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易所表示,權證市場持續成長,今年以來權證發行、交易面雙雙攀升,截至7月底發行檔數逾9千檔,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成。惟權證標的數以萬計,證交所建議投資權證時,宜先認清權證的種類,才能從中挑選到適合投資的權證。
證交所表示,今年以來上市權證累計發行量已經超過9千檔,但有興趣的投資人看到平均每天約有近萬檔的權證在市場掛牌交易,而且每檔連結不同標的、不同發行條件組合,投資人光在挑選投資標的時,都難免會有眼花撩亂的感覺。
證券交易所建議,投資人一定要先瞭解權證有那些「種類」,才能挑選出適合投資的權證。
而目前可以做為權證連結之標的,包括上市櫃股票、TDR、ETF、證交所公告之指數及外國證券交易市場的股票或指數,在這麼多標的中,挑選後市看好的標的,當然是投資權證的首要選擇。
證交所表示,今年前7月證券商累計發行上市權檔數達9248檔,則較去年同期增加1079檔,年增率13.2%;而今年前7月成交值累計達 1848.92億元,占集中交易市場成交總值1.63%。發行面及交易面均較去年同期成長,顯示權證市場具一定吸引力;惟在眾多的權證中,宜對不同權證有所認識。
證交所表示,以「台積電」為例,市場上發行以台積電為標的的權證高達2百多檔,投資人這時需要瞭解每檔台積電權證「發行條件」的差異,包含「價內外程度」、「存續期間」、「行使比例」等,其中「價內外程度」代表與現股的連動比例高低,即標的證券之股價與履約價格高低的關係,每天隨著標的市價變動而異,以認購權證為例,所謂「價內」表示標的股價高於權證履約價格;當標的股價低於履約價格時,則稱此認購權證處於「價外」狀態,價內權證因已具內含價值,所以權證價格高於價外權證。
而價內外權證與現股的連動性,一般深價內的權證,就如同現股一般,槓桿程度較低,以小博大的空間較小;而過於價外的權證,和現股的連動性低,當標的股票漲跌時,權證價格的漲跌無法隨之等比連動,因此,投資人宜配合本身的投資策略,選擇價內外程度合適的權證,才能發揮權證槓桿效果,與現股也有適當的連動性。<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