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昨天開紅盤,由金融股、航運股、鋼鐵股等非電三雄扛起一片天。金融股開平高盤,但旋即因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以「轉化60年實力為資本與勇氣 發揮集團綜效開創新局」為主軸發表新春談話,強調「善用國泰在銀行、保險、資產管理的三大引擎,及國泰海內外的資源,持續擴充資產管理規模,而銀行部分則要持續善用數位的力量,立足台灣,放眼亞太。」強烈企圖心,吸引三大法人資金同步簇擁,單日合計買超8,818張,帶動股價大漲3.7%,收在65.7元。
在國泰金引航,加上美國聯準會於農曆年前釋出加快縮減購債最快將於3月開始升息訊息,農曆年間美國最新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遠高於市場預期,促使投資圈大幅提高聯準會大幅升息擔憂,資金流向金融、景氣循環等升息受惠概念股。中信金昨天高居三大法人買超第一,合計買超張數高達2.8萬張,開發金以2.2萬張緊追在後,玉山金則以1.6萬張排名第三,國泰金則是買超第四名,上市櫃金融股逾半數在昨天都呈現法人買超。中信金、開發金、國泰金的三大法人單日買超張數均超過農曆封關前一周,可見資金動能有轉強趨勢。
法人分析,步入升息環境,銀行、壽險股都有機會受惠。假設美國聯準會升息1碼,對台灣金融業獲利提升約42.73億元,以兆豐銀行獲利提振最為顯著,約4.32億元,玉山銀行則約3.37億元,第一銀行2.73億元、台北富邦銀行2.73億元、國泰世華銀行2.34億元、永豐銀行2.05億元。壽險股方面,台灣壽險業去年股票、債券收益都大有斬獲,國泰人壽、富邦人壽金融資產為實現獲利均突破千億元,並創歷史新高,獲利配息能力轉強。
法人表示,據金管會統計,金融三業(銀行、保險及證券業)2021年稅前盈餘合計9,365.97億元,較2020年的6,752.64億元成長38.7%,改寫新高;看好金融股配息能力,高股息殖利率題材有機會在第1季發酵。<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