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興櫃股票公司名稱 | 新聞標題 |
2025/6/3 | 達明機器人 | 證交所4日審達明上市案 |
臺灣證券交易所預計4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議,將審議 達明(4585)股票上市案。達明2日在興櫃市場收在318元上漲0.12% ,收盤均價為319.78元。 達明機器人為廣明光電轉投資78.29%的子公司,達明董事長為何 世池,公司實收資本額為9億元,主要產品為協作型機器人之研究開 發、設計、製造及銷售。 達明113年稅前純益為1.07億元,114年第一季為7,583萬元,每股 稅後盈餘(EPS)各為1.04元、0.73元。 <摘錄工商> | ||
2025/6/2 | 輝創電子 | 邁科上市案 證交所6/3審議 |
臺灣證券交易所本周二(3日)將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議 ,審議邁科(6831)股票上市案。此外,禾榮科(7799),以及神達 (3706)轉投資11.27%的輝創(6722),上周也向證交所送件申請 股票上市。 邁科公司實收資本額6億元,在獲利表現方面,113年稅前純益1.4 1億元,114年第一季為1,676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各為1.8元 、0.22元。邁科29日在興櫃市場收在76.7元上漲6.28%,收盤均價為 75.78元。 隨著年報於5月中旬出爐,公司送件申請上市積極,5月28日有兩家 公司向證交所申請上市。 禾榮科2024年稅前淨損為2.6億元,每股稅後淨損為2.04元,今年 第一季每股稅後虧損0.59元;29日在興櫃市場以537元大漲9.81%作 收,收盤均價為518.16元。 輝創2024年稅前淨利為2.46億元,EPS為2.6元,今年第一季EPS為 0.48元;29日在興櫃市場以54.3元大漲11.52%作收,收盤均價為52 .43元。 <摘錄工商> | ||
2025/6/2 | 禾榮科技 | 邁科上市案 證交所6/3審議 |
臺灣證券交易所本周二(3日)將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議 ,審議邁科(6831)股票上市案。此外,禾榮科(7799),以及神達 (3706)轉投資11.27%的輝創(6722),上周也向證交所送件申請 股票上市。 邁科公司實收資本額6億元,在獲利表現方面,113年稅前純益1.4 1億元,114年第一季為1,676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各為1.8元 、0.22元。邁科29日在興櫃市場收在76.7元上漲6.28%,收盤均價為 75.78元。 隨著年報於5月中旬出爐,公司送件申請上市積極,5月28日有兩家 公司向證交所申請上市。 禾榮科2024年稅前淨損為2.6億元,每股稅後淨損為2.04元,今年 第一季每股稅後虧損0.59元;29日在興櫃市場以537元大漲9.81%作 收,收盤均價為518.16元。 輝創2024年稅前淨利為2.46億元,EPS為2.6元,今年第一季EPS為 0.48元;29日在興櫃市場以54.3元大漲11.52%作收,收盤均價為52 .43元。 <摘錄工商> | ||
2025/6/2 | 邁科科技 | 邁科上市案 證交所6/3審議 |
臺灣證券交易所本周二(3日)將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議 ,審議邁科(6831)股票上市案。此外,禾榮科(7799),以及神達 (3706)轉投資11.27%的輝創(6722),上周也向證交所送件申請 股票上市。 邁科公司實收資本額6億元,在獲利表現方面,113年稅前純益1.4 1億元,114年第一季為1,676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各為1.8元 、0.22元。邁科29日在興櫃市場收在76.7元上漲6.28%,收盤均價為 75.78元。 隨著年報於5月中旬出爐,公司送件申請上市積極,5月28日有兩家 公司向證交所申請上市。 禾榮科2024年稅前淨損為2.6億元,每股稅後淨損為2.04元,今年 第一季每股稅後虧損0.59元;29日在興櫃市場以537元大漲9.81%作 收,收盤均價為518.16元。 輝創2024年稅前淨利為2.46億元,EPS為2.6元,今年第一季EPS為 0.48元;29日在興櫃市場以54.3元大漲11.52%作收,收盤均價為52 .43元。 <摘錄工商> | ||
2025/6/2 | 民盛應用企業 | 高球桿頭四雄 多角化衝營收 |
高球桿頭代工四雄為拓展營收,積極發展多角化經營,復盛(667 0)先後併購力野等四家企業,跨足體育用品、高端手工具、航太和 車用零配件;明安(8938)則將子公司明揚吸收合併,也有複合材料 部門,拓展3C產品和汽車輪圈產業;大田(8924)則透過子公司領航 複材科技,為知名自行車代工車架;鉅明(8928)今年底越南廠量產 後,將投入球頭螺絲等零配件生產行列。 復盛發言人許廷儀表示,為了拓展營運和營收,復盛藉由併購,先 後買下嘉華盛科技、民盛(7811)、力野、伯鑫(6904)等四家企業 ,跨足航太零配件供應商、高端運動護具、車用零配件產業、高端手 工具等產業,就整體營收來看,前述四大領域約占營收的20%,高爾 夫球具則貢獻約80%。 明安最大的多角化事業為子公司明揚,負責生產高爾夫小白球。明 安總經理周益男表示,明安另在公司內,專門成立一個複合材料事業 部,專攻3C產品、碳纖維輪圈、運動鞋底等。 周益男指出,以今年營收推估,高爾夫球具占比大約70%,另有3 0%則來自「非高爾夫球具」的多角化營收,去年,因明揚尚未恢復 高爾大小白球的生產,因此,多角化營收更高一些,約占75%。 大田發言人鍾政義表示,100%轉投資子公司領航複材科技公司( 原名櫻之田),將高球精密的技術工法、複合材料技術,為品牌自行 車代工碳纖維車架,包括歐洲的WILIER、ORBEA、DE ROSA、DT-SWIS S、及日本、美國的BRIDGESTONE、FELT、IBIS等,都是出自大田子公 司之手,領航複材公司的多角化項目,包括碳纖維自行車配件、輪圈 等工業配件、冰上曲棍和草地曲棍等,貢獻整體營收5%到10%。 鉅明發言人顏志憲表示,鉅明雖也有生產工業用閥類五金,但營收 占比不到1%,不過最慢今年底完工的鉅明越南廠投產後,鉅明的多 角化營收占比可望拉升至近3%。 <摘錄工商> | ||
2025/6/2 | 思捷優達-KY | 首家AI新藥股思捷優達 明每股35元登興櫃 |
首家AI新藥股-思捷優達-KY(7829)預計在3日以每股參考價35元 登上興櫃。思捷優達執行長曾宇鳳表示,公司鎖定中樞神經疾病用藥 ,有四款產品開發中,進度最快的是治療多重系統退化症(MSA)的 主力產品YA-101,已進行多國多中心臨床試驗,預計明年第三季完成 75名患者收案。 思捷優達創立於2019年6月,孵化自台灣國家型計畫與美國史丹佛 大學全球SPARK計畫,資本額7.9億元,預計第四季啟動6億元的募資 ,資金將用於推動明年第四季啟動的YA-101臨床三期試驗,及YA-10 2治療巴金森氏症(PD)的臨床三期試驗。 曾宇鳳指出,透過AI技術來開發與設計新藥,相較傳統新藥開發方 式,可節省10億美元以上成本,縮短5年以上開發時程,且能大幅提 升新藥開發的成功率。 該公司開發的新藥為NMDA受體與NLRP3發炎體的雙重調節劑,可活 化大腦神經能力促進認知與運動能力,與抑制NLRP3發炎體減緩大腦 發炎反應避免細胞死亡,可廣泛運用於不同神經與精神疾病。 進展最快的YA-101,為治療多重系統退化症口服新藥,正在美國與 台灣啟動MSA臨床二期試驗,預計收案75名患者,試驗將在明年第三 季完成。 市場商機最龐大的YA-102,用於治療巴金森氏症,是YA-101的改良 劑型,目前正在進行配方的微調,有機會在今年內完成劑型開發改良 ,預計明年進入臨床。 此外,治療阿茲海默症的YA-201及治療思覺失調症的YA-301,目前 還在臨床前實驗階段。YA-101在2022年7月獲得FDA授予治療MSA的孤 兒藥資格(ODD),可加速新藥開發進展,預計在明年第三季至2028 年第四季之間進行臨床三期試驗,力拚2030年第一季取得藥證。目前 也正在準備申請日本以及歐盟等國的ODD。 <摘錄工商> | ||
2025/6/2 | 永笙-KY | 李冬陽把握選擇機會 永遠會準備很多釣竿 |
1973年出生的李冬陽,有多個創業和新藥開發經驗。他參與泉盛( 後與合一合併)、協和新藥、震泰、寶泰四家新創公司的創立,主導 的FB825 anti-CemX擬人單抗藥物,以5.3億美元的歷史天價授權國際 大廠。現在領軍的永笙-KY,在國內細胞新藥公司中勝出,讓他備受 外界關注。 「永遠會準備很多釣竿」是李冬陽的信念。他解釋,因為不想人家 來選我,而是我選別人,所以「要創造很多機會」的原則,成為他的 人格特質。 為了進入美國頂尖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2004年李冬陽拿到台大病 理所博士學位後,即投遞150多封自薦履歷,靠著拼湊來的9萬元在美 國展開巡迴面試,最終進到哈佛實驗室,相中的即是被譽為「血管新 生領域之父」的猶大.佛克曼(Dr. Judah Folkman)。他的實驗室 有150位博士後研究員,全世界十大藥廠都與他的實驗室有合作關係 。 六年後,李冬陽拿到四個美國工作機會,台灣國衛院也給了很好的 條件,不過,他卻選擇加入路孔明創辦的中天集團,主要是待在美國 自己只是一顆螺絲釘,無法看到整個產業鍊。於是他回到台灣做抗體 藥物開發,成為泉盛的第一號員工,開發的兩個新藥,FB825已授權 ,另一個FB704A anti-IL6全人單抗藥物,用於自體免疫疾病治療, 也在美進行二期人體臨床實驗。 2016年,李冬陽離開中天集團自行創業,第一間是做免疫細胞的震 泰;2019年又創立寶泰做動物藥。這段創業過程,直到2020年震泰被 鑽石生技併購才結束。2021年,李冬陽到永笙當執行長,帶動永笙進 入新的視野。 李冬陽認為,經營企業要面對的挑戰多如牛毛,最困難的是「做決 定」。因為,人無法預知未來,你永遠不知道,現在做的決定,對公 司是好是壞,只能以目前能收集到最多的資訊來判斷,但結果,得等 到最後才知道。 不過,他堅信「所有成就都是相信來的」,大家都做到的,自己一 定能做得到,失敗都是短暫的現象! <摘錄工商> | ||
2025/6/2 | 永笙-KY | 永笙-KY執行長 李冬陽射三箭 搶細胞治療黃金十年 |
2021年2月空降接掌永笙-KY執行長,李冬陽翻轉過去永笙偏重臍帶 血公捐與私存的營運模式,改以聚焦細胞服務、細胞供應、細胞新藥 三引擎,搶攻細胞治療黃金十年的商機,打造國內再生醫療不一樣的 新思維。 四年來他領軍的團隊,已拿下一張美國FDA核發的臍帶血造血幹細 胞藥證、治療長新冠症候群新藥不僅獲得FDA授予再生醫療先進療法 (RMAT)認定,三期樞紐試驗設計也獲FDA同意執行,急性缺血性中風 治療也進入二期臨床。 這個戰績,讓永笙RegeneCyte成為全球首家取得美國臍帶血幹細胞 治療新藥藥證的生技公司(目前已核准的均屬於非營利組織擁有的公 捐血庫)。而RegeneCyte用於治療長新冠症候群,也有機會成為全球 第一個取得FDA核准以異體臍帶血幹細胞治療長新冠症候群的新藥。 永笙起源於1997年在美國創立的美商,是以臍帶血公捐庫起家,2 010年前後到台灣募資,當時第一個投資者是富邦集團創辦人蔡萬才 ,後來第二代的蔡明忠、蔡明興加碼投資,再引薦中天集團鑽石投資 等,合計這幾位富爸爸控有約6成股權。 李冬陽表示,「私存」指的是當嬰兒出生時,父母支付一定費用給 業者,業者負責保存嬰兒的臍帶血,並在未來需要時,將其取出以供 家庭使用,這種商業模式較為簡單明瞭。而永笙的公捐臍帶血皆為捐 贈,公捐血庫,是細胞治療最上游的供應鍊,公庫可讓永笙未來做任 何細胞治療的商品開發,只要符合FDA每項標準(criteria),就有 機會將臍帶血變成藥物「給別的病人救命」。 永笙擁有有3.6萬袋的臍帶血,是全球第一大私人公司公捐庫,配 對成功率高達9成,是最大的競爭優勢,目前RegeneCyte已取得美國 FDA藥證核准通過,可以涵蓋80種適應症,包括16種癌症、17種代謝 疾病、21種血液疾病及26種免疫疾病,累計超過2,300案例。 李冬陽說,除了細胞服務外,永笙也將原有的臍帶血收集、製備、 移植等領域延伸至提供給國際CDMO(委託開發與製造服務),目前已 有公司來採購,對應價值是細胞服務的10倍以上,他預期將來異體細 胞治療起飛,「細胞供應」業績蓬勃發展。 至於細胞新藥的開發,永笙也進入全球賽局的前段班,受惠於FDA 確認長新冠症候群三期樞紐試驗設計的方向與規劃後,永笙將加速啟 動樞紐試驗,公司預期將顯著縮短RegeneCyte上市的時間。 由於此案已獲得RMAT的認定,FDA也允許RegeneCyte以恩慈治療方 式在美國進行收費治療長新冠症候群,隨著全球長新冠患者人數的急 劇上升,市場需求正快速增長。 <摘錄工商> | ||
2025/6/2 | 普瑞博生技 | 台塑集團衝轉型 狠砸千億 |
台塑集團產品、事業轉型升級再傳佳音。與上下游供應鏈策略結盟 ,合作研究開發新產品或擴展新應用領域,成功開展航太、電子、A I伺服器電池、醫療生技新商機。 經統計,台塑集團去年全企業提報轉型案件共計106案,預估投資 金額約達新台幣1,460億元,至2030年將可增加年營收1,941億元,並 帶來281億元的年獲利。 其中,台塑透過「乾噴溼紡」技術開發高階碳纖,應用於高壓氣瓶 、航太及離岸風電葉片,更進入太空產業供應鏈,成為火箭與衛星離 子推進器的核心材料;台塑也將擁有113項專利的高吸水樹脂(SAP) 成功打入全球紙尿褲龍頭品牌「幫寶適」供應鏈,並取得美國FDA認 證,拓展至食品液體吸收墊領域,有助提升毛利率。 南亞積極開發拓展電子級氣體(如氫、氮、二氧化碳等)及電子級 濕式化學品(如剝膜、清洗液及蝕刻/顯影添加劑等)等;另南亞科 技自主開發10奈米DDR5產品也順利量產,並開發矽穿孔(TSV)製程 技術,以供應伺服器、AI邊緣運算等市場高容量DRAM模組需求等,深 化電子材料產業的布局。 台化也已成功研發輕量化阻燃聚碳酸酯(PC)複合材料,應用於A I伺服器電池備援系統(BBU, Backup Battery Unit),以占全球市 場30%為目標。 此外,事業轉型進展,南亞將原有111台膠布機台整併為46台,透 過提高單機稼動率,每年可額外創造4.2億元效益,並拓展產品應用 至新能源車、醫療及半導體等高附加價值領域。 台塑全企業更積極發展醫療級材料,推動多項創新醫材技術,包含 南亞的減白過濾血袋、細胞培養袋、真空採血管、抗沾黏膜等醫療產 品;台塑則運用雙離子高分子技術開發全球首創的無痛導尿管,並將 PVC、PP(聚丙烯)運用於冷卻水塔的散熱材,減少微生物孳生,以 及開發太陽能自潔塗佈液,促進環保及能源效益。 台塑生醫則與普瑞博合資成立「台塑生醫材料科技公司」,發展高 階醫材及再生醫療產品;並併購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與全台15家醫 院醫材及生技產業醫材及生技產業合作,執行25項細胞治療臨床計畫 ,已完成晚期肺癌二期臨床試驗。 <摘錄工商> | ||
2025/5/28 | 旭東機械工業 | 旭東E-Bike測試機 滿足多元檢測需求 |
E-Bike電動輔助自行車是近年來風行歐美的新類型自行車,為滿足整車業者對E-Bike的安全性與合規性等各項測試需求,旭東機械特別引進德國eCHECKER的多功能E-Bike測試機。該機主要特色包括具有擬真踏力、安裝時間低於30秒、適用多種不同測試需求、自動產出測試報告,同時符合EN15194及REACH(R200)規範。 多功能E-Bike測試機堪稱一台功能多元、完整的電動自行車動力測試台,擁有靈活的模組化設計,適用於二至四輪、貨運自行車和所有類型驅動裝置的測試。該產品應用範圍相當廣泛,除了整車組裝後的測試應用,也適用於馬達、動力系統、電動滑板車的相關測試,可依據EN15194進行合規性測試以及生產線應用。 該公司係於去年台中自行車周前接觸到德國eCHECKER的E-Bike測試機。鑑於國內電輔車出口歐洲需通過EN15194規範測試,組車廠和馬達系統業者均有這類需求,加上以往即有不少廠商向eCHECKER公司洽購該款測試機,因此特別引進國內銷售,期藉此提升國內E-Bike的品質,並讓廠商得到更多即時的協助和售後服務。 旭東機械是著名的智動化製程設備領導廠商,主要產品包括自行車整廠設備、3D雷射切割設備、汽機車零件製造設備、運動與醫療器材製造設備、油壓NC╱CNC彎管機、機械人自動焊接設備、各式管類加工機專案製造等。該公司近年積極轉型,強化各類機械手臂應用,積極投入AI水冷相關製造,並於廠內推動智慧工廠,進而協助廠商導入自動化設備整合,邁向智慧製造之路。 <摘錄經濟> | ||
2025/5/28 | 擷發科技 | 擷發科AIVO平台亮相 布局AI與ASIC雙引擎 |
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圓滿落幕,AI軟硬整合新銳擷發科技(MICROIP,7796-TW)在展期4天中強勢吸引國內外媒體與潛在客戶目光,成功展現從AI軟體設計到ASIC晶片開發服務的「一條龍整合實力」,成為此屆展會Edge AI應用亮點之一。 擷發科技此次以「雙引擎策略」為核心,結合「CAPS跨平台AI軟體服務」與「CATS客製化ASIC設計平台」,並首度亮相旗下AI視覺平台AIVO。該平台主打零程式碼、圖形化操作,大幅降低AI導入企業的門檻,適用於智慧製造、物流監控與醫療等多元應用場景,吸引眾多產業用戶駐足體驗。 值得關注的是,擷發亦與歐洲邊緣AI新創Axelera AI展示戰略合作成果,包括搭載Metis加速卡可執行8K串流的影像辨識Edge AI邊緣裝置,與小型語言模型SLM的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展現軟硬體整合推進智慧場域應用的即戰力。 不僅技術亮眼,擷發科技攤位更呼應ESG理念,採用模組化、可循環展示設計,落實永續會展承諾,體現企業對綠色未來的實踐力。 展望未來,擷發科技將持續深化雙平台技術與國際合作,鎖定智慧製造、車用電子與安防等關鍵市場,推動AIoT落地,為台灣在全球AI與半導體產業競爭中注入關鍵能量。 <摘錄經濟> | ||
2025/5/28 | 暉盛科技 | 暉盛電漿解方 SoIC製程關鍵助力 |
隨著AI技術邁入全速進化期,從生成式模型到邊緣運算應用的推陳出新,背後所仰賴的不只是演算法的突破,更是一場關於晶片效能的深度變革。而這場變革的核心,正悄然轉移至先進封裝技術的領域,特別是由台積電領軍的SoIC(三維異質整合)封裝技術,正重新定義未來運算架構的可能性。 SoIC技術的精髓在於其「垂直整合」的設計哲學。不同於傳統橫向布建的晶片結構,SoIC透過Hybrid Bonding將多顆裸晶如高樓般堆疊,實現近乎零距離的訊號傳遞與超高密度的互連效能。不僅壓縮晶片面積,更大幅降低功耗與延遲,對AI晶片而言,可謂量身打造的最佳解方。 然而,這項高度整合的封裝創新也帶來製程上的重大挑戰。晶片之間要實現牢固又高效的鍵合,不能僅靠物理接觸,更須進行原子級的表面活化處理(Plasma Activation),以提升接合品質與良率,突顯電漿技術的關鍵角色。 電漿的作用,不只是將晶片表面的有機殘留與氧化層剝除,更能藉由激發表面原子鍵,提升材料的反應活性,使晶片之間在低溫環境下依然能完成高強度的直接鍵合。換言之,電漿表面處理技術已成為實現高良率SoIC製程的重要助力。 身為國內少數深耕電漿製程平台的關鍵業者-暉盛科技,早已洞察這股技術趨勢。在Hybrid Bonding、FOPLP、FOWLP等先進封裝領域上,暉盛推出了一系列模組化的電漿解決方案,具備奈米等級的精密活化與高均勻性表面處理能力,成為SoIC製程中不可或缺的製程基礎。 尤其在FOPLP(扇出型面板級封裝)製程中,暉盛的設備可支援超過850x750mm的大面積面板處理,不僅滿足高產能需求,亦能因應異質材料與複雜堆疊結構的封裝設計,提供靈活、穩定且可整合的解決方案。 在材料創新方面,暉盛亦積極投入ABF載板與玻璃基板的乾式蝕刻與介面處理,協助客戶從材料端一路優化至封裝階段,實現高速訊號傳輸、高信賴度、高整合度的一站式封裝平台,為AI與高速運算時代提供強而有力的後勤支援。 從製程環節的背後英雄躍升為推動晶片封裝革新的主角,電漿技術正改寫AI晶片效能極限的邊界。暉盛科技也將持續以系統化、模組化的電漿平台與全球半導體業者攜手,加速導入SoIC、擴大先進封裝的商業版圖,共同啟動AI時代的新一輪效能革命。 <摘錄經濟> | ||
2025/5/28 | 旅天下聯合國際旅行社 | 旅天下、揚秦 配發股利5元 |
觀光股的旅天下(6961)、揚秦(2755)、聯發國際(2756)於2 7日分別召開股東會,通過2024年度財報及盈餘分配案,旅天下配息 5元(含資本公積配發1.5元);揚秦每股配發5元股利,其中包含現 金3元、股票2元。 聯發國際股東會通過配2.5元,股東會後董事會通過由劉經綸擔任 集團總經理,陳聖中擔任國際事業總經理,原總經理賴柏宇升任副董 事長,並聘請「流通大師」謝健南擔任顧問,未來將以「雙總經理」 同步拓展海內外市場。 旅天下受惠於旅遊市場熱絡,穩健擴展門市加盟店數,去年營收達 45.53億元創新高,今年前四月營收15.19億元亦創同期高。展望後市 ,旅天下全面攜手長榮航空擴大熱門航線合作,增加直飛與各時段出 發商品,並同步上架華航聯營商品「華麗歐洲」,推升整體營運動能 。 揚秦去年獲利1.76億元創新高,董事長卓靖倫表示,下半年將進入 營運旺季,旗下品牌「麥味登」將以多元店型進軍各式商圈,並朝向 千店目標邁進;「炸雞大獅」啟動數位轉型並持續推動海內外展店, 美國將改以區域加盟方式拓展市場,並加速東南亞區域店數成長。而 「涮金鍋」預計今年以直營方式展店八家,由馬來西亞引進的新品牌 「檳城煎蕊」也將於下半年度開出首家門市。 <摘錄工商> | ||
2025/5/27 | 中華資安 | 中華資安將轉上市 |
中華電信小金雞中華資安國際(7765)昨(26)日舉行股東常會,通過去年度盈餘每股配發9.39096092元現金股利,以及初次上市前公開承銷辦理現增增資等議案,原股東放棄優先認股權,將展開轉上市程序。 受惠上網資安服務、資安專業服務及資安產品持續成長,中華資安去年大賺逾一個股本,每股純益10.47元,創新高。 展望未來,中華資安表示,將持續投入研發擴大自有產品,並搭配擴大銷售力道,並推出國際版本,推廣至海外市場,看好今年可望延續過去成長力道,再創營運高峰。 中華資安去年登錄興櫃,產業類別為數位雲端類股,因應申請轉上市計畫,昨天股東常會通過初次上市(櫃)前公開承銷,擬以現金增資發行新股辦理,並請原股東全數放棄現金增資優先認股權利。中華資安昨天興櫃參考價收320元、漲1.08元。 <摘錄經濟> | ||
2025/5/27 | 昕奇雲端科技 | 證交所招手新創掛牌 |
積極布局亞洲創新生態圈,臺灣證券交易所日前攜手昕奇雲端主辦「F2SU Asia IPO Synergy Asia」交流會,吸引逾30家企業、六家創投參加,與會者深入了解台灣資本市場機制與優勢,並探索未來合作與掛牌可能性,成功提升台灣資本市場能見度。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接待15位來自各地創新公司代表時說,全球創新科技與新經濟蓬勃發展,企業成長與資本市場角色隨之轉型。證交所打造的創新板,以靈活標準與專業創新審查,協助具國際視野與潛力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提升關注度與募資能力,「創新,讓未來顯現」,「登板,讓世界看見」。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在晚宴致詞時表示,證交所為創新企業量身打造的多元服務,從上市前諮詢與輔導,到上市後IR平台鏈結投資人、提供ESG資源接軌國際等,均顯示證交所扶持創新的決心。 昕奇雲端董事長許承強提到,台灣正在建構對新經濟新創友善的資本環境,讓新創企業不僅能在亞洲市場茁壯成長,更有實力邁向全球舞台。 國發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蕭振榮說明,國發會不論在籌資、人才引進或協助企業海外拓展方面,都對創新產業注入了豐沛資源。在各方的協作與努力下,台灣的創新生態系預期將會更加蓬勃發展。 兩位重量級講者分享寶貴的經驗與洞見,並高度肯定台灣資本市場的潛力與表現。其中,玩美移動創辦人張華禎分享赴美上市的實務經驗,她有感於臺灣證交所近年來對高潛力、高成長性產業的態度轉變與積極扶持,同時分析來台掛牌的多項優勢。 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指出,台灣除具備深厚的電子硬體實力與完整的供應鏈,資本市場更擁有高周轉率、高股價淨值比及高外資持股等特點,這些優勢使台灣成為企業上市的首選地。 截至2025年4月底,台灣資本市場總市值達新臺幣65.09兆元,日均成交金額達3,083億元,顯示市場活絡且具國際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資本市場2025年3月的股價淨值比為2.19倍,比起日本1.84倍、韓國0.84倍、香港1.31倍及新加坡1.29倍表現更加亮眼,而台灣創新板股價淨值比更是高達3.95倍,突顯台灣投資人對成長型企業具有高度期待與信心,也證明創新板能有效反映企業潛在價值,是企業資本布局的首選平台。 <摘錄經濟> | ||
2025/5/27 | 昕奇雲端科技 | 證交所 力挺創新企業 |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昕奇雲端上周五(23日)共同主辦聚「亞洲新創 橋樑,共築資本藍圖」的「F2SU Asia IPO Synergy Asia」論壇,吸 引來自國內外的創新企業、投資人與媒體參與,展現我國資本市場的 國際吸引力與證交所全方位支持企業成長的能力。 證交所此次活動,共接待15位來自各地的創新公司代表。證交所董 事長林修銘於會中提到,全球創新科技與新經濟蓬勃發展,企業成長 與資本市場角色隨之轉型。證交所打造的創新板,以靈活標準與專業 創新審查,協助具國際視野與潛力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提升關注度與 募資能力,創新,讓未來顯現,登板,讓世界看見。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在晚宴致詞時表示,證交所為創新企業量身打 造的多元服務,從上市前的諮詢與輔導,到上市後的IR平台鏈結投資 人、提供ESG資源接軌國際等,均顯示證交所扶持創新的決心。 昕奇雲端董事長許承強提到,臺灣正在建構對新經濟新創友善的資 本環境,讓新創企業不僅能在亞洲市場茁壯成長,更有實力邁向全球 舞台。 國發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蕭振榮說明,國發會不論在籌資、人才引進 或協助企業海外拓展方面,都對創新產業注入了豐沛資源。在各方的 協作與努力下,我國的創新生態系預期將會更加蓬勃發展。證交所表 示,兩位上述重量級講者分享了寶貴的經驗與洞見。 另外,玩美移動創辦人張華禎分享赴美上市的實務經驗,她有感於 證交所近年來對高潛力、高成長性產業的態度轉變與積極扶持,同時 分析來臺掛牌的多項優勢。 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指出,我國除了具備深厚的電子硬 體實力與完整的供應鏈,資本市場更擁有高周轉率、高股價淨值比( PB)及高外資持股等特點,這些優勢使臺灣成為企業上市的首選地。 證交所強調,兩位講者皆高度肯定臺灣資本市場的潛力與表現。 證交所統計,截至4月底,臺灣資本市場(上市)總市值達65.09兆 元,日均成交值達3,083億元,顯示市場活絡且具國際地位。值得一 提的是,上市PB到3月為2.19倍,比日本1.84倍、韓國0.84倍、香港 1.31倍及新加坡1.29倍,表現更亮眼。 而臺灣創新板更是高達3.95倍,突顯臺灣投資人對成長型企業具有 高度期待與信心,也證明創新板能有效反映企業潛在價值,是企業資 本布局的首選平台。 證交所指出,綜觀市值規模與交易活絡度,臺灣在全球市場中具備 穩健地位,並在亞洲鄰近市場中展現估值優勢。為積極布局亞洲創新 生態圈、拓展台灣資本市場的影響力,此次活動透過昕奇雲端邀請亞 洲產業鏈創新企業來臺參與交流,延伸臺灣創新板在亞洲之觸角。 此外,證交所與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建構之「東南 亞創新資本平臺」,已於4月下旬及5月中旬,分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 進行開發拓展,預計於7月初再次前往新加坡舉辦說明會,深化與當 地創新企業與投資社群之鏈結,推動更多潛力創新企業進入臺灣資本 市場。 <摘錄工商> | ||
2025/5/27 | 啟新生物科技 | 啟新生 營收續戰雙位數增 |
台灣最大微生物通路商啟新生技(7837),挾富爸爸保瑞(6472) 、醫揚(6569)入股投資的光環,將於28日登錄興櫃,進入資本市場 。啟新生董事長暨總經理蔡岳廷26日在法說會中表示,啟新生將積極 扮演台灣生技醫藥供應鏈的角色,今年目標營收維持雙位數增長。 啟新生去年營收8.6億元、年增25%,毛利總額由2023年的2.5億元 提升至去年的3.4億元,稅後純益9,500萬元、年增27%,EPS為4.5元 。去年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餘)為2.06億元, 營業利益已接近一股本水準。 蔡岳廷指出,啟新生是以持續提升本業市占率、發展再生醫學新事 業和強化產業合作為三大發展方向。目前正積極打造再生醫學產業供 應鏈,預計在今年完成PIC/S GMP等級竹北建廠計畫,並將與國內指 標客戶合作;也將透過投資或併購策略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鏈,擴展 生技醫藥產業生態系。 蔡岳廷表示,除強化本業,啟新打造事業第二成長曲線,鎖定細胞 與基因療法(CGT)/先進醫藥(ATMP)市場,進軍委託開發製造( CDMO)/臨床研究(CRO)商機。 為此,啟新生已於2023年投資3.5億元,於新竹生醫園區建立國內 第一座符合PIC/S GMP規格的細胞培養基暨試劑工廠,亦將提供細胞 培養基CDMO與CGT相關委託研究測試服務,預計在今年完工、明年取 證,成為台灣再生醫療CDMO/CRO接軌國際法規的服務基地。 <摘錄工商> | ||
2025/5/26 | 普生 | 普生大樓啟用 營運喊衝 |
普生(4117)全新生產與研發基地「竹創生技大樓」啟用,普生董事長林宗慶表示,看好全球精準醫療與AI應用趨勢,竹創大樓將作為AI液態切片、環肽藥物與CDMO三大模組中心,支援普生在大健康產業的長線布局。 精準醫療大廠普生近日進駐新竹縣AI智慧園區,並舉辦竹創生技大樓開幕典禮,由董事長林宗慶親自主持。 林宗慶指出,竹創大樓採用模組化設計,導入智慧建築與AI大數據系統,並強化綠能與健康設施,呼應企業ESG與永續經營承諾。為因應AI醫療新浪潮,普生持續整合AI技術與自家CellBio™液體活檢平台,開發數位掃描與AI影像判讀服務,進一步推動癌症診斷與治療精準化。公司前四月三大業務營收比重分別為精準醫療64%、數位醫療17%與生物保健品19%,預期竹創大樓啟用後,將有助於擴大產品服務範圍,支撐營運續增動能。 其中,精準醫療業務近年採「設備+檢測試劑」銷售策略,旗下化學發光免疫分析(CLIA)平台產品已進入台灣、斯里蘭卡市場,並積極拓展中東與東南亞訂單,預期隨設備銷售擴大,將同步帶動試劑需求成長。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平台,主要應用於腫瘤標記、甲狀腺、傳染病、賀爾蒙、細胞激素等多項適應症檢測,公司已推出大通量與小通量全自動化儀器,對應不同規模醫療機構需求,成功拓展通路多元性。普生目前正針對多項化學發光相關檢測試劑,向台灣TFDA申請醫療器材專案製造核准,藉此鞏固其在精準醫療領域的產品布局與市場競爭優勢。 <摘錄經濟> | ||
2025/5/26 | 藍新資訊 | 藍新資訊 營收獲利雙創新高 |
AI、雲端及資安績優股藍新資訊(6938)日前召開114年度股東常會,通過承認113年度財務報表與盈餘分配等議案,113年營收、獲利表現均創歷史新高,營業收入7.12億元,EPS 6.18元,並配發每股5元現金股利,創近年配息新高,配發率逾八成。 藍新資訊今年至4月底營運表現更靚,累計營收1.7億元,較同期增21%,在關稅與通膨等不利因素下,仍創雙位數成長,展現剛需強勁硬實力,繳出亮眼成績單。 藍新資訊專精高階大型核心系統的規劃與建置,技術底蘊深厚,具承接高規模與高門檻的大型專案,同業進入障礙高,並兼具軟硬體整合實力,服務範圍如大型主機伺服器、雲端運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建置、資料備份備援及網路資安等,可提供客戶一站式資訊服務,並具備承接後續維運維護的技術實力,客戶黏著度高,並在系統整合及維護維運服務營收疊加效益下,挹注藍新資訊營收並提供穩固現金流,創造循環累積的商業獲利模式,成AI浪潮下的資服隱形冠軍。 藍新資訊服務對象以政府、金融業、上市櫃企業為主,公營部門如行政院所屬單位-主計總處╱人事行政總處╱疾管署、農業部、環境部、法務部、經濟部、國防部等,上市櫃公司舉凡生技醫療、光電業、重電業、製造業及流通業等超過400家分布多元產業的大型客戶,營運成長動能豐富,展望未來,生成式AI崛起,資安威脅加劇,相關需求均有望提升,帶動藍新資訊營運成長動能。 <摘錄經濟> | ||
2025/5/26 | 藍新資訊 | 藍新資訊財報報喜 展剛需硬實力 |
由國票證券主辦輔導之藍新資訊(6938)於日前舉行114年度股東 常會,通過承認113年度財務報表與盈餘分配等議案,113年營收、獲 利表現均創歷史新高,營業收入7.12億元,EPS 6.18元,並配發每股 5元現金股利,創近年配息新高,配發率達80.91%。今年迄4月底營 運表現更靚,累計營收1.7億元,較同期增21%,在關稅與通膨等不 利因素下,仍創雙位數成長,展現剛需強勁硬實力,繳出亮眼成績單 。 AI、雲端及資安績優股-藍新資訊,專精高階大型核心系統之規劃 與建置,技術底蘊深厚,具承接高規模與高門檻之大型專案,同業進 入障礙高,並兼具軟硬體整合實力,服務範圍包括大型主機伺服器、 雲端運算、大數據、AI建置、資料備份備援及網路資安等,可提供客 戶一站式資訊服務,並具備承接後續維運維護之技術實力,客戶黏著 度高,並在系統整合及維護維運服務營收疊加效益下,挹注藍新資訊 營收並提供穩固現金流,創造循環累積之商業獲利模式,成AI浪潮下 之資服隱形冠軍。 藍新資訊服務對象以政府、金融業、上市櫃企業為主,公營部門如 行政院所屬單位-主計總處/人事行政總處/疾管署、農業部、環境 部、法務部、經濟部、國防部等,上市櫃公司舉凡生技醫療、光電業 、重電業、製造業及流通業等超過400家分布多元產業之大型客戶, 營運成長動能豐富,展望未來,資安威脅加劇,帶動藍新資訊營運成 長動能。 <摘錄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