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傳出2020年10月到期恐無法展延, 台灣機械及石化等產業,每年透過ECFA輸中金額高達數百億美元,可 享受早收清單免稅優惠,其中機械設備每年銷大陸80億美元、100多 項0關稅;業者呼籲,政府應面對問題,若大陸取消優惠,恐加速業 者赴大陸投資設廠。
馬政府時期與大陸簽署ECFA,將台灣機械、石化及紡織等產業列入 早收清單,其中台灣數控車床銷往大陸訂有落日條款,規定2016年元 旦起,必須採用台灣或大陸產製控制器,才享0關稅優惠,否則恢復 課徵9.7%關稅。早在總統大選前傳出,蔡英文若連任總統,ECFA 1 0月到期,大陸將不再展延。
大選過後,ECFA是否展延,備受各方關注,說法更是眾說紛紜。台 灣產製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等傳動系統元件銷往大陸享免稅優惠,上 銀在大陸蘇州建一期新廠,蘇州二期廠房去年也動工興建,同樣生產 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的全球傳動,外銷大陸超過六成。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樂觀預期,大陸很有策略,會從大方向來看, 在有助兩岸經貿關係穩定發展的基礎下,ECFA早收清單很有機會繼續 延長。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顧問王正青指出,兩岸簽ECFA,計有500多項享 0關稅優惠,其中台灣每年機械設備銷大陸金額達80億美元,占出口 比重29.2%,銷往大陸項目多達800多項,其中車床及磨床100多項享 受早收清單免關稅優惠,占大陸比重超過一成。能否繼續免稅,牽涉 到競爭力問題,必須靠兩岸政府間對話協商,解決問題,業者無從插 手。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秘書長黃建中表示,台灣車床及磨床兩 項工具機產品對大陸產業影響較小,是大陸最後同意將車床及磨床列 入ECFA早收清單優惠的主因。
台中精機、程泰、台灣瀧澤及大同大隈等工具機廠,近年都將車床 銷大陸,不少廠商陸續在大陸投資設廠。工具機業各自有盤算,近年 也分散市場,大陸一旦取消ECFA早收清單,受衝擊程度,要看個別廠 商調整其競爭力程度而定,若已在大陸當地設廠,可以改從大陸出貨 ,就不會受影響。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