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今年受貿易戰及金融去槓桿的影響持續下跌,投信法人指出,下半年財政及貨幣政策的加大投資及漸進放鬆,都顯示政策目標從去槓桿到穩槓桿,總體經濟有希望在第四季改善,目前股市反映對大陸總體經濟悲觀的預期,可以得到修復。
元大MSCIA股ETF協管經理人李孟霞表示,近期上證綜合指數的低點2,691點,本益比約12.9倍,與2016年1月時的前波低點2,638點的本益比13倍相比,目前股價在合理位置。長期看陸股行情,目前是風險相對低的位置,但市場持續縮量是今年股市最大的問題,未來仍需要成交量有效放大,指數短線才有向上的空間。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分析,今年2月以來A股持續調整,其中很多個股股價創2016年初以來的新低,A股市場的底部逐步清晰,在市場持續下跌中,外資卻加速流入,從北上資金的流向來看,主要流向優質的藍籌股,特別是值得長期持有的消費白馬股,這些「聰明錢」入市,意味A股處於底部,長期持有機會大於風險。
日盛中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表示,多家大型保險公司確認已加倉,金融股和消費股走勢強勁,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從成交量上來看,滬深兩市成交量仍偏低,短期仍處於震盪整理過程。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短期陸股料波動難免,但同時也可觀察到市場對於貿易議題的反應已較先前有所下降,經濟持穩態勢也未變,企業獲利方面在今年仍可望有雙位數水準,待市場情緒修復後可望重拾升勢,建議挑選長期前景佳、業績穩定度高的族群為主。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上證指數進入新一輪多頭的時機未到,整體將處於2,600∼3,500點的大區間整理。按照過去經驗,未來兩、三年風險偏低,且波段報酬可期,建議投資人可採取定期定額,分批操作。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企業基本因素穩健和本益比具吸引力,將繼續為大中華股市提供關鍵動力。A股市場涵蓋許多境外市場並未提供的獨有企業投資機會,像是家居裝飾、化學品、可再生能源、生技及製藥公司等。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資深經理粘瑞益表示,隨著A股落底訊號出現,未來股市再大跌機率不高,觀察政策、資金、籌碼、匯率等四大面向,已透露出轉好跡象,建議投資人可開始逢低分批建立A股部位。<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