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除息旺季套利需求增,伴隨台股第二季展開二成強勁反彈,國民ETF-元大台灣50基金規模到6月底衝上1,181億元,另外,隨著指數來到一萬二的歷史相對高檔,元大台灣50反1也大舉湧入避險資金,基金規模達852億元,刷2016年10月底來新高,二檔ETF規模達2,032億元,寫下歷史次高。
台灣指數公司最新統計,到6月底止,台股整體ETF規模達1.7兆元,再寫歷史新高,除債券基金規模遙遙領先達1.26兆元,期貨ETF有370億元最少,原型及槓反各為2,947億元、1,618億元,也就是說,上述2檔ETF各占原型、槓反ETF比重達40%及53%。
台灣50到6月底基金規模達1,181億元,創2019年9月底來新高,外資持股到7月23日達42.36萬張,但較7月9日的波段高峰減10.5萬張。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表示,全球低利率、負利率時代,將資金都逼到ETF,不只台股如此,美股資金也集中在FAANNG等重量級科技股。
元大投信表示,台股向來受外資青睞,尤其台灣50成分股是由台股市值最大與菁英的50家上市公司組成,分散於50家標竿企業,可避開過度集中於單一個股可能暴漲暴跌的風險,中長線看好,建議持有者可續抱,空手者可趁回落時分批進場。
但也有投資專家透露,近年來外資及大戶法人等,為了節稅,會在除息前賣股,資金轉進買台灣50,帶動每年在6月時該基金規模都會攀升至高峰,去年6月1,380億元也是高峰。
至於台灣50反1基金規模6月底也來到852億元,更刷2016年10月底來新高,顯示市場多空交戰劇烈,外資7月23日買超台灣50反1達6.1萬張,累計連6日買超11.9萬多張,累計持股達29.64萬張、持股比31.83%,均是歷史高檔。
元大投信分析,因大型法人持有台股量能極大,但市場仍擔憂二次疫情,導致大盤波動,因此透過台灣50反1避險,台灣50反1不適合長期持有,若預期有不確定因素將發生時可加碼,待事件緩和後,仍應適度處分調整,不宜久抱。<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