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期 | 興櫃股票公司名稱 | 新聞標題 |
| 2025/10/29 | 大鵬科技 | 2025創櫃菁英選拔 冠軍 大鵬科技 |
| 大鵬科技創立於1984年,深耕無線傳輸技術逾40年,主力產品涵蓋 安防警報系統與長照警報系統,應用於智慧家庭、健康照護、安全防 護及遠端監控等領域,營運模式以ODM為主,為保全公司、長照機構 及照護中心等,提供全方位的警報系統及平台。 大鵬科技自主研發的F1/SF1無線通訊技術,整合軟硬體系統,在低 功耗條件下實現長距離、高效率的警報與影像傳輸,速度較傳統技術 提升2至3倍,該技術不僅強化了系統穩定性,也使警報反應更加即時 可靠。 憑藉卓越的研發能量與產品設計,大鵬科技屢獲國際肯定,2023年 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2025年再以長者居家照護系統奪得德國創新獎 ,並榮登美國《富比士》評選的「最佳長者照護系統」第一名。 目前公司已擁有超過30項核心專利,涵蓋天線設計、模組整合與通 訊協定,持續以技術創新與品質堅持,為全球用戶開創更安心的智慧 生活。 <摘錄工商> | ||
| 2025/10/29 | 資拓宏宇國際 | 資拓宏宇 4大業務開花結果 |
| 中華電信小金雞資拓宏宇規畫11月下旬轉上市,28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董事長吳麗秀表示,資拓宏宇長期深耕智慧政府、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四大業務版圖,結合AI、雲原生、數據治理及5GAIoT等核心技術,已在公部門標案與金融核心系統居於龍頭地位,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並全力推展新創服務及產品做為第二成長曲線。 中華電信於2009年入股資拓宏宇,2020年持股比例增加至52%,第二大股東研華、持股20%。2021年營收突破30億元、2024年超越50億元,今年前三季營收32.48億元年增16%,為同期新高,目前在手訂單明確,第四季展望樂觀。 吳麗秀表示,公司推進自主研發,包括智能客服iNana、生成式AI平台iNana RAG、企業整合平台DigiMesh、資拓宏宇診所雲、資拓宏宇永續雲及TCFD平台,並將生成式AI應用至金融、醫療與政府知識庫。雲原生SaaS服務為新成長動能,以訂閱模式及長期合作架構打造第二成長曲線。 資拓宏宇主要客戶涵蓋行政院所屬中央二級機關、縣市政府、銀行、國營企業、醫院、交通及水利單位。海外市場亦大有斬獲,吳麗秀指出,資拓宏宇已協助銀行前進美、日、澳、新、馬等十個國家,亦提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至史瓦帝尼、巴拉圭、菲律賓、瓜地馬拉等國,未來將以資訊系統的整合能力搭配AI及雲端,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四大業務開花結果,在智慧政府領域,長期承接勞保、國保、戶役政、護照簽證與氣象科技等民生基礎系統,近期更導入AI RAG技術打造智能知識庫,廣泛應用於健保、報稅、選務與跨部門資料整合。 智慧金融服務已為多家本國銀行及外商銀行在台據點導入雲地整合與AI知識管理平台,並已協助金融客戶進行大型主機瘦身到中台與微服務。 智慧醫療已協助推動三代健保醫療系統、健康存摺、部立醫院及區域醫院等健康相關專案計畫。旗下iSR智慧醫療儀器介接報告系統、iPACS微型化數位醫療影像、iRAS Copilot智能報告排程系統,已是醫院自動化管理的重要解決方案。 智慧城市已推出iTMS智慧交通、iTraView AI影像辨識、iSurveillance智慧影像監控、淹水預測與防災應變等解決方案,亦是國內高快速公路、縣市交通管理、鐵道機場營運機構、水利防災建立智慧化資訊整合治理平台的重要夥伴。 資拓宏宇擁有超過2,200張專業證照,技術團隊56%具十年以上年資,具備承作數十億元級長期專案的綜合能力。 <摘錄工商> | ||
| 2025/10/28 | 瑩碩生技醫藥 | 瑩碩抗痘膠囊 明年搶市 |
| 瑩碩(6677)昨(27)日宣布,治療嚴重痤瘡(俗稱青春痘)藥品「敵痘軟膠囊」獲衛福部食藥署(TFDA)核發領證通知,為國內口服A酸(Isotretinoin)軟膠囊首家學名藥,藥品將於明年上半年正式鋪貨,搶攻市場需求持續成長的青春痘治療商機。 瑩碩表示,敵痘是與祥翊共同投資開發,由瑩碩負責劑型開發並為藥證持有者、祥翊則負責生產製造。台灣市場將交由皮膚科專業經銷商推廣,同時也正積極洽尋東南亞合作夥伴,著手布局海外市場。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指出,本次敵痘拿下國內首發學名藥,是繼去年瑩碩的中國授權夥伴成功取得思覺失調藥物上市許可,今年與祥翊合作開發的肺纖維化P4學名藥完成中東市場經銷授權,同時也向台灣TFDA與美國FDA提交上市許可申請後,再度繳出一張漂亮的同業合作成績單。 <摘錄經濟> | ||
| 2025/10/28 | 頌勝科技材料 | 頌勝科技申請上市 |
|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迎來兩家公司在資本市場的新進展。頌勝科技(7768)已於昨(27)日送件申請股票上市,這是本年度第25家國內公司(不含創新板)申請股票上市;皇家可口則自今日開始上市買賣。 根據頌勝科技材料的公開說明書摘要,公司負責人為朱明癸。公司的實收資本額為6億元,主要產品涵蓋半導體研磨墊與耗材產品、醫療與運動產品、綠色環保黏著劑及PU彈性體等材料。 財務表現方面,頌勝科技去年營收19.21億元,稅前淨利達3.2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4.42元 。市場結構顯示,去年度內銷占29.31%,外銷則占70.69%。 公司領導階層方面,董事長朱明癸以日月明投資法人代表出任,總經理為施文昌,。截至今年7月28日,全體董事持股比例為33.50%。 <摘錄經濟> | ||
| 2025/10/28 | 佐茂 | 佐茂熱轉 周四登興櫃 |
| 鋰電池模組大廠佐茂(7854)預計10月30日以每股認購價格27元登錄興櫃,主辦券商為國票證券。展望後市,佐茂總經理吳建銘昨(27)日指出,隨著匯率波動因素降低,加上低軌衛星相關應用開始量產出貨,將帶動第4季營運成長。 他說,整體來看,預計今年全年營收呈現成長態勢,明年在低軌衛星、無人機等新應用貢獻放大,加上穿戴業務持續增長下,明年營收將優於今年。 佐茂為桓鼎旗下子公司,專注於鋰電池模組的研發與製造,產品主要應用於工業、醫療、智慧穿戴、影像應用、BBU、儲能系統、低軌衛星、無人機及輕型載具等領域,多元產品線多方挹注公司營運成長動能。佐茂2024年營收達16.45億元、年增16.41%;今年上半年營收8.3億元、年增2.9%。 以營收比重來看,佐茂目前主要業績來自智慧穿戴,醫療及工業領域,近年跨足輕型載具電動化商機及儲能產品。展望未來,佐茂認為,低軌衛星、無人機及機器人等產業將是未來營運增長的新動能。 佐茂目前已拿下美系客戶低軌衛星電池模組訂單,今年9月放量、穩定出貨,預計2026年、2027年相關業務將有更顯著增長。 <摘錄經濟> | ||
| 2025/10/28 | 儒億科技 | 儒億科技 今日登錄興櫃 |
| 儒億科技(6604)今(28)日登錄興櫃,參考價格26元。公司成立於1993年,專注汽車照明與電裝零組件設計製造,具備從研發、模具、光學設計、電子電路板製造到車燈總成生產的垂直整合能力,是亞太地區主要汽車OEM合作夥伴之一。 近年儒億積極整合車燈、電裝、模具與模組等四大生產基地,強化供應鏈效率與品質一致性。早在1999年,公司即與日本車燈大廠簽署技術支援合作協定,奠定國際化基礎;2012年更與印尼P.T. Astra Otoparts成立合資公司P.T. Astra JUOKU Indonesia,拓展東南亞市場版圖。憑藉靈活的製程配置與累積的研發實力,儒億已成為亞太地區主要汽車OEM合作夥伴之一,產品涵蓋汽、機車照明系統、電子模組與相裝零組件。 全球汽車產業正快速轉型,電動化與智能化成為主流趨勢。車燈與電裝系統除照明功能外,更與車輛安全、智能控制及外觀設計緊密連動,帶動市場新一輪升級。根據Stratistics MRC資料,2024年全球汽車照明市場規模達234.8億美元,預估2030年將升至306.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6.4%。 儒億營運表現穩健,2022至2024年合併營收分別達新台幣18.86億元、20.06億元及21.63億元;EPS分別為2.87元、2.97元及2.61元。2025上半年度營收9.77億,EPS為1.01元,主要係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消費者購車進度所有延後,加上114上半年匯率升值影響短期獲利,後續隨著關稅不確定性因素逐漸消除以及匯率評價損失陸續迴轉,獲利可望回復穩定成長軌道,再加上印尼轉投資P.T. Astra JUOKU Indonesia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版圖,近年來挹注獲利均穩定成長,亦是儒億未來獲利成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摘錄經濟> | ||
| 2025/10/28 | 東擎科技 | 東擎明年營運會更好 |
| 華擎旗下工業電腦廠東擎科技(7710)將在今(28)日登錄興櫃。該公司受惠工業電腦需求回溫,加上獲得歐美大型品牌客戶的雲端遊戲系統大單,明年第1季陸續出貨,使得明年營運將優於今年。 東擎專注於工業電腦主機板、嵌入式工業電腦系統及工業級強固邊緣AIoT系統平台研發與銷售,主要產品涵蓋高效能運算主機板、工業級╱嵌入式主機板、邊緣AI運算電腦、工業電腦系統、強固邊緣AIoT系統及工業物聯網控制器等。 華擎總經理許隆倫先前表示,過去兩三年受疫情後供應鏈調整,以及總體經濟不確定影響,工業電腦市場整體復甦速度相對緩慢。不過,從今年開始可觀察到需求逐步回升,加上經歷長期盤整後,整體市場正重新回暖。 他說,目前東擎投入的產品多屬於工控與商用領域,並非一般消費性產品,這類系統通常需符合嚴格安規與資安認證,雖然認證時程較慢,一旦穩定供貨後,毛利率表現優於一般個人電腦(PC)產品。 華擎指出,目前東擎已取得來自歐美大型品牌客戶的雲端遊戲系統大單,預計明年第1季開始出貨,第2季放量,將帶動明年營收表現顯著升溫。 東擎2024年營收14.66億元,稅後純益2.06億元,每股純益3.32元。隨著客戶端庫存去化進入尾聲,市場需求回溫,今年上半年營收8.99億元,年增12.55%,營運狀況已逐漸回穩。 <摘錄經濟> | ||
| 2025/10/28 | 東擎科技 | 東擎科技登興櫃 認購價每股180元 |
| 東擎科技(7710)隸屬於和碩集團,為華擎科技旗下子公司,成立於民國107年7月,實收資本額6.4億元,今(28)日登錄興櫃,主辦券商為元大證券,認購價格為每股180元。 東擎科技專注於工業電腦主機板、嵌入式工業電腦系統及工業級強固邊緣AIoT系統平台研發與銷售,主要產品涵蓋高效能運算主機板、工業級╱嵌入式主機板、邊緣AI運算電腦、工業電腦系統、強固邊緣AIoT系統及工業物聯網控制器等。 東擎科技以業界領先的速度研發新一代Intel、AMD、NVIDIA主板與系統,受惠明年ODM訂單放量,產業景氣復甦帶動需求向上,明年營收及獲利將較今年同期有顯著提升。以及公司針對邊緣AI運算、工業資安及開放式自動化等核心領域持續布局,並取得多項國際認證,致力成為工業邊緣AI解決方案平台領導品牌。 展望未來,全球工業電腦市場產值持續逐年攀升,東擎科技將持續深耕全球IPC市場,除鞏固現有主機板與系統市場外,亦積極強化軟硬體整合能力提供應用就緒平台。持續深耕垂直領域市場,投入更多的研發資源將觸角延伸至CARES: C(Commerce)、 A(Automation)、R(Robot)、E(Entertainment)、 S(Security)五大終端市場應用,為客戶提供更穩定可靠的產品與服務,實現雙贏合作。 <摘錄經濟> | ||
| 2025/10/28 | 鴻勁精密 | 興櫃股王鴻勁 下月轉上市 |
| 興櫃股王、測試設備廠鴻勁將於今(28)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計最快11月下旬掛牌轉上市,發行價格暫定為1,350元,對照該公司昨天成交價2,235元,等於後續申購中籤的投資人可能有超過65%的潛在獲利空間。 鴻勁主要提供一站式半導體測試方案,產品線包括FT測試分類機、SLT測試分類機、主動式溫控系統(ATC)等。鴻勁資深副總翁德奎表示,過去訂單能見度約是一個季度,但現在依照其手上訂單與產能來看,未來兩季應當都是滿載狀態,且明年上半年能見度非常高,而且成長動能主要是在明年下半年。 GPU相關備貨可能於上半年進行,然後年中時特殊應用IC(ASIC)備貨又會接棒。 鴻勁客戶群遍及全球主要IC設計公司、封測廠及IDM廠商,終端應用涵蓋AI運算、伺服器、車用電子、智慧手機與3C產品等。今年上半年終端客戶結構中,美國占比超過五成,中國大陸占比超過二成,台灣市場占比則逾一成。 鴻勁9月合併營收28.61億元創新高,月增5.05%、年增達1.31倍;第3季合併營收81.97億元,季增19.24%、年增1.29倍,續創新高。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09.95億元,年增1.32倍,今年業績表現已確立創歷史新高。 鴻勁今年上半年每股純益達31.15元,上半年毛利率為58.85%,翁德奎指出,希望毛利率表現維持在55%至60%之間,銷往歐美地區的毛利率較佳,銷往大陸市場的毛利率則較低一些。 今年業績大幅增長後,展望明年的成長動能,在持續擴產下,翁德奎提到,預計到明年底時,單季出貨量將達680台,2027年進一步達到750台,這是動能之一。在產品組合方面,由於受益於高階產品出貨,新產品的功能強化,如ATC功能提升、分類機選用的配備也增加,平均銷售單價得以提高,因此明年動能可期。 目前鴻勁在台灣有三座廠,正啟動第四座廠的擴建計畫,預計2027年完工並量產。 另外,該公司在大陸蘇州也有廠辦,也會為在地化生產做準備。 <摘錄經濟> | ||
| 2025/10/28 | 樂迦再生 | 張裕享:生醫植入製造DNA |
| 樂迦再生科技執行長張裕享表示,全球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產業快速成形,委託開發暨製造(CDMO)正成為新趨勢。台灣從過去至今的產業發展脈絡一向具備「製造DNA」,從塑化、半導體再到如今再生醫療領域,將成為台灣突圍國際市場的重要利基。 經濟日報將於11月12日舉行「2025生技論壇—生技醫療產業新戰略」,張裕享將出席《綜合座談:前瞻精準醫療商機》擔任與談人。本論壇由中華開發資本、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鑽石生技投資、健喬信元醫藥生技、長佳智能、長聯科技,及樂迦再生科技等協辦。 張裕享表示,台灣從四、五十年前透過堅強的製造實力,曾經開創出塑化王國,半導體的崛起更培育出護國神山台積電,如今隨著生技產業發展,從傳統化學藥物、抗體藥物走到今天的再生醫療,台灣人的製造實力仍然可扮演關鍵影響力。 他表示,再生醫療製程遠較傳統藥物複雜,產品種類繁多,且多屬於自體細胞,需針對每位病人個別製造,不易放大量產,這使細胞治療CDMO目前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潛力龐大。 他說,台灣長期以來在產業各領域展現優異製造能力,在流程管理與品質控制方面經驗深厚,這樣的「製造DNA」若能移植到再生醫療領域,將成為台灣突圍國際市場的重要利基。 法規環境也是關鍵優勢。國際再生醫療產品多採「有條件式核准(conditional approval)」,完成第二期臨床即可上市。諾華(Novartis)的細胞治療產品Kymriah即在第二期臨床後直接取得上市許可。台灣是全球第五個採行此制度的國家,審查明確、時程縮短,有助吸引國際藥廠將臨床與製造落地。 衛福部近年積極推動再生醫療法與子法,並規劃以百億元為單位的獎勵措施,鼓勵國際技術進入台灣發展。藉此制度,外國先進醫療可加速導入,台灣病患也能第一時間受惠。 張裕享表示,台灣發展再生醫療的策略,「上半場」可引進國際技術,「下半場」輸出在地成果,產品經過在台試驗與驗證後,再銷往國際市場,形成以台灣為中心的區域價值鏈與「產業套利」(arbitrage)效應。 此外,AI應用被視為再生醫療製造的關鍵驅動力,樂迦再生目前正在結合AI監控與自動化製程,不僅可提升品質穩定度,也能有效降低成本,相信台灣有機會在再生醫療CDMO產業鏈中扮演關鍵角色。 <摘錄經濟> | ||
| 2025/10/28 | 頌勝科技材料 | 頌勝科技 遞件申請上市 |
| 頌勝科技(7768)27日向臺灣證券交易所送件申請股票上市,為今年第25家國內公司申請股票一般板上市,若加計創新板,今年共有33家申請上市。此外,皇家可口(7791)於今(28)日以每股72元上市交易,成為今年第26家新掛牌上市公司。 頌勝科技公司負責人為朱明癸,公司實收資本額為6億元,主要產品有半導體研磨墊與耗材產品、醫療與運動產品、綠色環保黏著劑及PU彈性體等材料等。 在獲利表現方面,頌勝科技去年稅前淨利3.25億元,今年上半年稅前淨利為1.2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各為4.42元、1.35元。頌勝科技27日在興櫃市場以159元下跌4.84%作收,收盤均價為161.24元。 在掛牌上市方面,到10月17日止,今年上市家數(含國內外公司上市一般板、創新板)為32家,緊接著皇家可口於28日以每股72元掛牌上市。 <摘錄工商> | ||
| 2025/10/28 | 佐茂 | 鋰電池模組新兵 佐茂每股27元登興櫃 |
| 鋰電池模組族群再添新兵,佐茂(7854)預計30日以每股認購價27元登錄興櫃。佐茂產品主要應用於ICT、工業、醫療、智慧穿戴等應用,佐茂總經理吳建銘表示,低軌衛星模組已出貨,明年無人機等新應用開始貢獻營收,再加上穿戴業務持續成長,明年營運表現將優於今年。 佐茂深耕電池產業近30年,專注於鋰電池模組研發與製造,具備BMS電池模組關鍵技術及專利布局。穿戴和工業、醫療等產品占比約20∼30%,其他大多是ICT相關應用。公司近年積極拓展新事業,布局BBU、儲能系統、低軌衛星、無人機等高門檻市場。今年上半年營收8.3億元,年成長2.9%,維持成長態勢,第二季匯損影響損益,上半年每股稅後淨損約0.08元。隨著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回穩,下半年可望轉盈。 根據國際研調機構預估,未來五年全球低軌衛星發射量上看7萬顆,且2035年市場規模將攀升至1,080億美元,全球無人機市場將激增百億美元,整體供應鏈有望迎來成長爆發期。 佐茂表示,每顆低軌衛星模組在製程中均有經過衛星軌道模擬測試,並擁低軌衛星Pack專用產線,布局開花結果,第三季已開始量產,第四季營收貢獻放大,明年成長可期。 佐茂持續開創新領域,新事業明年成長動能看好。其中無人機產品攜手國防部標案得標廠商,也進入歐美無人機供應鏈。另外還攜手美國新創公司,布局人形機器人應用,有望受惠未來產業成長紅利。 佐茂表示,客戶需求擴增,公司持續擴產。穿戴應用產品因為客戶在台擴產,公司近兩年產能擴增一倍。明年穿戴相關業績持續成長,整體來看,多元產品線多方挹注公司營運成長動能,明年營運表現還將優於今年。 佐茂表示,公司成為多家國際大廠指定合作夥伴,客戶黏著度高,並與多家電芯廠維持長期合作關係,掌握上游核心資源,並具備在地生產優勢。 <摘錄工商> | ||
| 2025/10/28 | 東擎科技 | 和碩孵金雞 東擎登興櫃 |
| 和碩(4938)集團旗下華擎(3515)子公司東擎科技(7710)28日 登錄興櫃,認購價格每股180元。公司表示,將針對邊緣AI運算、工 業資安及開放式自動化等核心領域持續布局,並取得多項國際認證, 受惠明年ODM訂單放量,產業景氣復甦帶動需求向上,明年營收及獲 利將較今年同期有顯著提升。 東擎科技實收資本額6.4億元,主要產品涵蓋高效能運算主機板、 工業級/嵌入式主機板、邊緣AI運算電腦、工業電腦系統、強固邊緣 AIoT系統,以及工業物聯網控制器等。去年營收14.66億元,稅後純 益2.0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3.32元。 東擎指出,2022年受惠於疫情帶動智慧工廠及零售應用需求爆發, 營收達到高峰,2023至2024年則因庫存去化壓力、高通膨及地緣政治 等因素,營收受到影響。然而,隨客戶端庫存去化進入尾聲,市場需 求回溫,今年截至6月營收達8.99億元,年增12.55%,營運狀況已逐 漸回穩。 東擎補充,整體而言,公司營收狀況隨產業市況波動,惟透過產品 組合與成本控管,近幾年皆維持35%以上之毛利率水準,展現營運體 質穩健及獲利能力。 展望後市營運,東擎說明,在邊緣運算、AI、物聯網及工業4.0發 展帶動下,全球工業電腦市場產值逐年攀升,將持續深耕全球IPC市 場,未來也會繼續深耕垂直領域市場,投入更多研發資源將觸角延伸 至CARES五大終端市場應用,分別為C(Commerce)、A(Automation )、R(Robot)、E(Entertainment)、 S(Security)。 針對東擎的營運後市,華擎總經理暨永擎董事長許隆倫先前在法說 會也釋出樂觀看法,透露東擎今年在爭取新客戶方面亦有所斬獲,預 計明年上半年將有來自歐美的Cloud Gaming客戶大單出貨,將為東擎 挹注進一步突破性成長的利多。 <摘錄工商> | ||
| 2025/10/28 | 鴻勁精密 | 封測需求夯 鴻勁AI設備吃香 |
| AI與高效能運算(HPC)浪潮推升先進封裝與測試需求,測試設備大廠鴻勁精密(7769)看好高階測試需求將持續延燒,公司指出,目前AI HPC與ASIC應用已占營收比重約7成,為主要成長動能,目前訂單能見度約達六個月,隨AI晶片進入高瓦數、高熱密度時代,主動式溫控(ATC)與系統級測試(SLT)設備將成為下一波擴產重點。 鴻勁表示,AI GPU與ASIC晶片堆疊封裝後,積熱問題顯著,尤其伺服器級應用需進行大電流測試,熱處理成為核心挑戰。鴻勁主力產品包括分類機、ATC主動式溫控系統,以及Cold Plate(水冷板散熱鰭片)三大系列,其中ATC可針對高功耗IC進行即時溫控,是AI與先進封裝測試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 目前AI HPC與ASIC應用約占鴻勁7成營收,車用晶片占13%,手機晶片約15%。鴻勁指出,旗下設備廣泛應用於全球主要手機晶片供應鏈,除韓系品牌外,幾乎所有高階手機晶片均經其設備測試。隨著美系與台系高階晶片導入新封裝形式與更高功率設計,ATC與分類機需求有望再度攀升。 展望未來,鴻勁鎖定四大成長動能。首先,大型封裝設備需求湧現:未來高階封裝IC尺寸已超過120mm×150mm,傳統載盤無法承載,公司將推出新規格載盤及大型封裝機台。其次,ATC升級為4K至10K瓦等級,以對應2奈米、1奈米級晶片的極端熱密度,仍為研發重中之重。 第三是SLT(System Level Test)平台擴充:目前GPU測試架構已成熟,未來鴻勁將聚焦ASIC晶片的系統級測試開發,與美系客戶共同導入新平台。 最後,CPU測試整合方案亦同步推進,電測部分搭配ATC控制,光測將導入Fiber Connector新結構,預計2026年底實現整合量產。 法人分析,AI晶片封裝朝高功耗與高密度發展,溫控與SLT系統成封測投資焦點。鴻勁在Final Test(FT)與System Level Test(SLT)兩領域皆具領先優勢,機台安裝量居業界前段班。 HPC晶片需求續升,預期鴻勁將成為台灣封測設備鏈中最直接受惠的核心廠商之一,2026年起營運維持成長動能。 <摘錄工商> | ||
| 2025/10/27 | 台寶生醫 | 台寶新藥臨床二期報捷 |
| 台寶生醫(6892)昨(26)日公告「調節型T細胞」新藥TRK-001重大進展,日前於美國西北大學紀念醫院完成二期臨床首位病患收案(First Patient In),研發進度已成為全球「調節型T細胞」臨床開發領先者。 台寶生醫表示,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甫頒給三位免疫學科學家,肯定其「調節型T細胞」研究發現,將推動自體免疫疾病、癌症治療、器官移植成功等領域重大突破,已躍成為全球焦點。 台寶生醫在「調節型T細胞」研發佈局,是與西北大學、哈佛大學等國際知名學研機構合作推動多項疾病治療研究。TRK-001是公司第一個進入臨床的調節型T細胞新藥,其二期臨床經美國FDA與台灣TFDA核准,且取得美國FDA孤兒藥之資格,於台、美兩地執行多國、多中心試驗,以驗證「調節型T細胞」可取代現行須長期使用且副作用較高的「免疫抑制劑」。 <摘錄經濟> | ||
| 2025/10/27 | 三鼎生物科技 | 三鼎生技擬蓋美國新廠 |
| 臺北醫學大學衍生公司三鼎生技(6808)昨(26)日宣布,董事會日前通過將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設立全資子公司,並將投資700萬美元(約新台幣2.15億元)建置符合美國FDA標準的細胞GMP製造廠,新廠目標明年第3季完工,明年底前申請認證上路,啟動全球再生醫療新布局。 三鼎生技董事長歐耿良表示,美國是全球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最重要的市場與法規創新中心。 公司選擇落腳加州,看中當地聚集世界頂尖的再生醫學研發與臨床試驗資源,更希望結合臺北醫學大學的臨床能量與科研基礎,打造橫跨太平洋的雙核心運營模式。 歐耿良表示,三鼎董事會日前通過將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設立全資子公司,今年11月就可開始籌設,至於建廠計畫將分為兩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將投資300萬美元,預計完成基礎設施建置與品質驗證,導入iPSC誘導多能幹細胞平台、外泌體萃取與純化製程、細胞冷凍儲存與運輸鏈管理系統,以及GMP級培養基與凍存液生產線。 <摘錄經濟> | ||
| 2025/10/27 | 資拓宏宇國際 | 中華電金雞 資拓宏宇將上市 |
| 中華電再迎小金雞轉上市,轉投資興櫃資服廠資拓宏宇(6614)將於明(28)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展望後市,資拓宏宇對本季營運展望樂觀,預期在民間案件與政府標案挹注下,今年智慧城市領域業績占比有望達兩成。 資拓宏宇股東結構堅強,中華電持股49.64%,為最大股東之外,工業電腦龍頭研華也是大股東之一。資拓宏宇23日興櫃參考價收66.3元、漲0.29元。 資拓宏宇實收資本額為7.29億元,主要產品包括提供應用系統開發顧問及建置專案服務、雲端SaaS及ISV服務、軟硬體設備買賣及維運服務和專業人力委外服務等。 資拓宏宇去年每股純益1.7元;今年9月營收6.49億元,為九個月來高點,月增93.9%,年增122.5%;第3季營收13.93億元,季增29.7%,年增58.66%;前三季營收32.48億元,年增16%,為同期新高。展望後市,資拓宏宇持續看好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業務成長,以目前在手訂單來看,對第4季營運樂觀。 智慧城市方面,2029智慧運輸世界大會將在台北市舉辦,預期交通機關應會規劃屆時能展現國家ITS建設成果,因此,可望未來幾年將會有提升更新其既有系統預算商機,有助為資拓宏宇智慧城市業務帶來新一波成長動能。 資拓宏宇董事長吳麗秀表示,今年持續導入並推廣自行開發的iTMS智慧運輸中心解決方案至各縣市,且已取得新北市新一代智慧運輸中心建置案,公司會持續積極爭取各交通相關單位的業務機會。 此外,資拓宏宇在智慧城市業務拓展上,也與母公司中華電信合作,結合其行動通訊、IDC機房等服務,預估資拓宏宇在民間的案件與政府的標案挹注下,今年智慧城市領域業績比重有望達到整體營收兩成。 <摘錄經濟> | ||
| 2025/10/27 | 山太士 | 山太士攻先進封裝材料 |
| 半導體先進材料供應商山太士(3595)受惠先進封裝、測試等相關材料新品通過驗證,並逐步邁入收成,法人看好本季營收有望優於第3季,今年全年跳躍式成長可期,明年營運續強。 山太士成立於1995年,主要提供各式光學及工業用途膜材的裁切加工服務,擁有多年保護膜生產、光學膜裁切、膠體配方研發、行銷經驗及各項專利。該公司早期聚焦LCD光學材料,現轉型搶攻半導體材料,並有客製化產品開發實績,主要客戶涵蓋一線晶圓製造、封測(OSAT)及面板大廠。 山太士總經理張師誠先前指出,該公司一直以材料研發為經營主軸,從電子元件、LED、LCD、觸控面板、OLED到半導體產業,同時推進在面板級封裝的翹曲解決方案。 隨著先進封裝成為顯學,其中,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製程最大難題之一在於如何克服翹曲(Warpage)問題,山太士甫發表新一代應用於晶圓級抗翹曲材料,該產品針對玻璃基板多層線路與封裝翹曲抑制有很大改善效果,可協助客戶提升製程良率。 據了解,山太士今年以半導體先進材料為主要開發方向,應用於扇出型面板級封裝、扇出型晶圓級封裝(FOWLP)及AI封測等相關材料,當前已有部分材料取得客戶驗證並出貨。 法人看好,在先進測試新品項目增加、扇出型面板級封裝布局逐步發酵下,山太士今年營運強勁成長可期,2026年更有望更上一層樓。 <摘錄經濟> | ||
| 2025/10/27 | 台鎔科技材料 | 台鎔Q4大成長 |
| 台鎔(6947)登錄興櫃逾兩年,公司規劃送件申請轉上市。隨著持股百分之百的子公司翰陽綠能斥資逾60億元建廠的資本支出及前置成本高峰已過,公司預期第4季營運可望迎來顯著成長。 台鎔指出,翰陽綠能歷經籌建與測試,已於今年6月底取得固定汙染源操作許可、9月取得使用執照,並預期第4季有望取得再生能源登記證,正式進行商業運轉,增添營運柴火。台鎔預期,屆時可望認列較高的售電收入。 <摘錄經濟> | ||
| 2025/10/27 | 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 | 防疫軍火庫 瞄準國際 |
| 近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快速擴張,據調查國際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1,219.6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的1,365.5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達12.0%,台灣相關業者也積極搶市,形成防疫產業的最前線。 台灣近年來包括基龍米克斯、金萬林、瑞基海洋、瑞磁生技、寶齡富錦、泰博等公司也在海內外各自布局,隨時因應不確定的疫情爆發,成為守衛國人健康的防疫軍火庫量能的一環。 根據一份國外出版2025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報告指出,體外診斷市場快速擴張,成長主要受自動化分析儀和分子診斷技術的發展、人口老化、疾病爆發、醫療法規以及個人化醫療等因素的推動。預計未來幾年體外診斷市場到2029年將達到2,148.8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為12.0%。 國內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許多專業的生物檢測公司能見度大幅提高,包括基米、金萬林、瑞基海洋、瑞磁生技等公司不僅自行開發不同領域及技術的檢測產品,也自國際大廠引進高級檢測設備,例如基米原本是基因定序公司,但因該公司獨家代理賽默飛世爾的非洲豬瘟檢測試劑套組,近期因為非洲豬瘟的爆發也讓該公司在第一時間成為政府防疫的最佳夥伴。 法人分析,台灣的防疫檢測業者相當多元,且實力堅強,今年5月新冠疫情急速升溫,寶齡富錦、泰博、台塑生醫等公司立即啟動生產快篩試劑,協助政府進行防疫工程,如今隨著「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料庫」建置完成,未來應有機會成為業者開發創新檢測產品的最佳後盾。 <摘錄經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