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壽上半年因未採取自然避險,造成匯損高達八○多億元,也使
第二季虧損達六億多元。惠譽信評昨(二十四)日指出,即使南山人
壽有高水準的資本適足率,但若再不做避險,長期匯損將會消減資本
。另外,舊保單負利差過大,也是南山人壽等大型壽險業者急需面對
的問題。
根據惠譽觀察,近年來台灣的低利率環境,使舊有高利率保單產生負
利差,包括國泰、新光、南山、ING等都存在類似問題,且這些業
者的負利差已佔總資產達○.四%到○.八%,相較於中壽、富邦的
○%來的高。
惠譽信評副總李信佳表示,即使南山人壽已停售此類保單,但負利差
仍繼續影響南山的財務績效。目前南山只能靠節省成本以及死亡益的
獲利,來平衡負利差的虧損。
另外,惠譽已不只一次提醒南山需加強避險,去年南山雖增加約三○
%避險成本,但相較於新光、國泰等本國壽險,仍有一大差距。
李信佳指出,南山認為在母公司AIG的支撐下,內部就可平衡匯損
,不必多作避險。但從今年上半年的匯損狀況就可了解,南山高達三
五%的海外投資,若再不注意避險問題,日後當台幣波動過大而影響
美金獲利時,南山在投資獲利上的波動就會增加。加上,南山的負債
面在高利息成本的負擔下,長期來看,可能導致資本大幅減損。
不過,由於南山目前資本仍屬強健、市佔率高且經營管理得當,惠譽
信評仍維持原來財務實力AA+(twn)的評等,與其他國內保險
公司相較,評等較高。
<摘錄工商A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