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在證券服務雙月刊中指出,為精進台灣資本市場競爭優勢, 已研議對策,在順暢上市機制,包括擬放寬股票初步募股(IPO)條 件,與提高現金增資(SPO)籌資彈性等,並在確保投資人權益保障 前提下進行。
相關措施將納入即將推行的資本市場藍圖,期透過未來三年的滾動 式檢視修正,更堅實資本市場籌資功能。
證交所指出,2020年對台灣資本市場是極具挑戰的一年,除外在的 經濟環境不確定性與新冠疫情衝擊外,逐筆交易與零股交易等新制的 成功推出,為投資人的交易環境帶來了嶄新面貌。台股市場面對諸多 變革與不確定因素,交易表現仍締造不少佳績,成交值與大盤指數續 創新高,有交易人數由年初的161.8萬人上升至10月底203.7萬人,電 子下單比重攀升至逾七成。
在協助企業籌資方面,證交所雖已因應疫情採行相關上市寬容措施 ,部分發行公司或因未來不確定性而暫緩上市規劃,或因受衝擊影響 獲利,致今年度發行面表現並不如交易面亮眼。
證交所採取多管齊下,持續強化資本市場籌資功能 以調整後直接 金融管道籌資指標分析,綜觀上市櫃公司近十年實際籌資情形,台灣 資本市場籌資表現呈穩定成長趨勢,尚無外界所稱弱化情形,期透過 未來三年的滾動式檢視修正,堅實籌資功能。
一、完善直接籌資管道:
落實政府政策,引導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具備「技術創新 」或者 「營運模式創新」之國家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進入資本市場,透過資本 市場力量鼓勵、支持及培植新創市場發展,帶動我國產業轉型。
證交所之前已開放大型無獲利企業上市標準,惟目前僅一家申請, 可見新創企業籌資管道仍有待改善。經廣納市場建議與意見,證交所 全新規劃之創新板已箭在弦上,冀進一步協助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 新能力之新創企業及早獲得資本市場挹注。
二、促進市場活絡,提升企業於資本市場籌資意願:
資本市場品質與交易便捷度將影響市場活絡性,進一步衝擊企業於 資本市場籌資意願。為改善資本市場部分個股流動性偏低的情況,證 交所自今年4月起實施上市公司股票退場機制,8月底更公布公司治理 3.0,進一步強化上市櫃公司治理品質,可望逐步健全資本市場體質 。
交易制度方面,今年3月逐筆交易機制已上線,並於10月26日實施 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便利小資族群投資台股,交易制度優化已擴大市 場參與。然證交所並不因此自滿,另針對營運狀況良好但交易較不活 絡的公司,研議推出股票造市者制度,並將持續檢視零股交易實施成 效,研議縮短撮合間隔時間可行性,期再度推升整體股市動能。
三、持續強化推動,順暢上市機制:
雖受疫情紛擾,證交所仍持續拜訪公開發行公司,與中介機構合作 拓展業務,辦理「推動優質企業上市座談會」,推動國內優良企業上 市。另防疫期間仍透過電子、影音、遠距訪談會議等宣傳管道,爭取 國外優質企業來台上市,以穩固新南向、中國大陸市場,開拓美國、 日本及其他海外上市案源。
依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統計數據,我國資本市場市值在國際排名第1 7名,另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20年6月公布之「IMD世界競爭力 年報」中,我國股票市場市值占GDP比率 192.8%,則名列第五,為 我國世界競爭力之優勢項目,均反映我國資本市場證券化程度及發展 潛力高,資本市場表現不俗。
證交所指出,將持續努力推動各項方案以健全資本市場體質、優化 交易機制與完善籌資管道,以充分發揮及提升資本市場直接金融功能 。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