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享退」全民退休自主投資實驗計畫啟動將滿周年,投資人踴躍參與,帶動好享退九檔基金規模已逾百億元,最佳一檔績效達到11%。不過,若和同樣訴求退休理財、瞄準台股利基的ETF連結基金(指享退)比較,後者11個月來全數績效均逾一成。
「好享退」鼓勵國人及早規劃退休,透過定期定額降低市場風險來達到資產增值,雀屏中選的安聯、國泰、群益三家投信,提供九檔基金。金管會統計,近一年來超過4萬人扣款,單月定期定額逾3.5億元。
期間經歷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衝擊,這九檔基金、共42個投資級別,有25個級別繳出正報酬,比率將近六成,平均報酬率3.8%。加上買盤積極參與,累積規模到5月底,已超過164億元。
這其中,又以安聯頗具知名度的四季回報債券組合基金,囊括近66億元的規模最多,合計安聯三檔基金就有87億元,領先國泰的15.8億元、群益的64億元。安聯四季回報債券組合的A類型新台幣級別增長最多,從成立時的12億增加到62億元。
國泰基金規模不特別突出,但42個級別中,國泰好享退系列2049目標日期組合基金的A類型美元級別上漲11.4%,不僅排行第一,也是唯一漲超過一成的基金。另外,國泰2029、2039、2049還有四個級別上漲7.5%∼10%,包辦績效前五。
值得注意是,指數化投資興起,號稱「國民ETF」的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去年中發行「ETF連結基金」,因為強打退休訴求,標榜「指享退」,也成為市場和「好享退」比拚焦點。目前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元大富櫃50連結基金,合計4,418人投資,總規模14億元。
好享退去年8月1日成立來,元大投信三檔ETF連結基金,報酬率都突破一成;元大富櫃50連結基金受惠中小股飆漲,表現更達到14.7%。元大台灣50介於11.4%∼11.5%,元大高股息約11.3%。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