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信法人分析,台股後市觀察重點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後續發展,其中,大陸疫情已經逐步獲得控制,雖然韓國、義大利、伊朗等國家疫情快速升溫,但疫苗臨床實驗已經啟動,各國防堵措施持續進行,因此預期疫情在3∼5月將獲得控制。此外,預期各國央行將持續寬鬆貨幣政策,各國政府也將推出刺激政策挽救受到疫情影響的疲弱經濟。
第一季電子供應鏈受到嚴重衝擊,但3月起大陸生產基地已經陸續復工,AppleStore等零售據點也逐步恢復營業,預期第二至三季需求面可積極趕上第一季的下滑,預期下半年經濟可明顯較上半年回溫。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指出,台股總體經濟及企業獲利皆相對穩健,且今年是5G商轉元年,將帶動科技股另一波成長高峰,加上台股4%以上的股息殖利率吸引力,因此評估台股急殺之後仍是尋找中長線的買點,不必太過悲觀;持續看好半導體供應鏈;5G趨勢不會改變,材料、RF、伺服器、骨幹網路等受惠;Apple新iPhone與新Macbook更改規格受惠股;高股息殖利率兼具成長性的次族群。
元大投信表示,面對不可測風險,股市樂觀情緒下降,但隨著疫情影響程度逐漸可以被測算時,股市評價面可望隨之穩定,並將開始反應對下半年乃至於更遠未來的正面預期。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短線台股仍與美股、科技股的連動關係高,建議降低Beta值,減持消費性電子類,並應分散產業、均衡布局。看好半導體、伺服器、光纖與互聯網類股。
另外,非電子類股則看好生技、醫療與健康食品等類股的績優大型股為主。
法人表示,投資人可先從疫情改變了甚麼去思考布局邏輯並檢視手中持有部位。除了部分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受到顯著影響,長期受關注的產業趨勢因為疫情而改變的並不多,雖然獲利預估面臨下修壓力,獲利預期下跌連帶反映在股價走勢,但在齊跌過程中,仍不宜忽視要審視對投資組合的長期看法。<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