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擬修法,放寬保險業可擔任長照機構等社福事業的董監,壽險業者表示,此舉有助提升壽險業參與意願,但也透露,壽險公會做過調查,發現壽險業目前意願都不是很高,外界經常點名的那幾家大型壽險公司都回覆「評估中」。
關於保險資金投入長期照顧機構,國泰人壽、新光人壽等,因為集團有醫院,向來被認為投入興趣高;南山人壽也因為積極研發長照保單,被認為有興趣投入。但壽險業者昨日透露,根據公會調查,外界經常點名的幾家大型壽險公司,都說「評估中」,並非如外界以為,展現高昂興趣。
他表示,對大型壽險公司而言,國內的長期照顧產業,變化很大、前景不是很穩定,長照機構彼此之間,好壞差異大,強的很強、弱的很弱。壽險業擔任董監事,雖可取得財務與業務資料,有利其為投資的資金進行把關,但核心問題仍是,國內的長照產業,從投資前景來看,目前還不夠吸引人。
壽險公司主管說,對國泰等大型壽險公司來講,「喝牛奶,不一定要自己養頭牛」。就算公司研發長照保單,想與實物給付連結,也可透過策略聯盟方式,與優質的長照機構合作。透過投資雖可深化雙方聯盟,但並非唯一途徑。
國泰人壽發言人、執行副總林昭廷昨日受訪時也說,個別議題不評論。<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