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關係再拉警報,也對陸股造成壓力,投信法人分析,隨著 市場向下修正,目前陸股估值深具投資魅力,近期企業買回庫藏股金 額締新猷和國際資金持續敲進,都反映市場底部訊號浮現,搭配官方 政策助力明確,短線陸股存在反彈空間,若企業獲利優於預期,有望 再添助力,可用聚焦高息A股的中國股債平衡基金穩健參與。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觀察大陸今年來承諾擴 大進口、並陸續開放汽車、金融產業外資持股上限,是採取內部加速 改革,外部更加開放以接軌全球化的態度,顯示檯面上言語雖強勢, 但實質動作相對妥協,預料陸方仍將採取相對務實並做出適當讓步, 雙方貿易衝突失控的可能性仍相對有限。
即便就算第二階段2千億美元加徵關稅於第4季啟動,對大陸GDP衝 擊約0.2∼0.4個百分點,但目前股市反應的衝擊幅度為0.5∼1%,顯 示當前市場信心極為脆弱且過度反應。
應迦得認為,貿易戰持續升級,雖讓陸股在悲觀情緒發酵下震盪劇 烈,A股主要企業組成仍以內需為主,真正受貿易戰影響的出口企業 比例偏低,且當前A股估值重回過去兩年的低檔水準,顯見當前市場 已極度悲觀解讀訊息,不少質優企業同步被殺低。
目前滬深300指數預估12個月本益比降至不到9.5倍,外資高持股的 上證A50指數股息率升至3.5%,根據2013年和2016年兩次經驗,不論 是上證A50指數還是滬深300指數,當上證A50股息率接近或超越國債 收益率,後一個月、後三個月和後一年都有一波行情可期。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資深經理粘瑞益表示,2017年底大陸已 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未來因大陸積極改革轉型,加上人行啟動 定向降準,帶來龐大機會,多頭續航力可期,在A股動盪之際,不失 為極佳的資金避風港。
國泰投信ETF團隊資深經理鄭立誠指出,後續觀察重點仍是中美貿 易戰的變化,此外,大陸官方對房地產的調控目前仍未結束,如近期 對棚戶改造貸款的審批趨嚴,使房地產的投資可能面臨放緩。
但另一方面,預期大陸政府下半年會在促進消費、鄉村振興、民間 投資和減稅降費等領域多所著墨,內需消費的成長則可望持續,整體 經濟仍有機會維持在6.5%以上的水準,投資人仍可把握近期的投資 機會。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