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更是一道需要及早準備、與時間賽跑的課題,不同世代在不同背景與環境下成長,各自對於退休的想法與價值觀也有所差異,建議國人在思考退休準備時,必須把握兩大要點,首先是時間優勢,其次則不該把退休只和資產累積畫上等號,醫療和長照保障更是關鍵一環,如此才能隨人生推進,時時彈性調整自身的保障配置,迎接樂活的退休生活。
同樣經歷過年輕人生階段的X與Y世代,兩世代的退休意識與需求大相逕庭,資深的X世代在意的是傳承,Y世代開始不再有養兒防老的觀念,而正值青春年華且初出社會與職場的Z世代,願意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而付出,不一樣的退休觀也影響著保險保障的配置。
在我服務的客群裡,主要集中在25歲至38歲之間,正好橫跨Y和Z兩個世代,與他們溝通退休保障規劃時,很明顯就有所差別。
Z世代由於身處海量資訊的數位環境中,面對退休課題並非覺得不重要,而只是沒意識到重要性,他們自我意識較為多元,更在意現階段當下的生活品質,對於退休他們需要的是引導思考,並從需求面向他們闡述箇中的why(為何需要),通常只要促動Z世代想要維持老後的生活型態的心理,並依其經濟能力配置合適的保障規劃,再隨著生命歷程強化與調整,他們對於退休準備的接受度是高的。
退休準備可以分為醫療、長照、養老、責任四大帳戶,這四大帳戶的優先順序可以依個人保障需要和人生階段進行排序。如果讓Z世代來排序,他們通常會先確保醫療帳戶充足,接著就是老後生活品質所需的養老帳戶,時常忽略了長照帳戶的必要性;我會建議,以「我」為出發點的Z世代,退休規劃必須也先以「照顧好自己」為首要,優先著重於醫療、長照兩大保障,所以通常會建議選擇具有年金特色的投資型保單,以及具有壽險和滿期金等特色的重大傷病險,以確保退休基本保障無虞,日後再隨著個人經濟能力提升,逐步強化退休四大帳戶、樂活退休。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