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理財發展至今約12個年頭,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tatista預估,2021年全球管理規模將突破1兆美元,並在2023年翻倍突破2兆美元,全球主要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新創(Fin-tech)公司,無不重視機器人理財(Robo-advisor)的發展與布局。
機器人理財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資產配置及投資組合管理的能力,藉由了解投資人的投資目的(累積退休規畫、多元息收目的、子女教育基金、類絕對報酬策略)與風險屬性(年紀、交易習慣)後,提供「多資產」與「多市場」的投資組合,並定期/不定期進行「再平衡」(Rebalance)調整。
元大投信新書《ETF智能投資與機器人理財實務與應用》內容網羅海外機器人理財發展經驗、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使用指南、資產配置觀念、投資組合動態調整、投資組合最佳化技術等內容,可作為商管系學生及金融機構認識機器人理財的教科書,也適合作為投資人欲了解機器人理財背後運作的途徑。內容還包括:
一、海外機器人理財商業模式:揭櫫海外機器人理財發展經驗,包括Vanguard、Charles SCHWAB及Betterment等代表性機器人理財公司,並分析美國主要機器人理財平台近幾年實際績效與風險表現狀況。
二、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使用指南:包含智能投資組合、投資組合計算器、ETF優化數據、事件投資策略、ETF知識文章等功能介紹(www.yuanta-etfadvisor.com)。
三、資產配置觀念:包含投資組合藉由多角化之分散風險效果、資產類別介紹、投資組合績效/風險評估指標、存股VS.資產配置差異、退休理財首重資產配置等觀念介紹。
四、投資組合再平衡機制:分成定期靜態、定期動態、不定期靜態與不定期動態四種再平衡方式,即資產配置權重將隨著「市場」與「年紀」變動而採取不同的再平衡機制。
五、投資組合最佳化技術:機器人理財如何決定投資組合內各類資產的權重為其核心技術,本書將介紹馬可維茲的均值-變異數模型、Black-Litterman模型、風險平價模型及AI演算法結合投資組合最佳化模型的量化技術,並且分享從「台灣投資人」角度出發的資產配置。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