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熱冷門股,金管會昨(8)日宣布造市制度明年6月底上路,透過造市者及流動量提供者,提振優質低流動性股票的交易量,冷門股三大篩選標準也出爐,包括EPS(累計每股稅後純益)大於2元且近一年有配息等,新制將有助擴大台股量能,吸引更多企業來台上市櫃。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為活絡股市量能,股票造市者制度將同時導入「造市者」及「交易獎勵參與者」(流動量提供者),均由證券自營商參與。
造市者有提供報價義務,尤其是針對冷門股做造市;流動量提供者則專門負責對冷門股做買賣。
造市標的採以全部股票搭配部分冷門股交互挑選方式,冷門股的篩選標準有三大項,包括第一,上市滿一年。
第二,需符合交易面條件,日均成交量、周轉率及波動率較低。
第三,發行面條件,最近年度財報無虧損、EPS大於2元且近一年有配息。
至於初步篩選出來的冷門股有多少檔?蔡麗玲說,明年6月底上路,發行面要看2020年財報,目前還無法知道,屆時也不會公布標的內容,以免外界誤以為推介個別股票;一年篩選一次標的。
蔡麗玲說,證交所今年2月初步徵詢過14家券商,其中有八家明確表示有意願,隨著規劃內容明確後,有意願參與的券商將愈來愈多;依規定,券商須具權證造市商資格,目前有18家。
財報出來後,券商就可根據證交所訂定的篩選標準,從符合條件的「冷門股」標的中,挑出造市標的後跟證交所申請,為避免過度集中,證交所會作協調。
原則上,券商跟證交所一年簽一次約,因此,篩選標準也會作滾動檢討。在簽約期間,券商在造市者及流動性提供者,只能選一種角色。
為鼓勵券商投入造市,也將提供誘因,包括第一,經手費減免,目前證交所收的經手費是萬分之0.52,對造市券商將減免。第二,提供獎勵、競賽獎金等。
第三,採取「紅配綠」作法。造市標的,除了責任要求的冷門股以外,券商也可以搭配一些流動性好的股票。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