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投資人喜歡購買低價權證作為投資,無非是受權證投資金額低、槓桿倍數大等商品特性所吸引。權證價格會低是有其原因,包括該權證為深度價外或距到期日天數短等。這些原因會造成權證對標的證券價格變化之敏感度降低、時間價值遞減速度快及流動性不佳等風險。證交所為提醒投資人注意,特詳細說明如下:
若權證低價主因是深度價外所造成的,則其權證Delta值將接近零,此時權證價格對標的證券價格變化之敏感度極低,此類權證可能發生標的股票大漲,但權證價格僅微幅變化或不動如山之狀況。投資人購買此類權證恐面臨權證對標的證券價格變化敏感度低之風險。
若權證低價是距到期日天數過短所造成的,則因其權證Theta負值較大,此時權證時間價值遞減速度較快。此類權證即使標的證券股價維持不變,權證的價格仍會隨時間消逝而有顯著遞減,且愈接近到期日遞減速度越快。因此,投資人購買此類權證恐面臨時間價值遞減速度快之風險。
證交所表示,權證價格低較容易跌落0.01元以下,依照規定,流動量提供者可不提供報價,屆時即便投資人想以低於0.01元的價格停損出場,也無法順利將手中權證賣出,如持有至到期日,而標的證券價格未高於履約價格,權證價格將歸零。因此投資人購買此類權證恐面臨流動性不佳之風險。
證交所提醒投資人,購買低價權證雖具有高槓桿之投資效益,惟可能面臨此類權證對標的證券價格變化敏感度低、時間價值遞減速度快及流動性不佳等風險,購買此類權證應先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