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行之多年的股票交易單位若由千股縮小至百股,能否有效達到鼓勵小資族入股市?或是可能反而影響台股交易量?大型券商董事長及券商公會都有各種看法與觀點。
證交所正研議台股交易單位縮小為百股,除了希望鼓勵儲蓄較少的年輕人投入績優股外,證交所也認為,應從稅制改革著手,對於長期投資也應給予稅負上的優惠。
券商公會秘書長莊太平對證交所研議交易單位縮小為百股,意在鼓勵年輕族群投入股市的想法表示贊同,但他仍深感台灣證券交易稅制對股民不友善,在2兆元稅收中,對股民收取的稅費高達4,000億元,占比高達2成。
莊太平說,目前正收集台灣總稅收的相關資料,未來將配合財政部等相關單位,於適當的時機提出稅負檢討的建議方案。
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指出,國際證券市場有分拆、分割制度,由上市公司自行決定股票是否要一分為二或一分為十,而在交易單位有些只以1股,由投資人視自身財力狀況,來決定下單多少。
對於未來若交易單位縮小為百股,許道義認為,過去投資人交易習慣1張是1千股,未來若改成百股,應也是習慣問題,預期對證券市場整體影響不大,對台股交易將更有彈性。
不過,賀鳴珩則十分擔心若交易單位縮小為百股,首當其衝的是證券營業員。他舉例,原本營業員一通電話可以接到1萬元,但交易單位縮減為十分之一,馬上變成1千元,對於營業員影響很大,人工接單成本過高,至於電子下單影響當然不大。<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