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人不親,土親」,住在台南的外籍人士即便來自不同的國家,到了這裡,都能找到自在徜徉的新天地,在他們眼中,這是第二個家,凸顯出台南正蛻變成一個移居宜居的幸福城市。
同樣是府城工作的外籍勞工,來自瓜地馬拉的施幸華(Adriana Estrada)和哥倫比亞的小巴(Sebastian Serrano),對台南共同印象是「方便、熱情」。
施幸華說 ,連住在台南的外國人都比住在北部的外國人還熱情;從美國調到台南的小巴則認為,世界各地大城市差別不大,都有四處林立的百貨公司和品牌商品,但台南有很多老房子、咖啡店,充滿著懷舊氣氛,很可愛也很有特色,最重要的是,在台南比在紐約安全多了。
根據台南市勞工局統計,台南外籍勞工人數大約有5.69萬人,占總人口3%;官員指出,這些朋友離鄉背井來幫我們做事,有緣千里來相會,不僅連結起這座城市的人心,更為台南豐富的文化增添了繽紛色彩。
官員強調,台南縣市合併以來,經由一區一公園、長照推動、治水、公車捷運化、低碳綠能、工業區開發、產業招商、三橫三縱等重大交通建設的爭取,和各種文化活動的推廣,已打造出一個舒適便利的居住環境。讓幼童可以安心健康成長、青年人可以看見希望、壯年可以實現夢想、老年可以幸福的安養天年。
代理市長李孟諺表示,台南重大經濟投資案陸續到位,台積電已宣布選定南科的台南園區,興建3奈米製程新廠,加上正展開的5奈米廠,在台南投資上看6,000億元。屆時,台積電在全球大概有七成的產能都在台南。
台南市府有決心,一定可讓相關的重大投資順利進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台南不只是文化古都、美食之都,更是科技重鎮,成為一個安居樂業、宜居的城市。
據經濟日報與南山人壽共同主辦的「2017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結果,2016年排名幸福指數第12名的台南,2017年因主觀幸福感排名退步七名,整體排名略跌至第14名,但就業項目表現亮眼,獲得滿分10分。<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