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委員施俊吉昨(20)日表示,他在月底接掌證交所最重要的使命是,發達資本市場、讓台股動能回來。為此,他將推動改革,讓資本市場與交易制度更透明,另外,他也將加強對國際宣傳,鼓勵外資多買便宜又質優的台股。
行政院昨日宣布,財經政委施俊吉「轉任」證交所董座,未來將依慣例兼任台灣金融總會會長。昨天也一併敲定,櫃買中心總經理李啟賢跟隨施俊吉轉戰證交所擔任總經理;李啟賢的遺缺,由證期局代理局長張麗真繼任,張麗真也將暫時代理櫃買董事長。
施俊吉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知道新工作的時間不算長」,但閣揆林全要他不能抗命,他將帶著使命感上任。以下是採訪紀要:
問:擔任政委才剛滿月,突然轉戰證交所,意外嗎?
答:老實說,我知道要接新工作的時間不算太長,但因為我長期研究政策,院長說,不管他交給我什麼任務,我都不能拒絕。我有使命感,一定會好好守住院長要我防守的山頭。
院長給我三大任務是,一、發達與健全資本市場,讓台股動能盡快回來,交易量穩定成長;二、讓台股在MSCI比重提升,盡可能爭取國際信評機構對台灣的肯定;三,做好上市制度與上市審查,讓好公司能上市,上市的也必然是好公司。
問:台股動能不足,您有解方嗎?
答:過去,台灣資本市場屢因政府推動證所稅等不適當稅制改革,傷害交易量,未來這種傷筋動骨的改革要盡量避免。資本市場改革重點,應放在讓市場本身與交易制度更透明,股民覺得權益可充分獲得保障,自然會下場買股票。另外,採取如先進國家資本市場的一些進步規範,也是必要的。當然,股市向來被稱為是經濟櫥窗,經濟好了,股市動能自然會回來,拚經濟,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我認為,政府不能刻意用政策炒高股價,或刻意製造泡沫,但要想辦法透過完善的自由市場、自由交易來反映合理價格。我上任後會積極拜訪主管機關、券商與各方投資人,聆聽大家對改革的想法。
問:台股本益比太低,很多上市櫃大老闆都怕被買走,您怎麼看?
答:不同規模的公司會有不同看法。會擔心的,多是中小規模上市公司,但一些市值大的公司,即使本益比低,也不用擔心一點一滴被買走。台灣目前有900多家上市公司,數量很大、情況也不一樣,我上任後會來了解,小心處理。<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