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科技成立84年08月,實收資本額:6.5523億元。公司是一家專業的PC based數位控制器廠商,長期深耕於機床控制器的軟體及硬體技術研發,並致力於拓展兩岸市場,目前已成為亞太市場中最具有影響力及發展潛力的控制器品牌之一。專注於工具機領域,產品涵蓋車铣床控制器與產業機械控制器,以高度技術創新,加值型應用,及完善的售後服務深得顧客信任;除工具機控制器外,近年來並將產品延伸至高端主軸伺服方案、線性馬達,及直驅馬達等特色產品。也因應智慧自動化的趨勢,積極開發泛用自動化控制器及各類型機械手臂控制器,期許能提供相關之整合加值產品來滿足各種產線智能化及自動化的需求;更進一步以「工業4.0」做為新技術發展的主軸,積極在相關領域進行資源整合與佈局。主耀產品:1.工具機控制器:車铣床控制器、產業機械控制器2.智慧自動化:泛用自動化控制器及各類型機械手臂控制器3.高端主軸伺服方案、線性馬達、直驅馬達等。113/06/07申請公開發行生效。申請登錄興櫃且併送申報辦理公開發行。
三年營運表現,110年(營業額/每股獲利)8,948,766仟元/16.16元,111年(營業額/每股獲利)7,265,798仟元/10.67元,112年(營業額/每股獲利)7,872,338仟元/10.85元,113年04月(營業額/每股獲利)3,600,047仟元/8.77元。於113/06/18登錄興櫃市場,當期登錄合理預估價格153元起。類股亞德客(1590)、桓達(4549)、台灣精銳(4583)為電機機械類股。
在工具自動設備及機器手臂代表中亞德客970元與廣明105元旗下達明的本益比約30倍
新代前4月穫利8.77元,今年穫利20元~25元應沒問題,依本益比較新代的合理價應在600元才是,那麼新代今日收盤約400元附近量縮惜售盤整近20天,有興趣的投資人留意低檔承接機會.....
民國114年09月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營業收入淨額
本月 1,110,284
去年同期 839,955
增減金額 270,329
增減百分比 32.18
本年累計 10,265,482
去年累計 8,135,567
增減金額 2,129,915
增減百分比 26.18
備註 / 營收變化原因說明
9月營收還不錯,今年EPS 30元以上應可達標
新代上半年獲利17.2元,預計整年度30元起跳
真是非常期待上市後的表現
義美、盟立、新代三強聯手攻機器人、無人機 下周三秀新品
2025-09-01 01:51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宋健生、邱馨儀/綜合報導
老牌食品廠義美、「護國神山」台積電自動化要角盟立、台股第一檔問鼎千金股的機器人廠新代合組「鞍新盟機器人製造公司」,攜手搶進當紅的無人機與機器人市場。圖為示意圖。(路透)
老牌食品廠義美、「護國神山」台積電自動化要角盟立、台股第一檔問鼎千金股的機器人廠新代合組「鞍新盟機器人製造公司」,攜手搶進當紅的無人機與機器人市場。圖為示意圖。(路透)
老牌食品廠義美、「護國神山」台積電自動化要角盟立(2464)、台股第一檔問鼎千金股的機器人廠新代合組「鞍新盟機器人製造公司」,攜手搶進當紅的無人機與機器人市場。盟立集團並預告,將在下周三(10日)登場的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 2025)首度秀出相關新品,要讓市場驚艷。
義美、盟立、新代強強聯手,意味無人機與機器人新勢力崛起,新複材業者邦泰也同受矚目。盟立透露,下周半導體展中,將於集團展區首度公開關鍵零組件均自主可控的無人機及機器人、機器狗等產品,宣示共同搶進紅不讓的無人機和機器人市場。
根據經濟部資料,鞍新盟成立於今年5月底,額定資本額7.5億元,並於上周三(8月27日)完成最後變更登記,目前實收資本額2.25億元。由義美總經理高志明擔任鞍新盟董事長,盟立董座孫弘與執行長林世東、新代科技董事長蔡尤鏗等都是公司董事。
鞍新盟公司名稱的由來,取自義美集團的金鞍機械、新代與盟立三家公司各一字組成。未來無人機、機器人及機器狗的精密加工製造,都由位於桃園龍潭擁有廣大廠區的金鞍機械負責;新代科技提供控制器;盟立負場域規劃、系統整合等研發設計,及機器人關節所需的各式減速機產品等。
據了解,高志明醉心無人機市場,已鴨子划水布局多年,除出任台灣無人機產業技術整合協會理事長外,並於金鞍機械廠區內建置「Bong‑Khang 風洞」,可模擬極端天候如高溫、低溫、強風與降雨,以測試無人機性能。
盟立表示,將在下周半導體展大秀可舉重達20公斤的盟立人形機器人與巡檢機器狗MD-X。終端應用區更有盟立集團轉投資與策略聯盟的產品,包括盟英關節模組與鞍新盟無人機,呈現多樣化布局。
另外,針對人形機器人及智能巡檢機器狗等解決方案,盟立與子公司盟英合作,開發系列新款機器人關節模組諧波減速器。盟立並偕同盟英,針對新材料開發出多項新技術,包括依照人型機器人的不同關節的需求,分別開發出PEEK、鋁合金、鈦合金等不同材質的減速機,可較使用鋼製鋼輪的諧波減速器減重50%以上,大幅降低機器人重量。
新代科技上周於興櫃參考價一度衝上1,005元,成為台股史上首檔機器人千金股,引爆話題。新代預計最快9月底掛牌上市。
上半年EPS 17.2元全年估31~35元
股價回跌低點把握承接,機器人題材近期還有的炒,不會這麼快結束
謝天
感謝開版大的資訊
無處不控制的新代轉上市上櫃前出現1005元成交5張!
以去年掛牌時股價約200元估漲5倍,近期700元估漲幅有50%
思考今年低價位400元估漲3倍可期
估算年每股22-33-40
期待公司續努力
版上大大們賺錢喔!
新代閉著眼睛買都會賺
達明、和椿......等等本益都上佰倍,新代估計今年EPS 35元本益比才25倍,給投資人建議,新代上市後,短期三個月内本益比最少上看40~50倍
經濟日報
產業
產業熱點
新代科技瞄準類機器人「小腦」商機、機器手臂今年上看千支
新代經營團隊。
機器人
AI
上市
2025/08/19 18:31:27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
機器人族群9月上市掀高峰,達明機器人預計9月掛牌,而新代(7750)也計畫9月中IPO,掀起族群掛牌熱潮。
新代科技19日舉行上市業績說明會,透露今年機器人手臂目標銷售1000支,並將與盟立(2464)合作切入機器狗市場,新代負責開發機器狗「小腦」及四足關鍵零件,並與台大及工研院機械所等合作協作機器人,為下一個五年成長布局。
新代科技9月預計上市,由於上半年財報EPS 17.2元,興櫃股價一度衝上900元大關,市值達577億元,獲利能力居機器人供應鏈獲利王寶座,上市動向格外受外界矚目,而他們認為未來類人形機器人未必有人類外貌,但能勝任許多智慧製造工作,支援缺工需求。
為類人形機器人做「小腦」 與同業有不同發展
新代是台灣工具機控制器及伺服馬達的龍頭供應商,控制器猶如工具機的「大腦」,新代維持高成長原因是主力市場在中國大陸,伴隨大陸製造升級需求業績今年三級跳,但為多元化分散風險,近年新代也朝馬來西亞及印度等市場發展,目前非中國大陸的海外業務營收比重僅5%內,但總監黃芳芷指出,2026年海外市場肯定是成長重點。
黃芳芷表示,新代正與盟立策略聯盟合作機器狗,新代不會做機器人或機器狗整機組裝,他們在未來的「類人形機器人」(包括機器狗等非人形外觀的機器人)中,將主要提供「小腦」關鍵零件,小腦指的是控制單元,負責機器人的運動控制,因為新代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數控系統
黃芳芷表示,機器狗具備「可以上、可以下」的功能,非常適合用於監測等用途,新代集團的控制和運動技術,可以應用於讓機器狗實現這種多方向、複雜的移動能力,跟台達電(2308)等同業會朝機器人整機發展不同。
他表示,新代會跟同業有不同合作案,如跟盟立合作機器狗,新代將提供小腦完整解決方案(含四足),其他伙伴負責「大腦」的業務及機械結構,比方開發與環境整合能力,例如視覺功能,並與輝達(NVIDIA)等公司的大型雲端AI平台的連結,新代另外也入股機器人關節製造商盟英科技。
目標營收成長優於整個行業 機器狗預計明年展現效益
新代表示,機器狗預計2026年上半就會在展現效益,另外。他也補充新代集團目標是營收成長要「優於整個行業」,即使面對大環境挑戰,也力求穩定的市占率增長。
未來新代的成長動能將來自類人形機器人、非中國大陸的海外市場、AI智慧製造,開發機器人手臂的聯達機器人今年目標銷售1,000支機器手臂,未來幾年也將高速成長,黃芳芷表示,目前勤誠(8210)嘉義廠內所有的機械手臂都採用了新代集團旗下聯達智能產品,未來也將一起前進馬來西亞及美國廠,隨台商搶吃國際商機。
同時新代工具機控制器也導入AI智慧,董事長蔡尤鏗表示,現在新代的控制器也結合感測器,已具備AI模型推論 (AI inference) 的能力,能夠結合感測器和AI進行智慧決策,舉例來說,AI撞擊保護、斷刀監控等功能,可以保護工件並縮短產線停滯時間。
機器人穫利王新代(7750)今年穫利可望越過3個股本,股價855元
達明全年約1元股價406元
比價效應=新代上1200元可期
留意機器人相關個股都會有大行情
新代機器人深耕對岸市場,從這次的獲利報表上即能看出,不受關稅及美元匯損的影響,股價回檔就是最好的買進點,抱牢至上市櫃後股價有上看千元的機會
劉毅機器人相關個股都會有大行情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專題報導
新代科技(7750)從工具機控制器起家,2024年營收108.8億元,不僅提前達成百億元目標,獲利更倍增達EPS22.31元,主要受惠於中國製造業對中高階工具機設備採購需求2024年成長18%,董事長蔡尤鏗受訪指出,正帶領團隊朝更廣大的智慧製造、人形機器人「小腦」新藍海邁進。
達明上半年EPS 0.4元股價410元
新代上半年EPS 17.2股價890元
買誰?
小資族小買零股,報酬率也很不錯。
持股續抱中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新代科技(7750)今年邁入30周年,為推動產業協作與技術整合,正式啟動「AI驅動智慧製造+智慧機器人」策略聯盟,攜手多家產業夥伴,整合上下游資源與生態夥伴力,共同打造跨域協作的新模式,開啟智慧製造與機器人應用。公司已順利通過上市審查,並預計於今年秋天正式掛牌上市。
自1995年成立以來,秉持成為「最值得信賴的電控夥伴」為使命,從新竹市興學街起步,30年來於工具機控制器與工業自動化等技術上累積深厚實力,發展全面的工業4.0解決方案與縝密的全球供應網路。新代科技今年7月營收9.48億元,年增7.98%;累計前7月營收81.84億元,年增25.72%;上半年稅後淨利10.8億元,年增34.1%,每股盈餘17.2元,展現穩定的成長動能。企業營運規模不斷擴張,團隊人數突破1400人,並持續深耕亞太市場,同步拓展全球版圖。面對全球競爭與技術變革加劇的浪潮下,更聚焦節能減碳與綠色製造方案,協助工廠升級轉型。
新代科技啟動「AI驅動智慧製造+智慧機器人」策略聯盟,攜手多家產業夥伴,整合上下游資源與生態夥伴力,此一聯盟的成立,象徵台灣製造產業在AI浪潮下的全面升級,亦展現新代科技積極擘劃科技未來的決心與行動力。
恭喜各位投資穫利,本人估計上市後股價會站上1200元,機器人本益比抓40倍沒問題的
序號 1 發言日期 114/08/12 發言時間 18:50:16
發言人 林東旭 發言人職稱 財務長 發言人電話 03-6663553
主旨
公告本公司董事會通過114年第二季合併財務報告
符合條款 第 43 款 事實發生日 114/08/12
說明
1.財務報告提報董事會或經董事會決議日期:114/08/12
2.審計委員會通過財務報告日期:114/08/12
3.財務報告報導期間起訖日期(XXX/XX/XX~XXX/XX/XX):114/01/01~114/06/30
4.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收入(仟元):7,236,490
5.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毛利(毛損) (仟元):3,346,505
6.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利益(損失) (仟元):1,517,293
7.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稅前淨利(淨損) (仟元):1,416,690
8.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本期淨利(淨損) (仟元):1,080,278
9.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損) (仟元):1,080,278
10.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基本每股盈餘(損失) (元):17.20
11.期末總資產(仟元):10,775,824
12.期末總負債(仟元):5,845,801
13.期末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仟元):4,930,023
1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穫利創新高今年若是賺3個股本以上,股價站上1200元不難,等待上市後證明,拭目以待.....
民國114年07月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營業收入淨額
本月 948,207
去年同期 878,154
增減金額 70,053
增減百分比 7.98
本年累計 8,184,697
去年累計 6,510,517
增減金額 1,674,180
增減百分比 25.72
備註 / 營收變化原因說明
謝天
感謝版上大的資訊
起飛的機器人A2X2G1進化不變
無處不控制器新代是趨勢指標!逢低加碼
版上大大們賺錢喔!
無處不雲端設備7805
無處不支付7722
世界人類都吃藥無處不吃藥6472
無處不商設大塚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專題報導
新代科技(7750)從工具機控制器起家,2024年營收108.8億元,不僅提前達成百億元目標,獲利更倍增達EPS22.31元,主要受惠於中國製造業對中高階工具機設備採購需求2024年成長18%,董事長蔡尤鏗受訪指出,正帶領團隊朝更廣大的智慧製造、人形機器人「小腦」新藍海邁進。
新代科技成立於1995年,由創辦人蔡尤鏗與在工研院同事共同創立,起初專注於CNC(電腦數位控制)控制器的開發,2024年在大陸工具機控制器市占率已達兩成,跟日德品牌比肩。
看好智慧製造商機,新代2018年成立聯達智能能提供機器手臂控制器、周邊、中控解決方案,跟新代工具機控制器連動,打造數位中台,協助終端客戶建立智慧工廠管理系統,2024年聯達智能營業額約占新代10%營業額,業績推算10億元,並持續保持30%年成長。
新代也會提供機器人「小腦」解決方案,目前會專注在輪型人形機器人機會,而過去也已在AGV(自走車)接兩手臂的解決方案供貨,除金屬加工業,下一步將瞄準更廣大的電子製造市場。
機器人產業需求遇美中關稅戰亂流,全球製造擴張動作自4月起放緩,但中國大陸反因半導體擴張加速,自動化機器人需求一枝獨秀。達明(4585)機器人AI機器視覺解決方案在中國大陸受歡迎,業績年增超過2成,機器人大廠新代(7750)業績也交出年增3成的成績。
達明機器人17日召開股東常會,高階主管會後接受訪問指出,今年首季市場需求尚可,但第2季起明顯感受到美國關稅搖擺帶來的影響,客戶難以評估海外製造據點遷移策略,導致擴張進度推遲,資本支出計畫進入觀望期。當前僅AI伺服器與半導體產業因需求明確、利潤率高,仍持續採購機器手臂。
全球製造分工趨勢明確,但實際上,今年智慧製造對自動化機器手臂的需求仍以中國大陸最為顯著,主因為美國與東南亞製造需求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歐洲汽車製造景氣不佳。達明與新代今年業績成長重心仍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主。
達明指出,中國大陸市場占今年業績約3成。儘管市場內捲嚴重,競爭對手價格甚至為其的1/2至1/3,但透過地方補貼或募資支持,對手仍積極搶單。達明策略則避開惡性價格競爭,主打整合AI與機器視覺功能的整體解決方案,鎖定重視品質的大型客戶。這些附加功能在中國大陸本土對手產品中多屬加價選項,吸引半導體產業客戶採用,帶動中國大陸市場業績年增逾2成,成為最大市場,其次為歐洲、日本也表現不俗。
在中國大陸市場方面,達明透過與代理商密切合作,提供24小時on-call、4小時內到場維修的服務承諾,強化客戶信任。雖不敢言市占第一,但在高競爭市場中具備高勝率。與中國大陸同業在海外市場競爭時,達明仍保有相對優勢。
達明全球擁有逾100個經銷夥伴,配合製造全球化趨勢,已於歐洲設立荷蘭服務據點,美國則評估中,目前於印第安納州先設立物流與技術Hub,與當地經銷商合作。董事長何世池指出,美國市場規模龐大、成本亦高,未來是否派駐FAE、業務與工程師提供在地服務,將是中長期策略之一。隨台商陸續赴美設廠,長期布局具有必要性。
新代科技則主力銷售機器手臂與機床控制器系統,中國大陸為其最大市場,受惠中國大陸製造需求強勁,其控制器市占達2成。今年前5月營收達61.82億元,年增30.57%。
新代科技則主力銷售機器手臂與機床控制器系統,中國大陸為其最大市場,受惠中國大陸製造需求強勁,其控制器市占達2成。今年前5月營收達61.82億元,年增30.57%。
面對全球化製造浪潮,新代亦已於土耳其、越南、馬來西亞與印度設立子公司,其中馬來西亞廠預計2026年底完工,2027年起量產,月產能目標500套。
隨著7月美國關稅政策逐步明朗,未來各國製造布局可望趨於清晰。機器人設備商預期,非中國大陸地區的智慧製
造將勢在必行,後續將持續擴張海外據點,掌握製造全球化的商機。
達明Q1賺0.73元全年估計4元股價390元本益比將近100倍
新代Q1賺7.68元全年估計30元股價680元本益比23倍
新代是目前上市櫃中的穫利王股價被低估
比價效應新代仟元指日可待
新代Q1賺7.68元全年估計30元股價680元本益比23倍
新代是目前上市櫃中的穫利王股價被低估
比價效應新代仟元指日可待
比價效應新代今日有機會站上700元
機器人產業需求遇美中關稅戰亂流,全球製造擴張動作自4月起放緩,但中國大陸反因半導體擴張加速,自動化機器人需求一枝獨秀。達明(4585)機器人AI機器視覺解決方案在中國大陸受歡迎,業績年增超過2成,機器人大廠新代(7750)業績也交出年增3成的成績。
達明機器人17日召開股東常會,高階主管會後接受訪問指出,今年首季市場需求尚可,但第2季起明顯感受到美國關稅搖擺帶來的影響,客戶難以評估海外製造據點遷移策略,導致擴張進度推遲,資本支出計畫進入觀望期。當前僅AI伺服器與半導體產業因需求明確、利潤率高,仍持續採購機器手臂。
全球製造分工趨勢明確,但實際上,今年智慧製造對自動化機器手臂的需求仍以中國大陸最為顯著,主因為美國與東南亞製造需求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歐洲汽車製造景氣不佳。達明與新代今年業績成長重心仍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主。
達明指出,中國大陸市場占今年業績約3成。儘管市場內捲嚴重,競爭對手價格甚至為其的1/2至1/3,但透過地方補貼或募資支持,對手仍積極搶單。達明策略則避開惡性價格競爭,主打整合AI與機器視覺功能的整體解決方案,鎖定重視品質的大型客戶。這些附加功能在中國大陸本土對手產品中多屬加價選項,吸引半導體產業客戶採用,帶動中國大陸市場業績年增逾2成,成為最大市場,其次為歐洲、日本也表現不俗。
在中國大陸市場方面,達明透過與代理商密切合作,提供24小時on-call、4小時內到場維修的服務承諾,強化客戶信任。雖不敢言市占第一,但在高競爭市場中具備高勝率。與中國大陸同業在海外市場競爭時,達明仍保有相對優勢。
達明全球擁有逾100個經銷夥伴,配合製造全球化趨勢,已於歐洲設立荷蘭服務據點,美國則評估中,目前於印第安納州先設立物流與技術Hub,與當地經銷商合作。董事長何世池指出,美國市場規模龐大、成本亦高,未來是否派駐FAE、業務與工程師提供在地服務,將是中長期策略之一。隨台商陸續赴美設廠,長期布局具有必要性。
新代科技則主力銷售機器手臂與機床控制器系統,中國大陸為其最大市場,受惠中國大陸製造需求強勁,其控制器市占達2成。今年前5月營收達61.82億元,年增30.57%。
新代科技則主力銷售機器手臂與機床控制器系統,中國大陸為其最大市場,受惠中國大陸製造需求強勁,其控制器市占達2成。今年前5月營收達61.82億元,年增30.57%。
面對全球化製造浪潮,新代亦已於土耳其、越南、馬來西亞與印度設立子公司,其中馬來西亞廠預計2026年底完工,2027年起量產,月產能目標500套。
隨著7月美國關稅政策逐步明朗,未來各國製造布局可望趨於清晰。機器人設備商預期,非中國大陸地區的智慧製
造將勢在必行,後續將持續擴張海外據點,掌握製造全球化的商機。
達明Q1賺0.73元全年估計4元股價390元本益比將近100倍
新代Q1賺7.68元全年估計30元股價680元本益比23倍
新代是目前上市櫃中的穫利王股價被低估
比價效應新代仟元指日可待
合理股價1000元以上±10%内
以上僅供參考.......
魏哲家昨日在法說會按讚人形機器人發展前景,表示雖「現在談機器人還太早了」,但他透露曾有客戶私下向他表示:「電動車根本不算什麼,機器人會是電動車的10倍市場。」魏哲家預期,未來首波應用場景很可能將會落在醫療領域 ,他甚至不改幽默本色打趣地說,「或許有一天,像他這樣的老人家,就會需要醫療人形機器人的照護功能。」
魏哲家看好機器人前景,帶動台股盤面相關概念股走強,連接線廠正崴(2392)受惠於旗下新事業體「星科國際」(SYNC ROBOTIC)強攻四足機器狗領域,備受市場青睞,今日股價開盤即亮起紅燈,至上午10點,排隊搶進委買單近7000張。
自動化系統供應商和椿早盤衝高漲停,鎖死110元漲停價,委買單約7000張,而公司董事長程天縱昨也表示,看好人形機器人產業前景成長可期;公司也預期,今年整體營收和獲利可較去年成長,
昆盈搭上AI與機器人話題熱潮,跳空開高,開盤即拉漲停價38.10元,股價創波段高點。
下一波的趨勢股,機器人題材正夯
新代上市後透明度增加,股價有大漲的空間
依目前的價格~很甜
還有一大波段可穫利
.....................
前2篇所言,上市承銷價575元
離市價660元才10多%,上市的行情才這樣?
上銀今年EPS大約6元股價215元
新代今年EPS大約30元上下股價660元,比價效應買誰?
2025.07.18 03:00 工商時報 沈美幸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看好機器人系統是下一波AI新浪潮,激勵上銀、直得、全球傳動、鈞興-KY、大銀微系統、台灣精銳等具機器人題材的精密機械類股,17日股價全面上漲。圖/美聯社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看好機器人系統是下一波AI新浪潮,激勵上銀、直得、全球傳動、鈞興-KY、大銀微系統、台灣精銳等具機器人題材的精密機械類股,17日股價全面上漲。圖/美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具機器人題材的精密機械類股近況
具機器人題材的精密機械類股近況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看好機器人系統是下一波AI新浪潮,激勵上銀(2049)、直得(1597)、全球傳動(4540)、鈞興-KY(4571)、大銀微系統(4576)、台灣精銳(4583)等具機器人題材的精密機械類股,17日股價全面上漲。
上銀等精密機械廠競相投入工業用機器人關節所需的行星式交叉滾柱螺桿、DD直驅馬達、伺服馬達、編碼器、驅動器、諧波減速及控制器等關鍵零組件,業者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普遍優於去年同期,鈞興、台灣精銳上半年營收更創同期新高。
上銀集團旗下上銀、大銀合作布局機器人產業超過十年。上銀從工業用單軸機器手臂,發展迄今涵蓋Scara機器手臂、多軸機器手臂,EFEM晶圓移載系統及晶圓機器人等產品。上銀今年起,晶圓機器人及EFEM直接出貨給國內半導體大廠,也供應滾珠螺桿給生產機器狗及人形機器人廠商。上銀、大銀與美國矽谷新創公司,共同開發具有可視化功能的AI物流機器人,預計下半年起小批量生產。
全球傳動看好人形機器人未來前景,去年投入開發行星滾柱螺桿,並結合電機而為線性執行器,應用在人形機器人上肢及下肢,同時也開發靈巧手所需的精密微小型滾珠螺桿,預定年底前完成開發,明年開始出貨,貢獻營收。
鈞興生產電動工具及園林工具齒輪箱及粉末冶金齒輪為主,近年提供精密機器人齒輪,開始卡位布局大陸機器人市場商機,正積極送樣給客戶,推廣機器人用齒輪、諧波減速器。
台灣精銳生產行星減速機,獲自動化設備業採用,應用在半導體、生技醫療及自動化倉儲等產業。
直得去年開發出微型六軸機器手臂,除積極參展,拓展歐美市場外,也以DD直驅馬達、伺服馬達、編碼器、驅動器等關鍵零組件,尋求幫機器人廠商代工機會。
依目前的價格~很甜
還有一大波段可穫利
新代科技大吃中國紅利 迎向人形機器人小腦新藍海
2025-05-15 15:03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台北報導
新代科技董事長蔡尤鏗(右)、聯達智能董事長暨新代科技總監黃芳芷(左)。 記者黃義書/攝影
中國製造業對中高階工具機設備採購需求2024年成長18%,新代科技去年營收108.8億元,不僅提前一年達成百億元目標,獲利更倍增達EPS 22.31元,董事長蔡尤鏗從工具機控制器起家,正朝更廣大的智慧製造、人形機器人「小腦」新藍海邁進。
美中機器人大戰1/地緣政治角力 各國人形機器人「關節」拚零件自主
美中機器人大戰2/美中人形機器人角力 零組件供應鏈選邊站
美中機器人大戰3/「台灣製」機器人和機器狗有影?直擊台大機器人實驗室
美中機器人大戰4/機械公會黃識忠專訪:輪型機器人將解決工廠缺工課題
美中機器人大戰5/東西方新創四傑 人形機器人準獨角獸
新代科技成立於1995年,由創辦人蔡尤鏗與在工研院同事共同創立,起初專注於CNC(電腦數位控制)控制器的開發,在深厚技術積累下,搭上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台商大量西進趨勢,中國業務快速成長,2024年在中國工具機控制器市占率已達2成,跟日德品牌比肩。
新代的控制器產品定位介於進口日德品牌與中國本土品牌之間,具備較高性價比,加上強調顧客服務,全中國設立20幾家分公司廣布FAE瞭解客戶需求,產品每半年快速換代,協助工具客戶差異化,藉此拉開跟陸系競爭對手差距。
聯達智能董事長暨新代科技總監黃芳芷指出,「新代瞭解市場趨勢,銑床控制器及車床控制器之外,也有車銑複合機,相對日德品牌反應快,建立競爭護城河。」蔡尤鏗則用六字真言下了註解:「他們大,我們快。」
蔡尤鏗引用數據分享,過去5年來新代跟三家外商品牌:發那科(Fanuc)、西門子(Siemens)、三菱(Mitsubishi)合計在中國市占率成長至6成,這塊高端市場對比5年前僅45%,顯示世界工廠中國過去5年力求製造升級,對中高階機種市場不減反增。
另一個推力是政府補貼,為提振經濟,中國政府去年以多手段刺激消費,如補助消費者買手機、家電,以舊換新等,驅動消費市場動能,間接拉動製造業升級採購意願,2024年中國工具機設備年增18%,蔡尤鏗預估2025年仍有同樣成長力。
新代下一步將擴張全球業務,已在馬來西亞設立區域營運總部,黃芳芷透露,印度市場潛力巨大,年成長率可以達4~5倍,是成長力最高的市場,有機會成新代第二大市場,東南亞年成長也達20~30%。
目前新代在全球工具機控制器市場占有率約7%,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日本與歐洲品牌,如發那科(Fanuc)、西門子(Siemens)、三菱(Mitsubishi)及中國品牌華中數控等,新代排名第五。
隨馬來西亞第二座工廠預計2027年啟用,蘇州二廠預計今年底完工,2026年投產,台灣南科廠也預計2028年啟用,新代期望多元化市場分布,並透過馬來西亞供應美國市場。
聯達智能機械手臂。 聯合報系資料照
聯達智能機械手臂。 聯合報系資料照
五年計畫業績翻一倍 2024年業績破百億
新代每五年都會制訂一個中期目標,2020年訂的5年計畫工業4.0為核心,針對1.以機器人為核心的自動化,2.工廠管理的工業互聯軟體列為發展主軸,成立「聯達智能」。
聯達智能提供機器手臂控制器、周邊、中控解決方案,並跟新代工具機控制器連動,打造數位中台,協助終端客戶建立智慧工廠管理系統,2024年聯達智能營業額約占新代10%營業額,業績推算10億元,持續保持30%年成長。
聯達智能業務正好對標中國大陸的「2025智慧製造」政策,目前中國已是全球機器人用量大國,談到工廠人形機器人趨勢,聯達要如何從手臂控制器做進人形機器人市場?
蔡尤鏗指出,人形機器人分拆出來有大腦(AI模型運算,如NVIDIA)跟小腦,新代就專注小腦部分。
小腦負責連結感知控制手腳,做運動控制,蔡尤鏗解釋,新代做小腦,大腦則會「廣交朋友」,「其實中國大陸的大腦也做得很好」,可以在「川普不在意」的地方落地,他也歡迎台灣電子製造業大廠專注大腦硬體,跟新代的「小腦」合作。
他表示,人形機器人移動時,雙腳可以用輪子取代,故新代也會專注在輪型人形機器人上,現階段以AGV(自走車)接兩手臂的解決方案就已經在販售,除金屬加工業,新代下一步將瞄準更廣大的電子製造領域。
2026年是新代下一個五年計畫的起點,黃芳芷表示,目前公司內部還在討論,期望跨入台灣強勢產業包括半導體跟電子製造領域,目前新代控制器已進入半導體大廠次級設備供應鏈中,公司期望透過下階段的全球化佈局,在全球智慧製造與自動化領域占據更有利的競爭位置。
上市配合前兩季穫利及機器人題材,股價會落在多少上市?本人猜測股價約780元~800元上下,拭目以待.......
第二季營收39億多成長了7億元,投資人上半年穫利評估計EPS落在哪?本人估16.2元~16.8元之間
控制器方面,主要應用於數控工具機,支持多種通訊格式,如MechatrolinkIII / EtherCAt / RTEX 等最多可控制4個軸群,搭配完整多軸控制和多程序應用功能,提高機台靈活性,全新多軸群人機,滿足複合機同步加工需求。
伺服電機方面,主要搭載多種類型電機之驅動功能,並支持多元編碼器通訊介面,透過高速串行通訊與上位控制器整合,達成精準快速的加工效果。
智慧製造產品方面,產品包含生產設備、資訊設備及應用軟體;生產設備以機械手臂為主,如:夾爪取件關節機器人、SCARA 機器人、視覺辨識協作機器人等多種類型;資訊設備則包含無線聯網模組、SMB及Server;應用軟體則是集團自行研發之智慧工廠軟體。
本人評估新代的股價上市後絕對有1200元的實力,因為今年的獲利肯定超過35元,拭目以待.....
謝天
7750又飆升15%!中國機器人超級火爆飆升年
控制器寡佔市場毛利率44營益率17穩定
新代年每股11-22-33持續成長
股價千元有夢抱緊持股今年小確幸
期待公司續努力
無處不減速白馬4583具代表性
興櫃高毛利率近日飆股意藍已倍數獲利小確幸果真龍捲風
興櫃已起風雲端設備華碩小芸7801有夢
版上大大們賺錢喔!
4583以530-830估算+56%
7750以400-637估算+59%
無處不感測季報飆升股3227強勢,歷史天價596元耐心觀
無處不wifi7技術更快低價3694短線飆超過30%
興櫃雲端設備股月營收獲利佳逢低增持有夢
謝天
無處不減速獨佔亞洲國際股4583反彈達60%
季獲利持平年概估續成長
中國機器人爆發台灣出口新代終於飆漲近30%
季報7.68元更確定年成長
國際東升西降持續
疫情持續延燒生技續漲可預期etf看00678持續漲
版上大大們賺錢喔!
謝天
7750獲利穩定季每股7.68元概估年每股目標30元
控制器寡佔國際中國市場三成!機器人大成長
產品寡佔國際毛利率營益率上升
股價歷史高點612崩跌250元反彈200元精彩
期待公司續努力
興櫃好股獲利穩定逢低持股78017815
耐心等待公司公佈資訊..漲幅2-5成夢想
版上大大們賺錢喔!
尚凡漲停表態
好運持續眷顧勤勉工作且行為正直的人
謝天
新代漲一波百元價差休息中清理籌碼
產品毛利營益率普通年每股約20元持平看待
耐心等候轉上市上櫃的演出
上市4583產品高毛利率具寡佔地位飆近千元
期待公司續努力
觀市場減股交易綠界漲一波長華漲一波
近期減股交易個股持續盤底33元終將演出波段
版上大大們賺錢喔!
謝天
4583耐心待1025季報公告
無處不機器人白馬4583挑戰千元
興櫃類股7750有契機....累計季報估近20元
自動化之代表2049持續上漲中...
4576天價180崩到60近期連漲停4天飆漲40%已達倍數...扭轉乾坤含笑收割
綠界天價1500崩剩400元減股交易近期飆漲40%...等待終於幸運大獲利
材料夯8070減股交易股價20元持續漲升達3倍..扭轉乾坤
處處契機
版上大大們賺錢喔!!!
謝天
無處不機器人白馬4583再起
類股7750有契機
7750季累計估19.3元
7728估7元..持續夯上漲中
7765估8.5元沉澱籌碼中多不變
剛掛牌興櫃8272幸運持有AI屬緯創獲利50%中
版上大大們賺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