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蔓延與經濟前景渾沌不明影響,今年黃金現貨價格大幅上漲,8月盤中創每盎司2,075美元新高,使黃金存摺、黃金現貨、黃金期貨與黃金ETF等投資管道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
臺灣證券交易所指出,黃金ETF具有ETF特點,只要擁有證券帳戶即可買賣,投資手續便捷,且具有一定流動性,但提醒投資人在買賣前應充分認知相關商品的特性與風險。
國內首檔黃金期貨ETF於2015年上市,開啟投資黃金新渠道,使投資人無需涉足期貨市場,即可於集中市場交易時間買賣追蹤國外黃金期貨指數期貨ETF。
證交所表示,投資黃金期貨ETF不等同於投資黃金現貨,且風險與一般股票型ETF不同,首次買賣前須簽署風險預告書,提醒投資人投資前宜多加瞭解並審慎評估風險。
證交所分析,黃金ETF具有連結黃金期貨,且與黃金現貨報酬存有差異的特性,以目前掛牌上市的三檔黃金ETF來看,一檔追蹤標普高盛黃金超額回報指數(S&P GSCI Gold Excess Return Index),另二檔則分別追蹤標普高盛黃金日報酬正向2倍與反向1倍超額回報指數,均為追蹤黃金期貨ETF。
ETF經理人透過交易期貨契約方式,追蹤、模擬或複製期貨指數表現,而非追蹤黃金現貨價格表現,期貨與現貨兩者價格表現雖高度相關,但並不等同,投資人需留意兩者走勢間差異。
證交所說,黃金ETF在次級市場交易方式與一般股票型ETF相同外,其淨值計算亦會扣除管理費、保管費等各項費用,惟申請贖回採現金結算方式,不會取得黃金現貨。
此外,因黃金不具孳息特性,故不配發股息。<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