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併購松青一案,去年11月中旬公布後,全聯於11月底就向公平會遞件提出申請,不過卻「碰了軟釘子」,公平會以資料不齊全為由,要求全聯重新補件,然而全聯至今尚未補件。
根據經濟部主計處統計,今年前11月國內超市營業額為1,649億元、年增8%。推估今年全年超市營業額可達1,830億元,以全聯營收760億元計算,市占率達41%,若併購營業額約35億元的松青超市後,市占達44%。
對於補件內容,全聯及味全均不願透露,但業界人士認為,全聯合併松青後市占將由41%再增加為44%,以及松青大量資遣796名員工,應該是卡關的重要原因。
松青超市為「滅頂」浪潮下,第一個被處理掉的子公司,松青超市雖是味全的心頭肉,連結食品製造到消費者中重要的通路橋樑,不過在味全執行長蘇守斌改革回歸味全食品本業的核心價值下,不得不忍痛割愛。
該併購案由蘇守斌親上火線,找上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洽談,對全聯而言,「老闆的決定」只能按部就班完成,並力求併購後拓展全聯布局的優點最大化。
只是整起事件目前是「欲速則不達」,去年11月底全聯遞件給公平會申請結合,公平會旋即以「資料不齊」要求全聯補件。
公平會發言人邱永和表示,業者結合案資料不便對外公開,但為讓公平會的委員能更充分了解整體超市市場概況,及雙方結合的效應,按照一般原則,會請業者再補足更完整資料,此乃正常程序,絕非刻意阻擋該案。
全聯為國內超市龍頭,在超市市占率約四成,當市場排名第一位的業者要併購其他同類別業者,公平會都會審慎評估後續效應。邱永和說,一旦收件後,會依據公平法第13條,視其「整體經濟利益是否有大於限制競爭之不利益者」來做判斷,不會因為全民滅頂聲浪而被干擾。<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