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處15日最新統計顯示,因家庭結構轉型帶動消費習慣轉變,我國超級市場近年積極展店,加上以鮮食主題、集點活動強化行銷,並導入多元支付,提升消費便利性及客群黏著度,迄2019年為止,超市營收連續17年正成長。
統計處表示,超市營業額自2003年來逐年攀升,2018年已達1,985億元,平均每年成長5.2%,高於整體綜合商品零售業3.9%,2019前11月營業額達1,901億元,年增5.1%,預期在耶誕、跨年商機及農曆春節買氣提前挹注下,去年年全年營業額可望突破2,000億元,續創佳績。
值得注意的是,超市業者持續展店擴展市場規模,2019年11月底超市達2,286家,較2009年底增加917家,其中全聯989家居首,其次為美廉社699家,頂好208家;展店速度以2015年及2016年最快,分別較前1年增加142家及200家,2019年整體展店速度放緩,至11月底僅較上年底增35家,主因部分地區型超市退出市場所致。
超市雖連續17年營業額創新高,但業者表示經營仍艱困,統計處詢問業者後發現,近年勞基法修法後,勞動成本提高為超市首要經營困境,另由於競爭白熱化,分別打出價格競爭,致毛利偏低,近年來電商搶食市場,也讓業者大吐苦水。<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