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大盤6日一度抵13,985點波段收盤低點,自今年1月5日最高的 18,619點修正以來,波段跌幅逾24%,已達到「技術性熊市」的定義 。不過,近日融資餘額連日大減,使得同期間融資減肥幅度約32%, 遠大於大盤跌幅,籌碼明顯有效沉澱,加上技術指標已在低檔、外資 短線對權值股的賣壓減輕等利多因素,有助台股回穩。
元大投信表示,台股大盤波段浮現止穩契機,但真正的長期低點通 常不容易掌握,且目前國際市場仍有美國聯準會升息、全球景氣出現 疑慮等變數。若大額單筆投資買在不對的時機,可能因承受不了短期 波動的壓力而提早出場,錯失良機。相對地,定期定額及分批布局可 分散投資成本,降低心理壓力,更有助提高長期投資勝算。
回顧台股大盤歷史表現,若出現波段大跌20%的「熊市」情境,短 線盤勢仍可能波動,但隨基本面觸底回升,中長線行情都能重返漲升 軌道。統計過去20年資料,假設在台股達到「熊市」後,於每月底進 行定期定額操作,投資一年的平均報酬率為10.4%,兩年為21.6%, 三年更可以達到29.7% 。
依據經驗,基本面較為穩健的大型股,通常是股市大跌後,資金率 先回補標的,扮演台股觸底反彈的領漲指標,因此,成立悠久的大型 權值股ETF,是投資人可以優先考慮的投資標的。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指出,台股大盤仍以震盪整理為主,指數跟隨美 國股市不排除還有整理的機會,建議投資人在這段期間,應以個股為 主,買黑不買紅,挑選大型績優股或高股息表現者,逢低分批布局, 或利用台股基金逢低加碼、定期定額中長期投資。<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