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年的重挫,讓台股基金績效全盤皆墨,但許多績效相對抗
跌的台股基金,大都積極運用期貨避險。由於台股基金規定持股
至少七成,若懂得運用期貨部位,其實淨持股可以大幅降低,免
受大盤重挫波及。
根據Lipper統計,截至9月5日為止,今年以來績效表現前五名的國
內一般股票型基金中,有四檔基金使用期貨避險,其中以又兩檔
計量型基金,整體表現相較其他類型抗跌,顯示國內股票型基金
操作模式已轉變,從過去強調主動選股創造績效,轉向使用期貨
等衍生性商品,增加股市下跌的避險效益,尤其在國內市場不景
氣的情況下,更能發揮期貨投資優勢。
國內衍生性商品開放後,法令放寬基金經理人操作限制,台股基
金可運用的避險工具更多,計量基金大都將期貨和選擇權列為投
資組合的一環,透過模組機制操作,作為市場下跌的避險工具,
除避免市場波動風險,也降低人為情緒影響基金投資決策,進一
步提升資金運作效率。
觀察計量型基金績效表現可發現,跌幅還不到大盤今年以來跌幅
的一半,表現相對抗跌,證明期貨避險機制,的確可以控制基金
下檔風險。
由於計量基金追求絕對報酬,在股票部位可以採取主動,也可以
採取被動模式,但在期貨部分,空單多數拿來作為避險用,而非
套利,所以計量基金仍不做淨空單。
因此,計量基金雖然在股市空頭的時候,抗跌性相對較高,但當
股市在多頭的時候,績效表現可能不若一般股票型基金亮眼。
新光投信副總李文宗指出,計量型基金雖然無法做到完全避險,
但在選股和避險功能上,交由「機制」操作,並隨市場變化去調
整機制達「最適化」,降低人為誤判機率,相較一般台股基金,
在市場上下震盪時,更能藉由機制特性分散投資風險。
李文宗預估,近期台股在美國二房接管利多,配合政府救市措施
出籠下,台股底部應該很快浮現,雖然國內景氣仍然趨緩,但美
國政府接管二房後,有助降低國際股市的不確定性,搭配台股在
本波超跌表現,融資斷頭賣壓再度殺出,籌碼進一步沉澱,融資
籌碼已被有效清洗,台股底部浮現契機大增。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