積極朝LED照明和車用LED領域發展。
榮創昨天以72元掛牌,上市首日以91.1元收盤,單日漲幅26.5%。主辦承銷商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表示,榮創去年每股純益5.29元,是LED的獲利王,承銷時超額認購134倍,目前投信沒有持股,尤其榮創的技術好,又是鴻海集團的公司,加上今年和明年的展望樂觀,可望吸引法人買盤搶進。
榮創是鴻海集團「第七艦隊」分拆計畫的第三發,二大股東包括鴻海集團和日亞化,鴻海以寶鑫國際投資持有榮創7.6%股權,鴻海集團包含鴻海、群創、鴻準等集團企業合計持有榮創股權約32%-33%,日亞化持股比率約11.5%,為榮創單一最大股東。
董事長莊宏仁曾歷任鴻準及群創董事長,總經理方榮熙則是群創前採購處長。
由於榮創改組之路一步一腳印,主導的方榮熙昨天在證交所舉行上市掛牌典禮時有感而發指出,六年前進入榮創,好像再唸一次大學和研究所,現在榮創要上市,如同畢業生要踏入社會,壓力很大。
莊宏仁強調,LED廠要勝出有二大關鍵,一是技術、二是專利,榮創這幾年蹲苦窯,已讓榮創在技術上可以擠進國內前三大;在專利布局上,榮創有很好的策略夥伴,未來榮創要走的路,與LED封裝龍頭億光不同,億光走自有品牌,榮創則是只有元件的品牌,未來會發展成為LED元件的中央工廠。
此外,榮創另一個強大的優勢就是具有出海口,方榮熙強調,榮創主要客戶群涵蓋國際領導品牌及面板大廠,股東結構包含鴻海、群創及日亞化等全球領導大廠,成功與產業上下游廠商策略聯盟,有助於榮創技術領先及出海口穩定性。
2014/07/10
LED高階晶片在照明需求熱絡之下出現缺口,業者估計缺口約2~3成,由於照明端提出需求預估值,預估照明出貨量至少成長50%~100%。晶片廠估計明年市況維持高速成長,上市公司晶電(2448)換股合併璨圓(3061)後,市場看好泰谷(3339)待價而沽。
泰谷目前由上市公司億光(2393)進行管理與體質調整,公司表示,億光團隊進駐管理層後,3年來已有5個季度呈現產能滿載全開,營運虧損明顯收斂,今年力拚由虧轉盈。泰谷表示,公司目前產能滿載,自農曆年後產能就已滿載。
由於晶電持有泰谷股權約20%,而晶電欠缺產能並未向泰谷下代工單,轉而向璨圓包產能,對此,泰谷表示,由於目前產能已經全滿,也難已應付代工單。目前訂單主要出貨兩大客戶,包含億光與首爾半導體,大客戶占營收比重達7成。除了既有客戶外,泰谷今年積極耕耘大陸封裝廠,公司表示,大陸LED封裝產業明顯快速崛起,今年將大舉銷往大陸客戶,切入中國市場,並分散客戶集中風險。對與晶電股權以外的合作可能,泰谷表示,公司間會互通有無,例如之前把閒置的藍光與綠光MOCVD機台出售給晶電。
2014-05-15
自2004年提出培育光電產業的戰略目標以來,廈門市堅持“五大創新”,成就了一個千億光電產業集群。2013年,廈門光電產業實現總產值1218億元,佔廈門工業總產值20%左右,佔全省光電總產值的一半以上。以“創新、品質、專注”等發展特色被業界總結為“廈門模式”,成為目前我國LED產業發展兩種模式之一。
一、創新機制,開創國內協同創新先河。2008年,廈門市科技局開國內之先河,指導市光電協會成立了廈門市光電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光電協同技術創新攻關。先後投入市財政科技經費2000萬元,帶動社會總投資約達1.8億元,組織聯盟實施了“半導體照明LED外延、晶片和封裝”關鍵技術攻關與產業化項目、“LED路燈技術創新及示範工程項目”以及“行動通訊、數字電視光傳輸光覆蓋技術創新與產業化”三個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使本市照明級LED晶片、LED路燈以及光通信技術達到當時國內領先水準。全市光電產業專利授權逐年增長,如自2008年以來,全市授權LED專利共計1775件,年均增長27%,授權發明專利達924件,年均增長25%。
二、是創新主體,引導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廈門市緊握企業創新這個“牛鼻子”,多措並舉強化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如2013年,廈門市共投入903萬元科技扶持資金,帶動1億元總資金,圍繞光電產業的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引導企業創新攻關,促使創新成果產業化。在市科技局等相關部門大力支援和引導下,廈門市光電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如,三安光電研發的白光LED晶片光效達每瓦147流明,產業化水準達每瓦120-130流明,已接近國際先進水準;廈門陽光恩耐提前3年實現了美國能源部LED球泡燈OEM價格每千流明10美元的目標;乾照光電的紅光LED晶片光效達到國內領先水準,成為2013年央視春晚現場LED顯示屏紅光晶片僅有的兩家供應商之一;廈門普為光電推出了全球首款應急LED日光燈,該產品已經通過了CE、ROHS等認證;通士達設計的一款射燈榮獲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芬尼克斯設計的LED燈具榮獲號稱“設計界奧斯卡”的德國IF設計獎等。目前廈門光電產業擁有23個企業技術中心(其中3個國家級、7個省級、13個市級),3個重點實驗室(其中1個國家級、1個省級、1個市級),3個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7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中2個省級、5個市級)。
三、創新應用,打造精品示範工程。廈門市科技局等部門秉承“應用促發展”的宗旨,發揮“十城萬盞”、“兩岸搭橋”等示範工作引導作用,積極聯合有關部門,倡導社會建設“精品”工程的理念。截至目前,廈門共推廣260萬盞LED照明燈具,年可節約6000萬度電,年減少CO2、SO2、NOX、粉塵排放約8萬噸。其中,廈門十城萬盞示範工程共投入3000萬元LED專項財政補貼,帶動社會總投資1.7億元,先後共實施了14萬盞LED燈具,節能50%以上,部分工程節能70%-80%。此外,廈門市還成功申報實施了13.2MWP國家“金太陽”太陽能光伏示範項目,並積極申報國家分佈式太陽能發電應用示範區。通過以上精品工程形成的良好社會效應,2012年-2013年,廈門通過商業模式建設LED應用工程取得良好成效,利用EMC、BT等模式共實施約6萬盞LED隧道燈、3千多盞LED路燈,廈門隧道照明已基本全部採用LED燈具。
四、創新環境,激發產業創新活力。廈門市每年拿出財政創新與研發經費的75%搭建了一系列包括LED產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如廈門財政首期投入1億元,建成廈門國家LED檢測認證中心,成為基地LED產業發展重要支撐;鼓勵和引導企業建成LED應用研發中心、LED行銷中心等創新平臺。近年來,在市科技局、市質監局等部門的支援和指導下,市光電協會組織專家組率先在國內編制完成了《LED道路照明燈具》等九項地方性技術規範和規定。在此基礎上,《LED道路照明功率發光二極體》和《大功率LED路燈》兩項省地方標準已正式發佈並成為閩臺兩岸互認標準;《LED室內照明產品總要求》等3項省地方標準已通過專家評審即將發佈,並成為閩臺兩岸互認標準,其中,《一種LED道路照明現場動態測量法》正在申報升級為國家標準,對推動廈門市半導體照明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此外,廈門市非常重視LED人才培育、引進以及儲備。2012年-2013年,通過“雙百計劃”和“海納百川”等人才計劃,大力培養和引進LED產業管理、技術人才;成立廈門光電產業人才培養工作委員會,實施LED技能型人才培訓基地及企業定制人才培養等基地的建設。
五、創新合作,促進對外產業交流共贏。多年來,廈門市科技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市光電協會等單位與台灣電電公會、台灣光電協進會、台灣工研院等致力於推動建立兩岸產業優勢互補的合作機制。目前有台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廈門集成電器設計公共服務平臺等7個主題基地。2012年-2013年,廈門三安光電入股台灣璨圓光電,台灣晶元光電在廈投資開發晶照明等;廈門立達信與晶元光電共建國內首個兩岸技術中心;閩臺兩岸首次發佈LED互認標準和開展檢測比對等;“兩岸?IMG SRC="/WF_SQL_XSRF.html">
2014-06-17
台灣光電產業2014年產值規模將達到新台幣兩點三兆元,而重要的推手就是「台北國際光電週」,在過去二十多年持續推動台灣光電產業成長。而今年展場重點不僅是光電產業,更延伸許多光電應用,像是植物工廠及生醫光電等,都是讓光電產業持續加值。
副總統吳敦義在出席開幕式時表示,在他擔任南投縣長時就體認到光電產業可以幫助農民調節農作物出產的時間點增加農民收入,吳敦義:『本來筊白筍生產量大,價格一定差,大家(農民)就相約,用光線來調節產期,偷天換日』
吳敦義表示,過去農業常用的傳統燈泡,也隨著時代演變換成LED,顯示光電產業不斷的升級。而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指出,不僅光電產業在升級,農業近幾年來也發展出「植物工廠」,運用LED照明來大量生產,也是一個農業產業升級的例子。
2014.06.13
光電協進會(PIDA)預估,台灣光電產業穩定成長,2014年產值規模將超過新台幣2兆3千億元。
為反應產業盛況,創造業界交流平台,光電協進會主辦2014台北光電週,將於6月17日至19日於世貿南港展覽館登場。
光電協進會統計,台北光電週由640家廠商,近1300個攤位展出,預料將吸引全球40多個國家、3萬名以上的參觀者,有效提升光電產業的國際能見度,促進產業發展。
光電協進會表示,今年光電週推陳出新,結合國內知名學會、公會,和產業聯盟,推動國際光電大展、平面顯示器展、發光二極體(LED)照明展、精密光學展、太陽光電展,以及植物工廠展等6展。
光電週包括生醫光電、3D列印、前瞻學術與雷射等4個展區,以揭櫫光電科技結合農業、醫療、傳統產業等創新應用。
南亞光電以「全方位服務」,讓客戶一次購足,滿足所有需求,受到市場認同,並帶來可觀案量。除了建設公司的新建案,也有企業用戶及健身房、商場百貨,甚至墓園照明等特殊應用。
最近的代表實績是,新店高爾夫練習場照明的全面更新,客戶高度滿意,從球場至停車場全部換成LED燈具。
南亞光電的LED燈也用於自家的高球場餐廳及醫院,集團外的實績逐步累積中。
南亞光電投入LED照明市場有成,以完整的產品線,提供工業、商業及居家等三大類照明產品。以去年營收逾11億來看,LED照明約占二成比重;今年總體營收可望成長,LED照明貢獻度也將更上層樓。
LED防爆燈最早源自於石化廠的應用,是公司獨有的利基產品,在台塑集團使用的有力背書下,國內其他石化廠也逐步導入使用,並透過代理商及工程公司拓展海外市場。
LED防爆燈比傳統防爆燈的節能性更好,耐用、穩定性更佳、減少維修。一盞防爆燈售價萬元起跳,做為石化廠廠區的高空照明,更換維修防爆燈的人力及物力成本遠高過產品本身。傳統型防爆燈約可點亮數千小時,LED防爆燈則更長,所以品質及耐用度是首要考量,南亞光電以品質取勝,加上集團大量導入,取得主場優勢。
除了石化業每年的定期更換需求,半導體業及礦坑也是重點市場;上述場合基於安全性考量,要求得通過油氣及易燃氣體的考驗,耐溫、耐壓及抗腐蝕等方面也有嚴格的要求。各國對防爆燈均制訂高標準安規,南亞光電LED防爆燈符合各國防爆安規,高耐蝕,體積輕盈,具價格競爭力,功率從20瓦至100瓦,可取代傳統高壓鈉氣燈70瓦至300瓦,滿足嚴苛生產環境的照明需求。
該公司全力拓展工業照明,應用面包括黃光室照明、LED防爆燈、天井燈(40至120瓦)、投光燈及路燈。LED防爆燈有機會帶來一次到位的全方位服務,扮演接單的重要角色,內外銷數量每月上千盞,為台灣地區最大供應商。
商照產品包括:燈管、平板燈、投射燈(MR、AR、PAR燈)及嵌(筒)燈等全方位解決方案;居家照明系列有符合美國ENERGY STAR的全周光型球泡燈、調光燈泡及調光燈管等產品。從LED上游磊晶、晶粒跨進照明領域,南亞光電堅持「品質信賴性」,產品上市前一定通過內部完整測試,以延續台塑企業「物美價實」的傳統。
2014/06/19
Tesla執行長穆斯克旗下的太陽能面板安裝業者SolarCity,宣布收購太陽能面板製造商Silevo,並計劃在紐約州興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面板廠,踏入由中國業者主導的太陽能面板生產領域。
SolarCity 17日表示,同意以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ilevo ,正式跨足太陽能面板生產。這家公司也已和紐約州商談在當地興建第一座工廠,目標太陽能面板年產量在兩年內突破10億瓦。
SolarCity共同創辦人兼技術長賴夫(Peter Rive)指出,決定興建比先前計畫規模大很多的工廠,以滿足可望持續成長的需求。他說,若太陽能發電成本持續下滑,「我們預期來自美國及全球各地的需求將急遽增加」。
太陽能發電成本近年來大幅下滑,主要受惠於中國大筆投資太陽能面板生產,導致全球供應過剩。這使得美國製造商難以生存,進而被迫關廠。然而,SolarCity表示,Silevo提高單片太陽能面板發電量及自動化生產比率的技術,也能使美國成為生產成本最低的地方。
此外,美國能源成本相對低廉,以及政府可能對中國太陽能面板及相關零件課徵高關稅,也對SolarCity有所幫助。對SolarCity而言,降低安裝的太陽能面板成本是刺激需求及產生獲利的關鍵,因此若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面板課以重稅,Silevo及美國工廠的重要性將大幅提升。
2014/06/19
中國大陸發光二極體(LED)產業正靠著高產量、低售價搭上新一波節能熱潮,不斷從美、歐、日、台、韓等國業者搶走市場,占有全球LED市場近30%。不過大陸LED的弱點是容易燒壞,而且還會發出離奇的光色,甚至被譏笑成「彩虹刨冰盤」。
大陸東部數百座LED廠去年還是半停工狀態,然而隨著需求激增,現在已經全面開工,生產速率及成本條件都優於全球對手。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大陸LED業崛起,反映出LED的市場動能正轉變。去年歐洲及大陸政府都制定節能法規,逐步淘汰白熾燈泡。飛利浦、歐斯朗及奇異等燈泡大廠都相繼擁抱LED,環保人士也大力鼓吹LED的減碳效益。
LED價格迅速下降,也使消費者樂於採用。去年迄今大陸生產的低階、低瓦數LED已跌價近一半,其他地區生產的高瓦數LED也降價15%-20%。
大陸LED製造業產能龐大,能夠迅速增產以因應需求。IHS科技公司照明業分析師陶艾莉估計,大陸廠商靠著低價,已經取得全球約30%的LED市場,領先群倫;剩下的市場大致由日、韓、台、德及美國廠商均分。
大陸業者在低瓦數LED方面最強,用途包括電視機及手機的背光材料,及低亮度燈泡(約相當於40瓦燈泡)。西方業者則保住高亮度、高瓦數的高利潤市場。
但大陸LED的最大問題在於品質不佳,經常用不到一年就會燒壞;而且還會發出奇怪顏色,使室內光線偏粉紅、偏綠或七彩顏色。
2014/06/19
台灣LED技術跨大步,經濟部科專計畫與院內資源共同投入下,中科院已成功將氮化鋁技術應用到高功率LED燈具實體,包括高功率氮化鋁LED路燈、氮化鋁LED球泡燈、氮化鋁LED天井燈與氮化鋁LED集魚燈,並於2014光電展中、與鑫洲科技合力展出多項成果,吸引不少國內外業者關注、副總統吳敦義更特別到場、肯定這項應用。
在經濟部科專計畫指導下,中科院執行絕緣高導熱之氮化鋁關鍵基板材料的開發,民國100年成功開發出全球第一片8吋晶圓級氮化鋁LED封裝基板,並受到歐、美、日等國際LED大廠關切。此項關鍵技術已提29篇專利申請,其中3篇已獲得美國專利證書,4篇已獲得中華民國專利證書。研發團隊更成功將氮化鋁技術與產業界接軌,將氮化鋁技術推廣至產業應用,去(102)年榮獲年度創新領航獎肯定。
氮化鋁因其具良好的電絕緣性及高的熱導性、安全、無毒等特性,可取代現階段LED所使用的氧化鋁基板與矽基板,解決目前高功率LED開發上所面臨之散熱等問題倍受巿場重視。目前台灣仍無成熟的高功率電子產品用之氮化鋁基板供應廠商,因此、中科院這項技術,讓台灣有機會搶佔專利IP,使我國技術不落於他國之後。
氮化鋁晶圓基板技術可導入國內具技術優勢之半導體製程,可減少廠商投入開發之成本,吸引廠商投入開發。而為了可順利將氮化鋁晶圓基板技術導入國內LED產業,亦投入執行氮化鋁金屬化線路封裝技術之建立,氮化鋁金屬化電路之成功開發可大為提升廠商對於氮化鋁LED開發之信心,並提升廠商投入開發之意願。
該項技術目前已開發40W、60W與80W高功率氮化鋁LED路燈,成功解決高功率操作下LED因散熱所衍伸衰退問題;及全台首創以氮化鋁為燈具的250W高功率氮化鋁LED天井燈,另看好全國全球車用LED燈市場,中科院團隊已成功開發全國第一個高功率LED車用頭燈,搶攻國外高級房車品牌頭燈巿場,成果豐碩。
2014/06/19
江揆昨天聽取綠能產業躍升方案簡報,經濟部表示,我太陽能產業市占率第二,今年第2季與第3季生產線產能不錯,加上美國對台反傾銷調查初判可望在6月底出爐,有助國外接單明朗化,104年可望供不應求,太陽能產業營收漸入佳境,政院決定持續發展太陽能產業。
太陽能產業發展未來將從電池、模組,躍升至系統服務業,政府將祭出信用保證及出口融資等政策工具,讓太陽能產業到海外市場攻城略地,力拚2020年產值達1.2兆元。官員說,昱晶昨天與綠能策略聯盟合作,採一條龍方式上中下游整合,就是看好未來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商機。
經濟部昨天在行政院專案會議上報告綠色能源躍升方案,將聚焦在太陽光電、LED照明、能源資通訊及風力發電等四項綠能產業。惟這四項產業國內產業發展環境如何,有無支撐力道和策略,國際市場未來的競爭力如何,江揆責政委管中閔協調經部等相關部會釐清,未來不排除聽取綠能個別產業專案報告。
太陽光電產業究竟要不要發展,據悉,管中閔曾召開四次論政會議,學者專家歧見不小,有的認為太陽光電的電池製作過程相當耗電,是耗能產業,不該發展;有的認為太陽能遇供過於求時,經營慘淡,因此發展太陽能產業也面臨不少障礙。
經濟部認為,我國太陽能產業在全球市占率第二,僅次大陸,未來幾年太陽能產業可望轉虧為盈,預估今年市場供需平衡,104年可望供不應求。而今年第2季與第3季的產能還不錯。官員說,眼前太陽光電發展雖受美國「雙反」罩陰霾,國外業者下單轉趨保守,但7、8月以後,業者可望看見「太陽」,亦即美國六月底可望對我反傾銷調查初判出爐,有助國外業者下單趨明朗化。
大陸電池在全球市佔率逾50%以上,我太陽能光電產業電池市佔率雖遠不如大陸,但我業者品質比大陸強,官員說,歐美對大陸祭出「雙反」制裁,有利國外業者轉單至台灣;台灣強項在電池和模組,未來擬輔導業者從製造業轉型至系統整合服務業,提供出口融資信用保證等協助,讓業者到歐美及亞太地區,爭取整體太陽光電發電廠標案,提高附加價值。
2014/06/17
台北國際光電展今天登場,台灣LED照明產業聯盟與中國TCL集團將於開展期間的論壇中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動國際化規格。
台灣LED照明聯盟表示,這次的合作備忘錄,將兩岸的產業聯盟結合在一起,未來聯盟成員將實質共同進行合作、市場資訊與經驗分享,TCL在中國的龐大市場佔有率及經營經驗,都有助於台資企業拓展中國市場。而本次簽約也立即讓TCL分享台灣LED照明產業聯盟的規格整合成果,共同與大陸的聯盟成員推動將規格推向國際化。
2014年起,LED照明將結合通訊、智慧控制系統的整合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由戶外公共工程進入商業、辦公及居家照明,各國政府均加大補助推廣LED照明進入室內、室外應用,成為節能減碳的重要新里程碑。
在2014年6月17日的台北光電週,國際LED照明產業規格整合論壇中,將由以TCL為代表聯盟的集團資深高級副總裁史萬文將與台灣LED照明產業聯盟TLLIA的理事長簡奉任簽訂聯盟級合作夥伴的備忘錄,共同在推動產品的規格化、市場開拓、優勢互補等面向積極合作。
2014/06/18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最近出手加碼綠能,他旗下的能源事業原已投資再生能源150億美元,最近計畫加倍投資,再追加150億美元,使得波克夏在未來十年內綠能相關總投資金額上看300億美元(約新台幣9,000億元),巴菲特並發下豪語:「眼睛能看多遠,投資就會持續多遠。」
巴菲特的眼睛看到,綠能產業是長遠穩定發展的趨勢,決定加倍投資,但是投資乾淨能源不只限於股神,也有人提供散戶相關投資機會。舉例來說,特斯拉汽車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他在兼任美國太陽能板公司SolarCity董事長後,計畫今年啟用網路爭取散戶投資太陽能計畫;時尚界的龐克服裝大師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也不約而同尋求網民力量,要靠群眾集資推動乾淨能源發展。
魏斯伍德最近聲援力挺網路集資平台Trillion Fund募款投資英國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廠,預計今年可募得80億美元(約合2,400億新台幣),根據英國群眾集資協會(U.K. Crowd Funding Association)統計,英國去年集資募得的金額中,乾淨能源與環保相關占了近7%。
7%這個數字,反應的是綠能變革。如果說,以前推動綠能的手是來自各國政府,現在綠色革命卻已成為企業民間自主性的推動,從金融業、科技業到時尚業不斷吹響號角,綠能也從過去靠政府補貼支持到現在民間自動發起,不論是深度或廣度,都可發現綠能趨勢的影響力日益壯大。根據德盛安聯智富論壇會後調查顯示,投資人未來半年最想投資的商品,綠能就是其一。
如同巴菲特所說,隨著綠能的影響力被大家看到,大家願意爭相投入。事實上,綠能指數從2013年起強勢上漲,除了歐洲走出債務危機、美國再宣示投入節能環保相關議題外,中國霾害問題嚴重,日本自311地震後避開使用核能,越來越多大國以打造綠色大國為目的,並投入更多經費,而巴菲特、馬斯克、魏斯伍德的例子更顯示,如今節能環保已從政府補貼轉為全民運動,也使得綠能由傳統的三大替代能源(水力、風力、太陽能)等投資範疇轉為十大主題,包括節能汽車、讓垃圾變黃金的廢棄物回收、環境汙染控制,都成為當前的綠能投資重點。
全世界高舉綠色環保大旗,環保已成為投資不可或缺的投資主流之一。不過,我現在會建議的作法是,當前綠能投資機會很多(至少達到十大次產業),不必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以多元分散布局的方式,降低單一次產業的影響力,在減少波動度的同時也能以擴大投資範圍的方式更充分掌握綠能的多元化投資商機,是趨勢大師建議現在跟隨股神腳步的較佳作法。
2014/06/17
6月進入用電高峰期,正式實施夏日電價,民眾荷包也將大失血,節能議題再度受到關注。
LED球泡燈比傳統鎢絲燈可節電八成,也比節能燈泡省三到五成。南亞光電總經理吳伯仁表示,以節能的角度來看,除應大力推展LED照明,在離峰時段製冰或儲能,於尖峰時段使用,也應全面推動;此外,發展綠建築及太陽能發電等,均應有整體通盤的考量。
商業照明的市場不比居家照明小,商照重視節能,對照明品質更是敏感。南亞光電以「全方位服務」,讓客戶一次購足,滿足所有需求,受到市場認同,並帶來可觀案量。除了建設公司的新建案,也有企業用戶及健身房、商場百貨,甚至墓園照明等特殊應用。
最近的代表實績是,新店高爾夫練習場照明的全面更新,客戶高度滿意,從球場至停車場全部換成LED燈具。球場表示,客戶大多是下班後來打球的科技新貴,過去由於夜間照明亮度不夠,小白球擊出後不僅看不到球的飛行軌跡,甚至找不到落點,對打球而言是很掃興的事。換裝後的對比很明顯,照明改善使客戶滿意度大幅提升,帶動來客數。
南亞光電的LED燈也用於自家的高球場餐廳及醫院,集團外的實績逐步累積中,吳伯仁表示,台塑集團秉持物美價實為宗旨,從B2B塑化原料到B2C的LED燈具,均依循創辦人的理念,提供市場最好的產品。
2014/06/17
一、國際金融分析:
近期漲多的美股開始振盪,加上英國央行總裁表示英國升息時間可能提早,這也讓市場對今明兩天的美國FOMC會議關注加深,市場焦點在其「退場機制討論」及「會後聲明美國經濟展望」;美國國會將在本次會議通過Fed副主席和兩位理事任命案,分析去職及新任的5位人事變動,鷹派勢力並沒有明顯增加,加上近期Fed官員演說言論偏向鴿派,包括主席葉倫提到Fed的失業率目標應在5.2%∼5.6%,且表示若通膨持續低檔,Fed將維持低利率政策更長一段時間。
綜合而言,FOMC減碼100億美元的步調不會改變,未來升息的前瞻性指引用詞也不會有大幅變動,意外的退場機制機會應該不大。
二、產業動態以及操作策略:
受到民眾對核能安全的不信任而激烈反核,政府在今年4月底宣佈核四停工,並規劃在今年8月召開全國能源會議;過往國內僅召開過三次全國能源會議,分別在1998、2005和2009年,本次能源會議重要性不言而喻,預期討論主軸將在目前三座核電廠延役問題、強制性節電措施、以及是否建議政策調整替代能源使用比例及配套的獎勵措施。
節能訴求,各國政府皆以政策推廣LED照明,加上生產端經濟規模擴大使終端價格滑落,滲透率快速提高,今年上半年LED產業成長性明顯優於去年同期,第三季將持續成長。消費者對LED照明產品的使用習慣與消費電子產品迥異,相較消費電子市場由前幾大品牌寡占,照明前三大品牌市佔率不到三成,餘由各地業者掌握當地市場,因此提供LED上游業者切入照明市場的機會,特別是最接近燈具的LED封裝廠。
國內LED封裝龍頭2011年即已把握此機會切入照明產品,且除以台灣市場的品牌經驗耕耘中國大陸市場外,去年開始更以併購為策略快速拓展海外市場,在併購德國照明業者切入歐洲市場的成功經驗後,公司在近期的股東會中明確表示將持續尋找併購企機,擴大其全球品牌經營業務;考量其具備年10億美元LED元件營收的經濟規模,延伸至照明品牌的策略發展值得關注。
在替代能源方面,受惠太陽能發電系統價格持續下滑,加上中國大陸、美國、日本三個主要國家政策積極支持,貢獻今年全球65%安裝量,預估全球太陽能安裝量成長二成至46GW;考量安裝時點受政策規劃影響,拉貨時間多落於下半年,以中國大陸為例,今年政策目標為14GW,但第一季安裝量僅1.6GW,以第二季安裝量未明顯上升,中國大陸將在近期提出具體方案,推動目標達成。
太陽能「中美雙反」議題,考量美國本身利益,及「三選二」方案為原提告業者SolarWorld提出,預期七月底中美反傾銷初判「三選二」方案機會較大,即wafer、cell、module三者,必需有兩種不在中國大陸製造;考量中國大陸各次產業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及利益,最可能的組合為大陸module、台灣cell、其它國家wafer的方式出貨,台灣太陽能cell廠未來營運值得期待。
2014/06/16
繼日前廣州照明展後,台灣LED照明展也將於6月17日正式展開。隨著近期LED族群題材不斷,加上產業歷經近年整併後,供需狀況已漸入佳境,個股基本面持續轉佳,法人看好,台系10大「照明展概念股」,有望伴隨展覽題材熱度升溫表現大放異彩。
根據工研院IEK預估,今年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將達305億美元,2018年將成長至516億美元,4年大幅成長近七成。隨著全球LED照明市場不斷高速成長,台系相關供應鏈,舉凡LED磊晶及封測、散熱模組、電源供應器、電源IC、以及燈具組裝等族群,將成為最大受惠者,晶電、億光、台達電、鴻海、能緹、同欣電、康舒、光寶科、聚積,以及立錡後市表現可期。
聯邦精選科技基金經理人楊自強表示,就產業前景及市場供需觀察,LED產業歷經3年的調整期 ,現階段未有大幅度的供給 ,但需求面仍穩定上升,加上照明滲透率的提升,整體產業前景樂觀。
若就基本面觀察,法人表示,就公布的5月營收成績來看,多數LED廠商營運優於預期,一線晶片廠晶電、一線封裝廠億光等營收均為歷史新高水準,預計在第3季照明需求明顯拉升下,相關個股營收趨勢將再向上走揚。
在個股方面,晶電5月營收持續創佳績,連續三個月創下歷史新高。由於市場晶粒跌價幅度已大為減緩,晶電毛利率明顯回升,加上LED照明滲透率再提升,晶電可望持續受惠。由於晶電為台灣LED上游晶粒龍頭廠,營收規模、獲利能力與二線廠差距甚大,在LED上游晶粒技術領先之下,將能優先受惠LED產業復甦。
光寶科首季因進入淡季且工作天數較少,首季營運並不理想,但由於首季營收基期已低,且行動裝置、LED元件及照明產品、車用電子、雲端應用與遊戲機相關產品出貨增長,預期第2季營運將能回溫,搭配目前個股評價偏低,後市反彈空間值得留意。
鴻海近幾年搶攻LED市場商機大餅動作頻頻,全力布局LED供應鏈體系,旗下沛鑫主攻LED路燈系統設計,鴻準提供LED散熱片,群創則提供面板及背光模組,另有製作藍寶石晶棒廠的鑫晶鑽、封裝廠榮創等;鴻海跨足上下游朝向「一條龍」模式生產,垂直整合效益可期。
2014/06/15
台灣首宗傳統照明與LED業者組成的LED商業照明聯盟 4月成立後,結合雙方資源將啟動燈具搜尋平台資料建置,以MIT標示台灣LED照明用共用模組,搶進國際照明市場。
LED商業照明聯盟計畫建立後,經濟部工業局表示,聯盟群聚內標準化LED照明共用模組規格,並輔導廠商將商品化產品資料,建入此燈具搜尋平台中,加入全球燈具供應鏈網路體系,加速與國際照明市場接軌,讓台灣LED照明產業能夠進入國際市場。
為達到上述目標,工業局指出,LED商業照明聯盟將鏈結照明公會及設計裝修公會所屬廠商,與設計師可透過對話討論開發市場所需燈具,經由聯盟從中協助與合作,製造新穎時尚LED燈具,並協助導入國際照明供應鏈體系。
另外,為激發國內照明設計創意能量,工業局表示,LED商業照明聯盟預定第 3季執行LED照明創意競賽,邀請國內大專院校設計相關系所合作參與設計競賽,透過LED商業照明聯盟平台運作,參加LED照明創意競賽的傑出團隊,將輔導其優勝產品進行商品化作業。
2014/06/15
台灣LED照明產業聯盟表示,LED照明應用發展實用化的客觀三大指標在今年均已達標,照明應用時代正式來臨,今年LED照明將成市場焦點。
根據國內學界照明專家的評估,LED照明應用發展實用化的客觀三大指標包括視覺指標,性能指標及性價比都已在今年達標。
視覺指標指光源演色性(色彩的傳真度)大於80;性能指標包括LED芯片發光效率每瓦超過170流明,替換省電燈泡的LED球泡燈超過90流明/瓦、燈管超過120流明/瓦、燈具效率超越110 流明/瓦。性價比為每一美元可以買到200流明的光輸出。
台灣LED照明產業聯盟表示,目前台灣上中下游產業鏈在各個環節的能效技術水準均在國際的領先群之列, LED球泡燈光效已達90 lm/W以上;LED燈管達110-120 lm/W以上,照明應用時代正式來臨,日本與美國能源部都估計2020年後,對自然環境有汞汙染疑慮的螢光燈將逐漸退出市場,這都為台灣的LED產業帶來商機。
從今年起,LED照明產業將逐步取代面板背光需求,全面室內照明成為LED產業的市場焦點;LED照明將朝向追求產品可靠度及智慧照明控制系統,目前各國政府均加大補助推廣LED光源進入室內、室外照明應用,成為節能減碳的重要新里程碑。
2014年7月1日起,經濟部將對民生替換用最大宗的LED球泡燈實施安全檢驗新規定,確保LED球泡燈不會有藍光影響生物安全的顧慮,使消費者使用LED照明產品時更有保障。
國際市場方面,新興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印尼、越南、緬甸、印度等)、中南美(巴西、墨西哥)、中東(土耳其)、東歐(俄羅斯、波蘭)等都是LED照明市場的新焦點;而歐美及日本的LED產品在性能上與台灣相當,但價格相對居於偏高的不利因素。
中國產品量產及低價競爭,但品質卻無法取得先進國家的認同,因此台灣LED照明產業界必須在品質上加強以made in Taiwan的品質形象加上創新的性能及差異化功能區隔,就可以走遍全世界主要經濟體及市場。
台灣LED照明產業聯盟呼籲,政府也該在對外加強掃除關稅障礙,該簽訂的投資保障協定、貿易互惠協議等加速推動,國內產業界才能搶灘行銷全世界。
2014/06/15
光電協進會(PIDA)所主辦的2014台北光電周將於6月17日至19日於世貿南港展覽館登場,總計640家廠商、近1,300個攤位展出,預料將吸引全球40多個國家、3萬名以上的參觀者參與此一盛會。
「台北國際光電周」為光電業指標。今年光電周持續推陳出新,結合了國內知名學會、公會,和產業聯盟,推動國際光電大展、平面顯示器展、LED照明展、精密光學展、太陽光電展,以及植物工廠展等6展,加上生醫光電、3D列印、前瞻學術與雷射等4個展區,以揭櫫光電科技結合農業、醫療、傳統產業等創新應用。
廠商將聯袂展出LED節能、PV太陽光電等綠能產品,還有大尺寸高解析顯示面板,與新興穿戴式醫療設備。
台北光電周包含五大亮點,3D列印、植物工廠、生醫光電與穿戴裝置、第一屆光鐸獎、奈米科技展;其中並將擴大展示3D列印技術與機器。
2014/06/13
光電協進會(PIDA)表示受惠於LED照明滲透率提升,預估今年台灣LED產值可望達到53.5億美元,在全球市場名列前三。由PIDA與台灣LED照明產業聯盟(TLLiA)合辦的台北光電周「台灣LED照明展」已邁入第10屆,將於6月17~19日於世貿南港展覽館登場,將台灣LED產業推向國際。
今年參展廠商中除台灣LED大廠如光寶、璨圓、維明、福華電子等外,最重要的貴賓是大陸磊晶廠三安及封裝廠木林森首度來台展出,宣示兩岸廠商於LED照明產業的合作。另外TCL集團中LED照明廠,將皆同來台參展,同期並舉辦兩岸LED照明產業標準整合論壇。而海外重要大廠如Monocrystal、富士金、DELO、巴斯夫、攀時、松下、松田、迪斯科也將參與盛會。
國際大廠雲集,大陸重量級廠商參加,與台灣廠商一起在「台灣LED照明展」的舞台上共同交流,反應出未來LED產業蓬勃發展之氣勢。
主辦單位為協助廠商宣傳並開拓商機以迎春燕,展覽期間除有來自俄、日、韓及大陸專業媒體採訪各大重要廠商外,歐美大咖CREE及OSRAM也舉辦新品發表會。在買主方面來自歐美日外,更力邀新興市場如馬來西亞、埃及、俄羅斯、泰國,以及越南等國買主來台,在為期三天展覽為台商開創新興市場商機。
2014/06/12
結合傳統照明與LED業者組成的「LED商業照明聯盟」4月成立後,將以「MIT」(台灣製造)標示LED照明用共用模組,搶進國際市場。工業局指出,國內產業鏈正討論如何建立標準化LED照明共用模組規格,2年內市場汰換商機逾10億。
工研院表示,2013年台灣LED照明光電總產值為台幣2195億元,而LED晶片總營收是全球第一,高達15.8億美元。工業局統計指出,去年全台LED照明整體市場184億元,僅商業照明部分為44億元。官員表示,LED產業投入照明市場後,有助於未來整體產值增加,預計2016年可為市場帶來2成、逾10億元的汰換商機。
工業局官員指出,目前國內商業照明規格多種且混亂,舉例來說,現在使用A公司商品,一旦遇上維修或更換零配件,都無法改選用B公司產品。國內產業鏈擬建立共用模組標準,使應用端的產品選用更有彈性,至於會挑選哪種商用照明LED規格先進行,預計月內開會討論。
官員說,目前LED照明產品多以替代傳統燈源為主,隨著市場越來越大,國內LED商品具有良好品質,雖放眼國際,但還是得先在國內練兵,因此採用共用模組規格更顯重要。
為協助台灣廠商導入國際照明供應鏈體系,LED商業照明聯盟也輔導廠商將商品化產品資料,建入燈具搜尋平台中,更多國際設計師藉由資料庫搜尋,得以找到符合需求的台灣商品,提高媒合率,進而與國際照明市場接軌。
另外,LED商業照明聯盟預計今年第3季首次舉辦LED照明創意競賽,邀請國內大專院校設計相關系所合作參與設計競賽,優勝產品有機會商品化。官員表示,從年輕一代的設計加上原本LED產業既有技術,將激發出國內照明設計創意能量。
2014/06/10
彭博報導,巴菲特身為波克夏哈薩威董事長,他表示波克夏已敲定協議,將拓展在內華達州與加拿大西部的公用事業,儘管如此,波克夏還打算加大投資能源業,其中一部分將押注可再生能源。
83歲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昨天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愛迪生電力協會(Edison Electric Institute)年會上表示:「我們已向能源業投入數不清數目的保留盈餘,還追加數十億美元股權。只要眼力所及,我們會持續佈局能源業。」
波克夏哈薩威(Berkshire Hathaway Inc.US-BRK/A)在英國經營變電所,該公司的天然氣管道由大湖區一直延伸至德州,還在俄勒岡州與內華達州等州建有發電廠。
波克夏砸下150億美元,投入可再生能源,位在加州的太陽能發電廠2015年竣工後,將躍居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廠。
巴菲特昨天指出,美國戮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祭出稅率優惠下,波克夏對於類似的計畫還將加碼投資150億美元。
巴菲特不斷轉向能源與運輸等資本密集產業,降低對保險營運與股票交易事業的依賴。巴菲特將近15年前投入能源業後,他表示公用事業是保存財富的好方法。
巴菲特昨天表示:「迄今我們的資金綽綽有餘。」
2014/06/11
大陸LED照明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各家企業的重組洗牌正要開始。
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董事潘文波表示,大陸LED照明行業未來五年產值將超過1兆元(約新台幣4.9兆元),同時會有超過三成的LED企業遭到淘汰。
台資億光照明(中國)有限公司中國業務處處長曹明達也表示,今明兩年大陸市場處於快速成長期,如果不搶占市場、不跟客戶形成戰略合作就沒機會,所以億光今年採取積極的擴張策略,並打造自己的上下游產業鏈。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潘文波是在2014廣州國際照明展上指出,未來五年LED照明的滲透率可能超過80%。
大陸LED照明上下游的產值,去年3,500億至3,800億元(新台幣1.7兆元到1.8兆元),今年會達到4,200億至4,500億元,未來五年將超過1兆元(約新台幣4.9兆元)。曹明達透露,今年億光在中山、蘇州、台北的LED封裝廠都在擴大產量,「以前億光的性價比不及大陸一些小企業,但從去年第4季開始,億光的中小功率LED產品拿到大訂單,搶占一些LED封裝小廠的訂單。」
2014/06/11
北市府環保局因應氣候變遷,首創「台北市氣候變遷調適自治條例」,規定社區公共區域使用節能燈具、午夜關閉沒必要的裝飾燈;昨天市府市政會議通過,今天送市議會審議,最快年底生效。
環保局科長邱國書指出,社區建築的冷凍、空調、照明設備,未來將來應優先使用節能設備並禁止使用耗費電能的白熾燈。
另外,不少屋主喜歡在豪宅上掛裝飾燈,或是過耶誕節掛五顏六色的燈泡在房子上,自治條例生效後,凌晨1點至早上6點應關閉、減少耗能;民眾若限期不改善,最高可罰3萬元。
邱國書指出,環保局去年6月開始醞釀「台北市氣候變遷調適自治條例」,與交通局等逾10個單位研商,該條例分為政府調適、社區建築物、低碳交通等3類。
政府調適部分,市府需針對土地使用、指標生物、災害緩衝區、重要生態敏感地、滯洪地等研究調查,且定期檢討都市計畫、土地利用、維生設施管線。
邱國書舉例,維生設施管線如水管線、瓦斯管線,豪雨、地震易損壞,造成民眾不便,市府應定期檢查,別等到事發再檢討。
低碳交通方面,市府將獎勵補助淘汰老舊、高耗能機動車輛。車輛使用空間也慢慢縮小,優先規劃人行道、自行車專用道、低碳運具停車位。
2014-06-10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董事潘文波,於2014廣州國際照明展開幕上表示,中國LED照明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未來5年產值將突破一兆,同時大約超過3成的LED企業將遭到淘汰。
潘文波表示,中國LED企業大約有1萬多家,在未來的5至8年之內,產業將重新洗牌,預估約30%至50%的企業會被淘汰,而中國LED產業的集中 度也將越來高,到時留在市場上的都會是優秀企業。不僅如此,潘文波也預估未來中國也可望會出現年收入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的LED照明企業。
潘文波認為,LED照明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滲透率為20%至30%,未來5年將超過80%,並取代傳統照明。而中國大陸LED照明上下游的產值,今年將達到4200億至4500億,未來5年內將可望突破1兆元。
2014-06-10
6月10日是全國低碳日,在節能減排壓力不斷擴大之即,各領域的低碳化也在深入。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9日上午出席第五屆地壇論壇時表示,我國節能減排時間表滯後於預期,完成既定目標需要繼續努力,下一步重點加強對節能低碳企業的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政策。
在節能用電領域,LED的替代效應突出。據新華社報導,我國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開展“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下稱Pileslamp)5年來,即2009年-2013年底累計淘汰白熾燈年產能6.5億隻,約占當時全國白熾燈產量的16%。該項目的項目辦副主任呂芳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下一步,將根據國家淘汰路線圖,加快替代工程推進。
記者進一步從Pileslamp項目辦獲悉,2008年起的節能燈補貼政策將於今年年底結束,目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正在研究財政補貼推廣LED照明產品的政策,補貼形式和力度會在推廣節能燈基礎上,結合LED燈的特性進行相應調整。
據介紹,節能燈使用壽命在6000小時以上,是白熾燈的6倍,替代白熾燈可節電60%至80%。LED燈的壽命是節能燈的3倍左右,耗電量只有約60%。解振華在項目啟動儀式上曾介紹,“淘汰白熾燈項目”預期直接效果約40億千瓦時的節電和440萬噸的二氧化碳減排能力,項目結束後10年間實現減排二氧化碳1.75-2.37億噸。
近年來,碳排放約束趨緊。國家2011年發佈的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顯示,今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隨著路線圖臨近中期評估時間,淘汰速度會進一步加快。某LED上市公司高管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去年全國照明市場總額2600億,近80%份額都是節能燈,按照到2015年LED市場份額占20%-30%的數據計算,LED潛力巨大。
“由於節能燈含汞,不環保,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已經取消了對節能燈的補貼,家用照明LED性價比和環保效應已完全體現,現在就期待LED補貼能及時出台。”他說。
業內人士分析,LED行業景氣去年開始回暖,幾年前5W的LED燈價格是同樣亮度節能燈的3-4倍,然而近年,上游晶元價格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下跌,成本普降,到2013年LED終端產品價格基本與節能燈持平,LED行業有望進入全面替代傳統照明產品階段。
2014/06/10
在經濟部指導下,臺灣照明委員會(CIE-Taiwan)與工研院日前在台北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共同舉辦「2014 CIE-Taiwan年會暨國際研討會」。以「LED照明展望」為主題,邀請國際重量級專家分享全球LED最新發展現況及未來趨勢。
下屆CIE主席亦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院士Yoshi Ohno的演講主題,著重在固態照明標準快速發展的需求與方法,針對過去與未來照明產業標準的思維/方法/產業影響加以說明;Global Lighting Association/Zhaga產業聯盟的主席Jan Denneman則論述全球照明行業從傳統轉型的過程,及未來產業變化的誘因。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林全能表示,政府推動我國照明產業發展不遺餘力,運用節能政策、綠色採購規範、關稅、LED道路/ 室內照明補助與獎勵等措施來幫助國內LED照明產業發展,但是這些項目的實施皆需要適當的規範與標準才能有效的實施,因此技術處也積極的支持此類新興產業標準發展、研究與相關活動,在此機制下持續推動國際標準之活動及我國LED標準短中長期發展藍圖,強化台灣標準專家參與國際標準所造成的後續影響力,CIE-Taiwan會長曲新生表示,國際標準是全球照明產業技術發展的關鍵,台灣擁有堅強的照明技術研發實力,且有完整的LED上、中、下游的製造產業結構,已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而CIE-Taiwan一直致力於國際組織及產業聯盟在標準議題間的合作,努力促成制定國際標準的管道與機制,期望透過在國際標準布局,增進照明產業蓬勃發展,將台灣照明產業推向國際發光。
2014-06-06
六月正值盛夏季,LED產業也如臨「大考」,在價格戰,併購風,倒閉潮,電商熱的激戰中,誰能獨霸稱雄?新一波的產業拐點在哪?LED企業的發力點何在?2014年6月11日,由LEDinside,中國LED網及廣州國際照明展主辦的「LEDforum 2014中國國際LED市場趨勢高峰論壇」,將在廣州盛大開幕,為您揭開LED行業發展的神秘面紗。
作為與光亞展同期的研討會,LEDforum 已經連續舉辦6年,深受業界人士認可與好評。此次的研討會更是眾賓云集,LEDinside特別邀請了Philips Lumileds,歐司朗,三星,首爾半導體,豐田合成,以及晶元光電和三安集團,瑞豐光電,木林森照明等全球範圍的大廠高層資深人士擔任主講人,分別從技術與市場需求等角度,與大家共同剖析LED產業現況,並預測展望未來市場的走勢方向。歡迎LED產業各界先進共襄盛舉,蒞臨參加。
2014-06-04
美國能源署(Department of Energy)所進行的商用LED產品評估報告(CALiPER)計畫,針對部分線性LED燈具的研調內容,發布了第21.3項報告。報告中產品生命週期之價格對照組有兩組:一組耗能38W,為兩條LED燈管所組成的格柵燈,以及耗能51W之螢光燈,分別進行為期十年的模擬比較。
測試預設LED燈具所放出之光線與光線分布狀況,在十年測試期間皆相同,但只有三分之一達成目標。未來固態照明發展,或許能讓更多燈具滿足這項前提。
評估LED燈具系統,是否在特定場所發揮成本效益時,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美國能源署最新CALiPER報告僅聚焦初期投資、耗能量、系統壽命與更換需求。而可變因素則包含LED燈具成本,如兩支燈管外加個別驅動器,總金額約40美元、80美元或120美元;一年運轉時間,如2千小時或4千小時;LED安裝時間,如15分鐘或30分鐘;電費如每度電6美分、12美分、18美分或24美分。
至於報告中表格,則提供讀者查閱以找出最符合自身現況要素;同時提供簡易價格估算表,幫讀者評估專案經濟效益。
總括而言,雖然該燈具初始成本溢價依然偏高,若電費上漲超出平均值且長時間運轉,並能縮短安裝時間,那麼線性LED燈具依然會是較具成本效益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