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管會昨(27)日釋出的新版《公司治理藍圖》規畫中,有一項「推動金融業落實股東行動主義」,精神之一亦即用銀彈支持「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標的,在國際間行之有年的盡職投資守則,在台灣透過新版《公司治理藍圖》可望進一步落實。
統計台灣依據落實責任投資的相關指數,包含就業99、高薪100、公司治理100,以及臺灣永續指數(目前有66檔成份股),合計這4支指數其被追蹤資金規模將達近千億元,永續指數目前仍在招標中,預估未來公司治理概念股受法人資金青睞的程度,會進一步提高。
這4支指數僅有1檔被發行成一般投資人可買的「公司治理100ETF」目前追蹤資金規模約25.63億元,自去年5月發布以來,不到一年,至今漲幅近1成,且之中配息2次合計現金股利1.14元。
篩選公司治理100指數成份股,累計今年來漲幅最亮眼的個股例如台勝科32.78%、創意31.57%、微星28.59%、上銀28.26%、南亞科25.2%等。
富邦公司治理100ETF基金經理人溫芳儀指出,具備良好公司治理的企業,同時也能兼具長線績優經營績效,並有不錯的配息股利水準,這檔ETF尤其適合一般投資人定期定額長期布局。
而作為勞退委外代操的「就業99指數」績效更是亮眼,根據基金運用情形,2015年7月撥款約296億元,交由復華投信、匯豐中華2家投信代操,至今年1月底淨資產來到389億元,投報率達31.27%,遠優於同期大盤22.81%。
根據新版公司治理藍圖規畫,將推動金融業簽署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及出席股東會,預計2018年達成投信70%以上,以及證券商、保險公司及銀行業者等其他業者50%以上簽署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的目標。
其實,證交所今年已緊鑼密鼓安排行程,強化與目前39家簽署「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的單位交流,並擴大簽署人範圍,促法人能監督持股企業的公司治理表現。
由於簽署守則是自願性質,力拚擴大簽署人範圍,搭配壽險資金入股訴求,可望讓讓資金管理部門買股有依據也更安心。
證交所表示,簽署守則只是第一步,為了讓機構法人更明白自身對「盡職治理」的承諾,其實可以用積極行動表達,不只是被動反應,這在國際市場的投資機構都行之有年,但台灣的機構法人與市場文化相對還不熟悉,將藉由實際案例、法人現身說法,明白可以讓其持股發揮「監督公司治理」的影響力。<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