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金改啟動,將由土銀、彰銀打頭陣。基於台灣金融機構需要壯大規模才能走出去,政院有意推動金融整併。其中,在金管會建議下,已屬意由公股金控發動,並以土銀、彰銀作為整併標的,並內定以台灣金併土銀、合庫金併彰銀為兩大目標。
除了上述兩大案,財政部也積極推動各公股金控旗下重要子公司整併。
由於目前市場環境投信業務的管理難度愈來愈高,財部有意推動「公股投信三合一」,合併第一金、兆豐金、華南金三家金控旗下投信;據估算,公股投信三合一後,市占率將僅次元大寶來投信。
至於台企銀,相關人士指出,兆豐金先前已向金管會表態不併台企銀,並訂定可轉債處分計畫,因此至少得等明年1月可轉債到期再說,加上兆豐金、台企銀兩家工會都強烈反彈,因此合併難度甚高。
財長張盛和昨日赴財委會報告業務,立委盧秀燕、賴士葆等人都關心公股整併推動,張盛和在答詢時首度對外透露:「財政部在兩年前確曾提過以合庫金併彰銀的解套方案,但因換股比例談不攏而作罷。」
對未來是否可能重推前案,張盛和不願證實,僅表示換股合併得看是否雙方合意,「民股也必須有意願才行」。
對公股金融機構整併,張盛和指出,現在8家公股銀行市占率達57 %、58%,因此「私併公或小併大」已不太可能,但很多較容易進行的公股整併案,如台灣金併中信局、合庫併農銀、兆豐銀前身中銀併交銀都已完成,接下來的案子推動都不容易。
由於目前僅剩土銀、彰銀、台企銀3家公股銀行是非金控型式,張盛和答詢時也首度透露:「不排除被整併的可能」。張盛和指出,在公併公、不影響(公股)權益、又能增加綜效下,將開放上述3家公股金融機構被併。
相關人士透露,台灣金、合庫金、第一金等三家公股金控,因政府持股及主導性最強,已被財金高層規畫作為推動「公公併」的三大主力,其中台灣金併土銀由於是兩家政府100%持股的機構合併,可行性最高、困難度最低。
合庫金由於財政部持股34%,合併彰銀絕對能避免股權被過度稀釋問題,因此是財部屬意推動合併彰銀的最佳人選;第一金由於公股股權及主導性兼具,也被財部要求評估合併彰銀的可行性。 <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