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連環爆,苦了通路商!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昨(6)日表示,單單這幾天,全聯的退油金額就高達5千多萬元,而且退油還在持續中,金額會愈拉愈高,貨款能否收回還不知道,得看運氣。他建議政府,食安問題應設專責機構統一發布訊息、擴編人員檢測,同時建立回收制度,不然通路商真的無所適從。
此外,林敏雄也替食品業喊冤,他說,台灣食品業99%都很好,是台灣很重要的傳統產業,像大陸人都很喜歡台灣食品,媒體把食品業打倒不是國人之福,何必一直無限上綱。讓其它國家都對台灣食品失了信心,對食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大災難,他語重心長地說:「媒體應該要降溫了!」
今年食安連環爆,尤其近來油品事件,全台幾乎進入失控狀態,林敏雄痛心地指出,好像什麼人都在發言,不管是政府人員、立委、名嘴、營養師等等,結論就是:通路最慘!
他說,食安問題,通路當然有道義責任,但不知要如何負責,許多成分連國家最高研究單位都驗不出來。而此次全聯啟動退油機制後,很多人拿了瓶子、沒發票就來退,結果頭3天退了近1、2個月大統油的營業額(大統油最高一個月在全聯的銷售金額約2千萬元),有人拿了600罐來退,這根本是異常現象,製造商的商品有問題,全部由第一線的通路接受退貨,對通路實在太不公平。
他說,這次幾乎是任何一個縣市的衛生局都可以發文叫通路下架,政府沒有統一的窗口,上架下架,全聯所有員工都累翻了。林敏雄建議,政府要有一個統一的機構發佈訊息,不然無所適從。
林敏雄無奈地表示,現在退貨堆滿倉儲滿滿的油,感覺好像炸彈,而且退貨還要整理打包,逆物流比順物流的成本了3倍,同時還得負擔倉儲成本,加上貨款未必收得回,損失確實不小。不過,他也指出,由於很多人換油、丟油,反倒讓全聯的食用油業績成長20%至30%,但還是無法彌補退油的損失。
未來全聯對於上架的商品會更謹慎,他說,沒有工廠登記、沒有政府或專責單位認證的商品都不會銷售。
此外,林敏雄對於台灣企業仍深具信心,他說,台灣人聰明、會做生意,且應變速度快,相信這次的食安或許有衝擊,企業就算一時2 、3年衰落,也一定會再爬上去。台灣企業真的很強,只是大家喜歡互相競爭,殺價殺給外國人,這點真的有點頭殼不好。 <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