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6日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拍板延長 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鄭麗君說,考量國際經貿情勢等各面向因 素,決議啟動第15波措施,延長至2025年9月底,減輕業者負擔。
在穩定物價與電價調整間,知情者說,如要彌平台電今年度虧損約 500億,電價調整一定會和有無撥補千億預算連動。台電過去三年吸 收成本近6千億,民生用電吸收2,600億元,核心就是政府同意撥補給 台電墊付吸收的虧損要落實。
核心人士稱,若2024年5月初提到立院遭擱置的追加千億撥補台電 預算,獲朝野協商同意處理,台電今年不會擴大虧損,可打消部分累 虧,但累虧4,229億元還是要解決。
以政府財政補貼解決台電累虧,是抑制通膨最佳方式,主因國家有 歲計賸餘、財政許可。知情人士不否認,物價壓力是電價調漲的核心 因素,央行亦直言若調漲電價,今年通膨率很可能超過2%。
知情人士分析,電價審議會仍會依台電發電成本結構決定電價調幅 ,為免刺激通膨,調幅可能在6%以下,但若以撥補千億預算納入前 提,先決定漲幅,但暫不實施,觀察國際燃料走勢及本會期立院撥補 預算結果,再決定啟動調漲時機,不失為彈性腹案。
民進黨表示,民生電價最高峰在馬英九政府時期,小商店330度以 下3.76元、330度住宅用電3.02元,現330度以下約2.61元、330度住 宅用電2.45元,但馬英九時期核電逾16%,如今降至5%以下,顯見 電價受制國際燃料價格,與核電占比是脫鉤的。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