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緊張,全國進入三級戒備,對經濟衝擊的不確定下,投資人趨保守。壽險業者觀察,近年受國際經濟情勢動盪影響,市場波動加劇導致民眾投資趨於保守,加上近兩年疫情延燒,一般投資型商品保價可能上下波動,使得具有下檔保護機制的「附保證商品」蔚為風潮。
以兩大知名壽險公司來說,皆可看到「附保證商品」在疫情之下受到青睞的現象。國泰人壽指出,附保證商品除了具有下檔保護機制、抗波動,還能提供保戶每月現金流與資產傳承的功能,連結標的採波動度控管機制,更能契合客戶的長期穩健理財需求,近一二年銷售成果佳且為正成長。以2019年至2020年為例,業界附保證商品銷售量從113億元提升至619億元,成長率高達448%,而國泰人壽為50億元提升至423億元,更成長了746%,顯示出國人對此類商品接受度高。
另外,富邦人壽也指出,以富邦人壽投資型保單來看,保費所占比率自2020年的32.2%,成長至2021年4月的45.4%,而2020年第四季至2021年第一季這段期間的保費主要就是來自「附保證保單」。
曾任金管會主委,也長年研究國人退休規畫的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認為,就國外市場經驗來看,附保證投資型年金在退休規畫上確實具有一定的功能。
至於怎麼選擇保單?富邦人壽說,在買這類保單時,可依據「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波動度的高低」、「代操機構的專業度」判斷。另外,附保證保單全委帳戶的提解率皆有下檔保護機制,即淨值低於一定門檻,帳戶不進行提解。
目前受到多家壽險公司委託代操的施羅德投信指出,施羅德帳戶具有多年實績優秀表現、靈活調整掌握輪動機會、嚴控風險波動、精選優質標的等優勢,當市場震盪時、帳戶力求表現相對穩健,且主動配置搭配風控機制兼顧下檔防禦與上漲潛力。
舉例來說,2020年在新冠疫情期間就大幅拉高現金比重,應對不確定性相當高的疫情震盪,隨後待市場止穩,逐步提高股票參與市場,2021年以來也搶先調降債券部位,再調降股票部位,提高投組對市場因本益比修正而震盪的防禦能力。
針對後市,施羅德多元資產團隊認為,短線上美國公債殖利率仍將維持高檔震盪,但因為基本面復甦與貨幣政策維持超寬鬆狀態的條件並未改變,再加上企業獲利也傳佳績的激勵下,風險性資產仍可望獲得支撐。股票投資策略仍維持成長和價值兼具的投資組合。<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