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1兆元的壽險業資金在國內無處去化,才甘冒匯率風險,大幅投 資海外,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20日表示,壽險公司若能提高保戶的 yield(應指保單利率或宣告利率),也能對台灣的GDP有所幫助,不 一定要將錢閒置在台灣,才叫愛台灣。
「我一年有5、6,000億元的保費、2,000億元的投資收益,台灣有 6,000億元的綠能跟五+2產業可以投資嗎?」杜英宗昨日提出三大投 資不通,一是政府長照產業欠缺整體規劃、各縣市各行其政,且法規 未打通,保險業根本無法投資;二是國際板債市被政治化及污名化, 造成壽險業投資的壓力;三是綠能及五+2產業投資額度都不大,保險 業資金無法只透過投資綠能或五+2產業去化。
杜英宗也提出國人的三大謬誤,第一是保險業的資金成本不是完全 無成本,各界不能動輒要保險資金去投資風險很高、低報酬率的東西 來愛台灣;第二不是錢留在台灣就是愛國,銀行目前有9兆元的爛頭 寸,加上保險業無法去化的資金,這些都是大眾的錢,在台灣根本沒 有足夠的投資工具;第三即批評國際板債券發行利率比國外低,杜英 宗說蘋果同款債券來台發行利率跟國外是一樣的,不要亂比較,泛政 治化。
政府鼓勵保險資金投入長照、綠能及五+2新興產業,杜英宗說,南 山人壽願意評估及投資,但綠能及五+2產業的投資案,規模大多只有 數億元或10億元,一年可投資案搞不好都沒有100億元,根本無法有 效吸納壽險業的資金,同時這些產業投資風險相對高,壽險公司必須 對保戶負責,投資風險必須評估及需要分攤。
至於長照機構,僅允許保險業投資30%,杜英宗說,保險公司最想 作的是實物給付,保戶將錢投保保單,老年時就是保險公司來照顧, 但目前法令根本不允許。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