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期 | 興櫃股票公司名稱 | 新聞標題 |
| 2025/10/27 | 台鎔科技材料 | 台鎔Q4大成長 |
| 台鎔(6947)登錄興櫃逾兩年,公司規劃送件申請轉上市。隨著持股百分之百的子公司翰陽綠能斥資逾60億元建廠的資本支出及前置成本高峰已過,公司預期第4季營運可望迎來顯著成長。 台鎔指出,翰陽綠能歷經籌建與測試,已於今年6月底取得固定汙染源操作許可、9月取得使用執照,並預期第4季有望取得再生能源登記證,正式進行商業運轉,增添營運柴火。台鎔預期,屆時可望認列較高的售電收入。 <摘錄經濟> | ||
| 2025/10/27 | 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 | 防疫軍火庫 瞄準國際 |
| 近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快速擴張,據調查國際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1,219.6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的1,365.5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達12.0%,台灣相關業者也積極搶市,形成防疫產業的最前線。 台灣近年來包括基龍米克斯、金萬林、瑞基海洋、瑞磁生技、寶齡富錦、泰博等公司也在海內外各自布局,隨時因應不確定的疫情爆發,成為守衛國人健康的防疫軍火庫量能的一環。 根據一份國外出版2025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報告指出,體外診斷市場快速擴張,成長主要受自動化分析儀和分子診斷技術的發展、人口老化、疾病爆發、醫療法規以及個人化醫療等因素的推動。預計未來幾年體外診斷市場到2029年將達到2,148.8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為12.0%。 國內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許多專業的生物檢測公司能見度大幅提高,包括基米、金萬林、瑞基海洋、瑞磁生技等公司不僅自行開發不同領域及技術的檢測產品,也自國際大廠引進高級檢測設備,例如基米原本是基因定序公司,但因該公司獨家代理賽默飛世爾的非洲豬瘟檢測試劑套組,近期因為非洲豬瘟的爆發也讓該公司在第一時間成為政府防疫的最佳夥伴。 法人分析,台灣的防疫檢測業者相當多元,且實力堅強,今年5月新冠疫情急速升溫,寶齡富錦、泰博、台塑生醫等公司立即啟動生產快篩試劑,協助政府進行防疫工程,如今隨著「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料庫」建置完成,未來應有機會成為業者開發創新檢測產品的最佳後盾。 <摘錄經濟> | ||
| 2025/10/27 | 台寶生醫 | 加速布局 5悍將帶頭衝 |
| 隨著再生醫療雙法將上路,法規制度成形與臨床數據累積,台灣再 生醫療廠商正加速從臨床驗證、製造服務到國際授權的布局將全面啟 動,並掀起生技投資熱潮,2026年可望成為「再生醫療元年」。 長聖以免疫細胞、幹細胞、奈米粒子與外泌體為四大平台,旗下C AR001為全球首例異體移植mRNA多靶向CAR.BiTE-γδT細胞療法,已 獲台美核准進入Phase I/IIa臨床,進展順利。另一項異體臍帶間質 幹細胞正進行心肌梗塞與中風等二期試驗。公司並與美國Minerva與 Axeon成立合資企業,技術入股取得48.78%股權,後市備受關注。 向榮已建立研發、生產到銷售的完整價值鏈,擁有通過PIC/S GMP 規範的先導工廠,可支援後期臨床與商業化生產。向榮亦是台灣唯一 獲FDA核准登錄的異體細胞庫主檔案持有者,強化國際合作與產品品 質認證。 在美國擁有生產基地的永笙,已拿下一張美國FDA核發的臍帶血造 血幹細胞藥證,治療長新冠症候群新藥不僅獲得FDA授予再生醫療先 進療法 認定,三期樞紐試驗設計也獲FDA同意執行,急性缺血性中風 治療也進入二期臨床。 樂迦則與澳洲Cambium Bio簽署合作備忘錄,竹北新廠待通過FDA查 廠後,將承接乾眼症新藥Elate Ocular訂單,為台灣首度取得國際第 三期臨床製造案。 2025年諾貝爾醫學獎由三位研究「調節型T細胞」學者得獎的光環 ,台寶旗下以Treg調節型T細胞療法TRK-001領先全球,進行腎臟移植 抗排斥台美二期臨床,並與哈佛大學合作開發自體免疫疾病新藥。 <摘錄工商> | ||
| 2025/10/27 | 樂迦再生 | 加速布局 5悍將帶頭衝 |
| 隨著再生醫療雙法將上路,法規制度成形與臨床數據累積,台灣再 生醫療廠商正加速從臨床驗證、製造服務到國際授權的布局將全面啟 動,並掀起生技投資熱潮,2026年可望成為「再生醫療元年」。 長聖以免疫細胞、幹細胞、奈米粒子與外泌體為四大平台,旗下C AR001為全球首例異體移植mRNA多靶向CAR.BiTE-γδT細胞療法,已 獲台美核准進入Phase I/IIa臨床,進展順利。另一項異體臍帶間質 幹細胞正進行心肌梗塞與中風等二期試驗。公司並與美國Minerva與 Axeon成立合資企業,技術入股取得48.78%股權,後市備受關注。 向榮已建立研發、生產到銷售的完整價值鏈,擁有通過PIC/S GMP 規範的先導工廠,可支援後期臨床與商業化生產。向榮亦是台灣唯一 獲FDA核准登錄的異體細胞庫主檔案持有者,強化國際合作與產品品 質認證。 在美國擁有生產基地的永笙,已拿下一張美國FDA核發的臍帶血造 血幹細胞藥證,治療長新冠症候群新藥不僅獲得FDA授予再生醫療先 進療法 認定,三期樞紐試驗設計也獲FDA同意執行,急性缺血性中風 治療也進入二期臨床。 樂迦則與澳洲Cambium Bio簽署合作備忘錄,竹北新廠待通過FDA查 廠後,將承接乾眼症新藥Elate Ocular訂單,為台灣首度取得國際第 三期臨床製造案。 2025年諾貝爾醫學獎由三位研究「調節型T細胞」學者得獎的光環 ,台寶旗下以Treg調節型T細胞療法TRK-001領先全球,進行腎臟移植 抗排斥台美二期臨床,並與哈佛大學合作開發自體免疫疾病新藥。 <摘錄工商> | ||
| 2025/10/27 | 永笙-KY | 加速布局 5悍將帶頭衝 |
| 隨著再生醫療雙法將上路,法規制度成形與臨床數據累積,台灣再 生醫療廠商正加速從臨床驗證、製造服務到國際授權的布局將全面啟 動,並掀起生技投資熱潮,2026年可望成為「再生醫療元年」。 長聖以免疫細胞、幹細胞、奈米粒子與外泌體為四大平台,旗下C AR001為全球首例異體移植mRNA多靶向CAR.BiTE-γδT細胞療法,已 獲台美核准進入Phase I/IIa臨床,進展順利。另一項異體臍帶間質 幹細胞正進行心肌梗塞與中風等二期試驗。公司並與美國Minerva與 Axeon成立合資企業,技術入股取得48.78%股權,後市備受關注。 向榮已建立研發、生產到銷售的完整價值鏈,擁有通過PIC/S GMP 規範的先導工廠,可支援後期臨床與商業化生產。向榮亦是台灣唯一 獲FDA核准登錄的異體細胞庫主檔案持有者,強化國際合作與產品品 質認證。 在美國擁有生產基地的永笙,已拿下一張美國FDA核發的臍帶血造 血幹細胞藥證,治療長新冠症候群新藥不僅獲得FDA授予再生醫療先 進療法 認定,三期樞紐試驗設計也獲FDA同意執行,急性缺血性中風 治療也進入二期臨床。 樂迦則與澳洲Cambium Bio簽署合作備忘錄,竹北新廠待通過FDA查 廠後,將承接乾眼症新藥Elate Ocular訂單,為台灣首度取得國際第 三期臨床製造案。 2025年諾貝爾醫學獎由三位研究「調節型T細胞」學者得獎的光環 ,台寶旗下以Treg調節型T細胞療法TRK-001領先全球,進行腎臟移植 抗排斥台美二期臨床,並與哈佛大學合作開發自體免疫疾病新藥。 <摘錄工商> | ||
| 2025/10/27 | 路迦生醫 | 再生醫療雙法 助產業鏈升級 |
|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元旦上路,未來若適應症屬於危及生命或嚴重失 能疾病,只要完成二期臨床並具安全性與初步療效,經審議即可申請 五年期「暫時性藥證」,提前進入市場,為再生醫療產業迎來關鍵轉 折點,帶動細胞治療產業鏈全面升級。 法人認為,法制完備後,市場需求與資金動能同步湧現,預料未來 三年將形成以「再生醫療+CDMO」為核心的台灣特色生醫產業鏈。除 台塑生醫旗下長春藤、向榮生技、長聖、仲恩、訊聯、三顧等,可望 成為首波藥證受惠公司外,永笙、樂迦、台寶積極擴充GMP廠房和國 際合作案,也將呈現政策落地帶動實質成果。 據統計,去年全球自體細胞藥品核准件數達38件、異體細胞24件, 均創近年新高,尤其兼具治療速度與成本的異體細胞成長趨勢更為明 顯。隨法規落地在即,再生醫療公司臨床進度全面加快。據統計,目 前國內至少有十家指標廠商正進行第二或第三期臨床試驗,涵蓋免疫 細胞、幹細胞與外泌體等主力技術,研發題材從退化性關節炎、肺纖 維化到癌症輔助治療不等,顯示台灣再生醫療臨床能量逐步與國際接 軌。 向榮旗下ELIXCYTE膝關節炎細胞治療藥進入三期收案中,並規劃針 對慢性腎臟病展開三期試驗;長聖以CAR001、UMSC01等多項免疫細胞 產品推進多國臨床;長春藤則完成肺癌免疫細胞療法的二期試驗;仲 恩開發小腦萎縮症細胞新藥,日本已遞件暫時性藥證,台灣同步申請 中。 此外,訊聯在肺纖維化與急性呼吸窘迫症均進入二期臨床,宣捷則 以外泌體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沛爾的免疫基因工程(T細胞),治 療淋巴癌新藥也在二期臨床中,路迦的肝癌預防復發新藥進行台、美 二期臨床試驗,永立榮開發羊水幹細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全崴生技 則以胎兒纖維母細胞株進行手術傷口治療,顯示應用範疇正快速擴張 。 法人觀察,台灣業者臨床進度已逐步追近日韓,未來若能搭配臨床 資料跨境互認、製劑出口與國際合作授權,將有機會在亞太再生醫療 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摘錄工商> | ||
| 2025/10/27 | 宣捷幹細胞生技 | 再生醫療雙法 助產業鏈升級 |
|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元旦上路,未來若適應症屬於危及生命或嚴重失 能疾病,只要完成二期臨床並具安全性與初步療效,經審議即可申請 五年期「暫時性藥證」,提前進入市場,為再生醫療產業迎來關鍵轉 折點,帶動細胞治療產業鏈全面升級。 法人認為,法制完備後,市場需求與資金動能同步湧現,預料未來 三年將形成以「再生醫療+CDMO」為核心的台灣特色生醫產業鏈。除 台塑生醫旗下長春藤、向榮生技、長聖、仲恩、訊聯、三顧等,可望 成為首波藥證受惠公司外,永笙、樂迦、台寶積極擴充GMP廠房和國 際合作案,也將呈現政策落地帶動實質成果。 據統計,去年全球自體細胞藥品核准件數達38件、異體細胞24件, 均創近年新高,尤其兼具治療速度與成本的異體細胞成長趨勢更為明 顯。隨法規落地在即,再生醫療公司臨床進度全面加快。據統計,目 前國內至少有十家指標廠商正進行第二或第三期臨床試驗,涵蓋免疫 細胞、幹細胞與外泌體等主力技術,研發題材從退化性關節炎、肺纖 維化到癌症輔助治療不等,顯示台灣再生醫療臨床能量逐步與國際接 軌。 向榮旗下ELIXCYTE膝關節炎細胞治療藥進入三期收案中,並規劃針 對慢性腎臟病展開三期試驗;長聖以CAR001、UMSC01等多項免疫細胞 產品推進多國臨床;長春藤則完成肺癌免疫細胞療法的二期試驗;仲 恩開發小腦萎縮症細胞新藥,日本已遞件暫時性藥證,台灣同步申請 中。 此外,訊聯在肺纖維化與急性呼吸窘迫症均進入二期臨床,宣捷則 以外泌體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沛爾的免疫基因工程(T細胞),治 療淋巴癌新藥也在二期臨床中,路迦的肝癌預防復發新藥進行台、美 二期臨床試驗,永立榮開發羊水幹細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全崴生技 則以胎兒纖維母細胞株進行手術傷口治療,顯示應用範疇正快速擴張 。 法人觀察,台灣業者臨床進度已逐步追近日韓,未來若能搭配臨床 資料跨境互認、製劑出口與國際合作授權,將有機會在亞太再生醫療 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摘錄工商> | ||
| 2025/10/27 | 台寶生醫 | 再生醫療雙法 助產業鏈升級 |
|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元旦上路,未來若適應症屬於危及生命或嚴重失 能疾病,只要完成二期臨床並具安全性與初步療效,經審議即可申請 五年期「暫時性藥證」,提前進入市場,為再生醫療產業迎來關鍵轉 折點,帶動細胞治療產業鏈全面升級。 法人認為,法制完備後,市場需求與資金動能同步湧現,預料未來 三年將形成以「再生醫療+CDMO」為核心的台灣特色生醫產業鏈。除 台塑生醫旗下長春藤、向榮生技、長聖、仲恩、訊聯、三顧等,可望 成為首波藥證受惠公司外,永笙、樂迦、台寶積極擴充GMP廠房和國 際合作案,也將呈現政策落地帶動實質成果。 據統計,去年全球自體細胞藥品核准件數達38件、異體細胞24件, 均創近年新高,尤其兼具治療速度與成本的異體細胞成長趨勢更為明 顯。隨法規落地在即,再生醫療公司臨床進度全面加快。據統計,目 前國內至少有十家指標廠商正進行第二或第三期臨床試驗,涵蓋免疫 細胞、幹細胞與外泌體等主力技術,研發題材從退化性關節炎、肺纖 維化到癌症輔助治療不等,顯示台灣再生醫療臨床能量逐步與國際接 軌。 向榮旗下ELIXCYTE膝關節炎細胞治療藥進入三期收案中,並規劃針 對慢性腎臟病展開三期試驗;長聖以CAR001、UMSC01等多項免疫細胞 產品推進多國臨床;長春藤則完成肺癌免疫細胞療法的二期試驗;仲 恩開發小腦萎縮症細胞新藥,日本已遞件暫時性藥證,台灣同步申請 中。 此外,訊聯在肺纖維化與急性呼吸窘迫症均進入二期臨床,宣捷則 以外泌體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沛爾的免疫基因工程(T細胞),治 療淋巴癌新藥也在二期臨床中,路迦的肝癌預防復發新藥進行台、美 二期臨床試驗,永立榮開發羊水幹細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全崴生技 則以胎兒纖維母細胞株進行手術傷口治療,顯示應用範疇正快速擴張 。 法人觀察,台灣業者臨床進度已逐步追近日韓,未來若能搭配臨床 資料跨境互認、製劑出口與國際合作授權,將有機會在亞太再生醫療 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摘錄工商> | ||
| 2025/10/27 | 樂迦再生 | 再生醫療雙法 助產業鏈升級 |
|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元旦上路,未來若適應症屬於危及生命或嚴重失 能疾病,只要完成二期臨床並具安全性與初步療效,經審議即可申請 五年期「暫時性藥證」,提前進入市場,為再生醫療產業迎來關鍵轉 折點,帶動細胞治療產業鏈全面升級。 法人認為,法制完備後,市場需求與資金動能同步湧現,預料未來 三年將形成以「再生醫療+CDMO」為核心的台灣特色生醫產業鏈。除 台塑生醫旗下長春藤、向榮生技、長聖、仲恩、訊聯、三顧等,可望 成為首波藥證受惠公司外,永笙、樂迦、台寶積極擴充GMP廠房和國 際合作案,也將呈現政策落地帶動實質成果。 據統計,去年全球自體細胞藥品核准件數達38件、異體細胞24件, 均創近年新高,尤其兼具治療速度與成本的異體細胞成長趨勢更為明 顯。隨法規落地在即,再生醫療公司臨床進度全面加快。據統計,目 前國內至少有十家指標廠商正進行第二或第三期臨床試驗,涵蓋免疫 細胞、幹細胞與外泌體等主力技術,研發題材從退化性關節炎、肺纖 維化到癌症輔助治療不等,顯示台灣再生醫療臨床能量逐步與國際接 軌。 向榮旗下ELIXCYTE膝關節炎細胞治療藥進入三期收案中,並規劃針 對慢性腎臟病展開三期試驗;長聖以CAR001、UMSC01等多項免疫細胞 產品推進多國臨床;長春藤則完成肺癌免疫細胞療法的二期試驗;仲 恩開發小腦萎縮症細胞新藥,日本已遞件暫時性藥證,台灣同步申請 中。 此外,訊聯在肺纖維化與急性呼吸窘迫症均進入二期臨床,宣捷則 以外泌體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沛爾的免疫基因工程(T細胞),治 療淋巴癌新藥也在二期臨床中,路迦的肝癌預防復發新藥進行台、美 二期臨床試驗,永立榮開發羊水幹細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全崴生技 則以胎兒纖維母細胞株進行手術傷口治療,顯示應用範疇正快速擴張 。 法人觀察,台灣業者臨床進度已逐步追近日韓,未來若能搭配臨床 資料跨境互認、製劑出口與國際合作授權,將有機會在亞太再生醫療 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摘錄工商> | ||
| 2025/10/27 | 永笙-KY | 再生醫療雙法 助產業鏈升級 |
|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元旦上路,未來若適應症屬於危及生命或嚴重失 能疾病,只要完成二期臨床並具安全性與初步療效,經審議即可申請 五年期「暫時性藥證」,提前進入市場,為再生醫療產業迎來關鍵轉 折點,帶動細胞治療產業鏈全面升級。 法人認為,法制完備後,市場需求與資金動能同步湧現,預料未來 三年將形成以「再生醫療+CDMO」為核心的台灣特色生醫產業鏈。除 台塑生醫旗下長春藤、向榮生技、長聖、仲恩、訊聯、三顧等,可望 成為首波藥證受惠公司外,永笙、樂迦、台寶積極擴充GMP廠房和國 際合作案,也將呈現政策落地帶動實質成果。 據統計,去年全球自體細胞藥品核准件數達38件、異體細胞24件, 均創近年新高,尤其兼具治療速度與成本的異體細胞成長趨勢更為明 顯。隨法規落地在即,再生醫療公司臨床進度全面加快。據統計,目 前國內至少有十家指標廠商正進行第二或第三期臨床試驗,涵蓋免疫 細胞、幹細胞與外泌體等主力技術,研發題材從退化性關節炎、肺纖 維化到癌症輔助治療不等,顯示台灣再生醫療臨床能量逐步與國際接 軌。 向榮旗下ELIXCYTE膝關節炎細胞治療藥進入三期收案中,並規劃針 對慢性腎臟病展開三期試驗;長聖以CAR001、UMSC01等多項免疫細胞 產品推進多國臨床;長春藤則完成肺癌免疫細胞療法的二期試驗;仲 恩開發小腦萎縮症細胞新藥,日本已遞件暫時性藥證,台灣同步申請 中。 此外,訊聯在肺纖維化與急性呼吸窘迫症均進入二期臨床,宣捷則 以外泌體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沛爾的免疫基因工程(T細胞),治 療淋巴癌新藥也在二期臨床中,路迦的肝癌預防復發新藥進行台、美 二期臨床試驗,永立榮開發羊水幹細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全崴生技 則以胎兒纖維母細胞株進行手術傷口治療,顯示應用範疇正快速擴張 。 法人觀察,台灣業者臨床進度已逐步追近日韓,未來若能搭配臨床 資料跨境互認、製劑出口與國際合作授權,將有機會在亞太再生醫療 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摘錄工商> | ||
| 2025/10/27 | 仲恩生醫科技 | 再生醫療雙法 助產業鏈升級 |
|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元旦上路,未來若適應症屬於危及生命或嚴重失 能疾病,只要完成二期臨床並具安全性與初步療效,經審議即可申請 五年期「暫時性藥證」,提前進入市場,為再生醫療產業迎來關鍵轉 折點,帶動細胞治療產業鏈全面升級。 法人認為,法制完備後,市場需求與資金動能同步湧現,預料未來 三年將形成以「再生醫療+CDMO」為核心的台灣特色生醫產業鏈。除 台塑生醫旗下長春藤、向榮生技、長聖、仲恩、訊聯、三顧等,可望 成為首波藥證受惠公司外,永笙、樂迦、台寶積極擴充GMP廠房和國 際合作案,也將呈現政策落地帶動實質成果。 據統計,去年全球自體細胞藥品核准件數達38件、異體細胞24件, 均創近年新高,尤其兼具治療速度與成本的異體細胞成長趨勢更為明 顯。隨法規落地在即,再生醫療公司臨床進度全面加快。據統計,目 前國內至少有十家指標廠商正進行第二或第三期臨床試驗,涵蓋免疫 細胞、幹細胞與外泌體等主力技術,研發題材從退化性關節炎、肺纖 維化到癌症輔助治療不等,顯示台灣再生醫療臨床能量逐步與國際接 軌。 向榮旗下ELIXCYTE膝關節炎細胞治療藥進入三期收案中,並規劃針 對慢性腎臟病展開三期試驗;長聖以CAR001、UMSC01等多項免疫細胞 產品推進多國臨床;長春藤則完成肺癌免疫細胞療法的二期試驗;仲 恩開發小腦萎縮症細胞新藥,日本已遞件暫時性藥證,台灣同步申請 中。 此外,訊聯在肺纖維化與急性呼吸窘迫症均進入二期臨床,宣捷則 以外泌體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沛爾的免疫基因工程(T細胞),治 療淋巴癌新藥也在二期臨床中,路迦的肝癌預防復發新藥進行台、美 二期臨床試驗,永立榮開發羊水幹細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全崴生技 則以胎兒纖維母細胞株進行手術傷口治療,顯示應用範疇正快速擴張 。 法人觀察,台灣業者臨床進度已逐步追近日韓,未來若能搭配臨床 資料跨境互認、製劑出口與國際合作授權,將有機會在亞太再生醫療 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摘錄工商> | ||
| 2025/10/27 | 永立榮-新 | 再生醫療雙法 助產業鏈升級 |
|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元旦上路,未來若適應症屬於危及生命或嚴重失 能疾病,只要完成二期臨床並具安全性與初步療效,經審議即可申請 五年期「暫時性藥證」,提前進入市場,為再生醫療產業迎來關鍵轉 折點,帶動細胞治療產業鏈全面升級。 法人認為,法制完備後,市場需求與資金動能同步湧現,預料未來 三年將形成以「再生醫療+CDMO」為核心的台灣特色生醫產業鏈。除 台塑生醫旗下長春藤、向榮生技、長聖、仲恩、訊聯、三顧等,可望 成為首波藥證受惠公司外,永笙、樂迦、台寶積極擴充GMP廠房和國 際合作案,也將呈現政策落地帶動實質成果。 據統計,去年全球自體細胞藥品核准件數達38件、異體細胞24件, 均創近年新高,尤其兼具治療速度與成本的異體細胞成長趨勢更為明 顯。隨法規落地在即,再生醫療公司臨床進度全面加快。據統計,目 前國內至少有十家指標廠商正進行第二或第三期臨床試驗,涵蓋免疫 細胞、幹細胞與外泌體等主力技術,研發題材從退化性關節炎、肺纖 維化到癌症輔助治療不等,顯示台灣再生醫療臨床能量逐步與國際接 軌。 向榮旗下ELIXCYTE膝關節炎細胞治療藥進入三期收案中,並規劃針 對慢性腎臟病展開三期試驗;長聖以CAR001、UMSC01等多項免疫細胞 產品推進多國臨床;長春藤則完成肺癌免疫細胞療法的二期試驗;仲 恩開發小腦萎縮症細胞新藥,日本已遞件暫時性藥證,台灣同步申請 中。 此外,訊聯在肺纖維化與急性呼吸窘迫症均進入二期臨床,宣捷則 以外泌體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沛爾的免疫基因工程(T細胞),治 療淋巴癌新藥也在二期臨床中,路迦的肝癌預防復發新藥進行台、美 二期臨床試驗,永立榮開發羊水幹細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全崴生技 則以胎兒纖維母細胞株進行手術傷口治療,顯示應用範疇正快速擴張 。 法人觀察,台灣業者臨床進度已逐步追近日韓,未來若能搭配臨床 資料跨境互認、製劑出口與國際合作授權,將有機會在亞太再生醫療 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摘錄工商> | ||
| 2025/10/23 | 寶晶能源* | 寶晶推地方創生 串聯林邊跨域交流 |
| 寶晶能源舉辦「屏東縣林邊鄉第七期-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工程籌設 前地方說明會」,特邀數位群聚品牌「枋寮940」跨鄉分享經驗,交 流枋寮940以聯合發表美食與小旅行地圖的方式,讓余光中筆下的「 車過枋寮」變成「留在枋寮」。 寶晶能源長期耕耘屏東,看見地方創生需要跨域交流,特別促成此 次共學機會,讓林邊鄉也能以蓮霧、皮蛋與鴨蛋等地方物產為起點, 帶動當地產業串聯,共同擦亮「屏東」這塊金字招牌。 林邊鄉是黑珍珠的故鄉,更是皮蛋與鴨蛋的重要產地。外界鮮少知 道,屏東許多知名景點的鴨蛋與皮蛋貨源,許多都來自林邊鄉,每年 動輒共同創造屏東蛋品10億元以上產值。 林邊鄉仁和村村長盧麗美說明,長期透過「屏東縣仁和關懷協進會 」販售鴨蛋與皮蛋,將盈餘作為林邊地區捐棺喪葬、獨居老人與單親 家庭照顧等經費,累計捐款已突破百萬元。她坦言,最大心願是讓林 邊鄉的鴨蛋與皮蛋能擁有自己的品牌。 林邊鄉竹林村村長蘇福仁指出,林邊鄉是蓮霧的發源地,被譽為「 黑珍珠的故鄉」。然而蓮霧果皮嬌嫩,仰賴人力細心呵護,加上品牌 打造不易,期盼能透過地方創生,再度讓林邊「黑珍珠」的光芒重新 綻放。 枋寮940成員、同時也是蘭欣辣汗花果休閒農場創辦人戴輝榮表示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當年枋寮透過數位群聚,一舉讓超 過上百品牌導入行動支付,一起爭取無現金支付商機。 枋寮940成員、阮家茶坊天空餐廳總監邱柏儀解釋,地方品牌單打 獨鬥不易,「枋寮940」串聯11個品牌,整合年度DIY體驗內容、產品 特色與價格資訊,推出《枋寮遊學趣》手冊,讓旅行社與國小能更便 利地規劃戶外教育活動。 寶晶能源表示,將持續以與地方共好的初心,攜手在地小微品牌一 同成長,推動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讓綠色能源不僅點亮城市,更照 亮土地的希望與未來。 <摘錄工商> | ||
| 2025/10/23 | 乾杯 | 非洲豬瘟疫情恐來襲 連鎖餐飲啟動應變機制 |
| 國內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為防止疫情擴散,宣布全國豬隻禁 運禁宰五天,引發餐飲業豬肉供應斷鏈疑慮,連鎖餐飲業者並啟動應 變機制,若確認非洲豬瘟疫情持續擴大,將改以進口豬肉替代,並配 合政府規範指引,為消費者權益與食安把關。 包括漢來美食、饗賓、王品、八方雲集、鬍鬚張、全家餐飲、橘焱 胡同、乾杯、揚秦、這一鍋、王座國際等連鎖餐飲集團皆表示,目前 食材庫存充足,未受影響。由於非洲豬瘟破防事發突然,連鎖餐飲集 團第一時間反應有點錯愕,旋即聯繫供應商確認肉品來源與檢驗狀況 ,並主動檢視現有庫存與進貨紀錄。 漢來美食表示,國產豬肉使用率為90%,其中9成皆為冷凍豬肉, 目前庫存正常供貨;漢來美食指出,若事件持續發酵,導致國產豬肉 不足,將改採進口冷凍豬肉替代。 饗賓餐旅使用國產豬肉量占比約7成,表示若未來產地供應出現異 動或政策調整,饗賓已規劃替代食材。 這一鍋集團除台灣國產豬肉外,也使用丹麥、加拿大、西班牙等進 口豬肉,國產、進口豬肉使用比約為2比8。針對這次非洲豬瘟事件, 這一鍋表示,將依政府公告及專業建議調整因應措施。 旗下有「八方雲集」與「梁社漢排骨」的八方雲集集團指出,目前 豬肉庫存中,仍備有具歐盟合格證的肉品,足以滿足數個月需求。為 持續滿足消費者需求,八方雲集也計畫推出已完成研發的雞肉配方水 餃鍋貼以為因應。 經營麥味登連鎖早餐的揚秦國際表示,所用豬肉產地有台灣、丹麥 、加拿大、荷蘭及西班牙,使用國產豬肉的商品占比有限,且建置有 多家供應商,對整體營運影響皆在可控制範圍。 橘焱胡同集團所用豬肉全數為冷凍豬肉,進口占6成、國產4成,燒 肉品牌豬肉食材皆備妥安全庫存量,可使用到11月底。 <摘錄工商> | ||
| 2025/10/23 | 橘焱胡同國際 | 非洲豬瘟疫情恐來襲 連鎖餐飲啟動應變機制 |
| 國內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為防止疫情擴散,宣布全國豬隻禁 運禁宰五天,引發餐飲業豬肉供應斷鏈疑慮,連鎖餐飲業者並啟動應 變機制,若確認非洲豬瘟疫情持續擴大,將改以進口豬肉替代,並配 合政府規範指引,為消費者權益與食安把關。 包括漢來美食、饗賓、王品、八方雲集、鬍鬚張、全家餐飲、橘焱 胡同、乾杯、揚秦、這一鍋、王座國際等連鎖餐飲集團皆表示,目前 食材庫存充足,未受影響。由於非洲豬瘟破防事發突然,連鎖餐飲集 團第一時間反應有點錯愕,旋即聯繫供應商確認肉品來源與檢驗狀況 ,並主動檢視現有庫存與進貨紀錄。 漢來美食表示,國產豬肉使用率為90%,其中9成皆為冷凍豬肉, 目前庫存正常供貨;漢來美食指出,若事件持續發酵,導致國產豬肉 不足,將改採進口冷凍豬肉替代。 饗賓餐旅使用國產豬肉量占比約7成,表示若未來產地供應出現異 動或政策調整,饗賓已規劃替代食材。 這一鍋集團除台灣國產豬肉外,也使用丹麥、加拿大、西班牙等進 口豬肉,國產、進口豬肉使用比約為2比8。針對這次非洲豬瘟事件, 這一鍋表示,將依政府公告及專業建議調整因應措施。 旗下有「八方雲集」與「梁社漢排骨」的八方雲集集團指出,目前 豬肉庫存中,仍備有具歐盟合格證的肉品,足以滿足數個月需求。為 持續滿足消費者需求,八方雲集也計畫推出已完成研發的雞肉配方水 餃鍋貼以為因應。 經營麥味登連鎖早餐的揚秦國際表示,所用豬肉產地有台灣、丹麥 、加拿大、荷蘭及西班牙,使用國產豬肉的商品占比有限,且建置有 多家供應商,對整體營運影響皆在可控制範圍。 橘焱胡同集團所用豬肉全數為冷凍豬肉,進口占6成、國產4成,燒 肉品牌豬肉食材皆備妥安全庫存量,可使用到11月底。 <摘錄工商> | ||
| 2025/10/22 | 安特羅生物科技 | 國光生疫苗入列WHO清單 |
| 國光生(4142)昨(21)日宣布,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9月公布全疫苗產品清單,國光生的流感疫苗、破傷風疫苗,以及子公司安特羅生技的腸病毒疫苗均列入清單中,有助打入WHO防疫供應鏈,擴大國際化腳步及國際市場連結。 國光生表示,該公司的流感疫苗每年秋冬供應近五成的公費流感疫苗供國人施打,流感疫苗已出口東南亞、東歐等地,更向巴西申請藥證,已通過巴西GMP查廠,預備進入南半球市場。 而國光生破傷風類毒素是台灣唯一取得藥證的國產破傷風疫苗,每年穩定供應100萬劑,不僅滿足疫苗自給自足的目標,更有餘力供應國際。國光生精進開發單劑型破傷風針劑,今年底可全面供貨,提供更符合第一線緊急臨床使用的疫苗。 <摘錄經濟> | ||
| 2025/10/22 | 富田電機 | 富田上市創新板 明審議 |
| 臺灣證券交易所訂於23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第865次會 議,將審議富田電機(4590)申請股票創新板上市案。 富田電機公司負責人、董事長張金鋒,資本額共5億1,194萬元。公 司主要業務為工業用馬達設計生產、電動載具馬達及動力系統的研發 及製造、電動載具與工業馬達性能測試驗證。 富田113年度稅前盈餘1億7,238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2.75元 ;114年上半年度虧損5,589萬元, 每股虧損0.77元。 <摘錄工商> | ||
| 2025/10/22 | 安特羅生物科技 | 國光生 打入全球防疫鏈 |
| 國光生技(4142)宣布,WHO(世衛組織)官網9月公布的全疫苗產 品清單中,國光流感疫苗、破傷風疫苗及安特羅(6564)腸病毒疫苗 入列,顯示國光生已加入全球防疫供應鏈,國產疫苗廠的品質與產能 獲國際肯定,將加速國光生國際化腳步。 國光生表示,國產疫苗打入WHO防疫供應鏈對台灣十分有意義,將 藉此機會加強國際市場連結及國際化腳步。其中國光流感疫苗除每年 供應近5成的公費流感疫苗,也已出口東南亞、東歐等地,更向巴西 申請藥證,通過巴西GMP查廠,預備進入南半球市場。國光破傷風類 毒素是台灣唯一取得藥證的國產破傷風疫苗,每年至少穩定供應100 萬劑,除自給自足,更有餘力供應國際。 安特羅腸病毒疫苗也在WHO可供採購疫苗清單上,除取得台灣藥證 ,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已在澳門、越南、泰國等地申請藥證,並與 印尼最大民營生物製劑公司ETANA簽訂銷售合約,布局東協市場,此 番列入WHO清單後,將加速腸病毒疫苗國際化推展。 <摘錄工商> | ||
| 2025/10/22 | 東擎科技 | 華擎兩小金雞 明年業績喊衝 |
| 華擎(3515)推動旗下兩小金雞IPO進程告捷,繼永擎(7711)順 利通過轉上市、預計11月下旬掛牌後,東擎科技(7710)亦將於月底 登興櫃。兩家子公司今年營運表現皆維持成長,明年更在已掌握訂單 需求下,可望再進一步躍升。 華擎總經理暨永擎董事長許隆倫21日表示,永擎受惠AI伺服器業務 放量,能見度直達2026年下半年,在通用型伺服器亦將有雙位數成長 動能。而東擎隨著工控應用市場回溫、明年上半年已握大單,業績成 長同樣可期。 永擎今年因AI伺服器業務貢獻效益擴大而受矚,隨著客戶訂單能見 度相對明確,加上在AI推論應用加速落地的帶動下,明年採用NVIDI A RTX PRO系列GPU的產品預期將有明顯的出貨量能,雖預估這部分在 明年度營收的貢獻度還僅落在個位數比重,不過後續有機會成為推助 永擎AI伺服器業務進一步成長的關鍵動能之一。 至於ASIC的AI專案,永擎目前亦有與新創公司合作開發的專案,不 過推展至終端客戶仍需時間。預期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AI伺服 器業務,仍將分別以搭載氣冷解決方案的HGX B200及B300為出貨主力 。 除了AI業務,許隆倫對於通用型伺服器持續回溫的動能更是樂觀, 預估繼下半年續維穩雙位數的成長力道後,明年也將以雙位數動能年 增,成為支撐永擎毛利率及整體營運持穩的重要支柱。 針對東擎的營運後市,許隆倫釋出樂觀看法,除看好整體工業電腦 、工控應用市場回溫動能轉強,東擎今年在爭取新客戶方面亦有所斬 獲,預計明年上半年將有來自歐美的Cloud gaming客戶大單出貨,將 為東擎挹注進一步突破性成長的利多。 回歸華擎本業營運,其主機板及顯示卡上半年雖一度受晶片供貨不 順影響出貨,不過仍皆維穩成長走勢、第三季同步來到全年高峰。惟 第四季面臨記憶體等關鍵零組件缺貨挑戰,但許隆倫預期全年度板卡 業務仍將有齊步年增的表現。 <摘錄工商> | ||
| 2025/10/22 | 漢康-KY | 漢康生技新藥HCB101 獲美國專利 |
| 漢康生技(7827)宣布,旗下自主開發的免疫治療新藥HCB101已獲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正式核准專利,專利通過顯示漢康生技的 研發成果具高度原創性,並為後續國際授權合作奠定基礎。 HCB101為漢康生技運用自有多功能融合蛋白技術平台所開發的SIR Pα/CD47融合蛋白藥物。該分子可精準調控免疫系統的「吞噬與辨識 」功能,重新啟動巨噬細胞清除癌細胞的能力,有效克服腫瘤的「免 疫逃脫」問題。不同於前兩代CD47藥物多受限於血液毒性與療效瓶頸 ,HCB101採用工程化SIRPα變體設計,針對關鍵位點進行創新突變, 提升了與腫瘤細胞表面CD47的結合效力,同時顯著降低紅血球與血小 板的結合力,達成「高安全性與高療效」兼具的臨床目標。 美國專利審查單位指出,HCB101的分子設計具明確的新穎性與進步 性,非現有技術的延伸或改良,因此通過嚴格的審查程序。專利核准 將為漢康生技在授權談判與國際合作中建立強大籌碼,也代表台灣原 創研發實力獲得全球認可。 漢康生技董事長劉世高表示,HCB101專利核准,意味著漢康在免疫 治療領域的創新突破。團隊將以此為基礎,積極推進授權談判與臨床 合作,讓台灣生技創新走向國際舞台。 漢康生技選擇美國作為專利申請與核准的市場,主因美國為全球生 醫授權與臨床合作的關鍵重鎮,其專利審查結果常作為他國審查的重 要參考依據。此次申請由美國知名智財律所斐銳協助完成,確保專利 布局的完整性與全球延伸性。 漢康生技指出,美國專利通過後,將同步推進歐洲、中國大陸、台 灣及亞洲主要市場的專利申請,以建構完整的全球智財防護網,加速 推動跨國臨床與授權合作進程。 研發長翟文武表示,該公司將美國視為全球布局的第一步,因其市 場規模、臨床標準與授權價值皆與漢康的成長藍圖高度契合。後續將 持續拓展專利覆蓋國家,深化與歐美日大型藥企的合作機會。 據美國調查研究機構BCC Research,全球免疫腫瘤市場在新療法的 推進與癌症病患的增加,預計於2029年達2,472億美元,預測期內的 複合年成長率(CAGR)為11.4%,其中免疫療法持續成長,為未來市 場滲透提供良好基礎。 HCB101藉由新型免疫調控機制,可望突破現有癌症治療的侷限。同 時,該藥於臨床一期試驗中證實在高達30mg/kg劑量仍具良好耐受性 ,未出現與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顯示其安全性與穩定性遠優於 同類CD47藥物。 漢康生技近年積極推動臨床與資本雙軌布局,2025年完成區域授權 簽署,9月營收認列授權首付金,創高達新台幣3.12億元,並於現金 增資案,募得新台幣6.8億元。公司正啟動IPO進程,規劃於2026年上 半年掛牌創新板上市,以支應臨床推進與國際授權合作。 劉世高強調,HCB101與HCB301將是漢康未來營收與成長的雙引擎。 <摘錄工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