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預計6月底前將公布100檔公司治理指數成分股,證交所副總簡立忠指出,未來「責任型投資」概念可作為投資人及大型基金的指引,「好公司市場會給予較大肯定,證交所最終希望資本市場公司治理水準可以大幅提升」。
簡立忠表示,公司治理推動10多年來,已經推出很多措施但沒有系統整合,力量零零散散,有鑑於公司治理有很多地方要強化,因此由證交所擔任推動的核心,成立公司治理中心來整合各方力量,希望協助企業形塑公司治理文化。
因此,簡立忠說,證交所在推動公司治理有3個明確目標:第一、要國際化。即要符合國際公司治理一般國際實務守則,配合國際公司治理進程來推動。如此,我國公司治理的進步才能讓國際資本市場瞭解,提升我國資本市場評等。
第二、擴大參與。需要公司、學界、組織及投資者等,大家共同參與。公司治理評鑑推動這一年來成效不錯,所有上市櫃公司都加入,各相關組織積極配合推動,學術界也已開始進行各項研究,分析公司治理評鑑對公司經營的影響。雖然有人反映標準較簡單,但目的是要讓所有公司都納進來,剛開始推動指標不會太難,以後逐年修改精進。
第三、希望造成標竿效果。第1年先公布前20%,第2年公布前50%,第3年全部公布;今年4月30日公布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後,有些公司覺得做得不錯,為何沒有進榜?有關這部分未來可以再多作溝通與輔導。
簡立忠強調,目前已把今年度要評鑑的題目及指標都公布出來,可作為各公司努力的參考,而從上市櫃公司及投資人的反映來看,已產生正面的影響。他進一步說,公司治理評鑑首要目標是公司治理文化提升,提升公司價值,有些進階題(超過法規最低要求的題目)也達成引導公司自我提升的目的,頗有具體效果。<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