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日前宣布馬商「太極雙星」得標雙子星大樓BOT案後,據了解,近來各大國銀已爭相布局相關聯貸商機,聯貸銀行估算,若以一般承作BOT案6∼7成的行情估算,相關聯貸商機將上看500億元。
國銀主管指出,國內BOT案若由國內業者得標,最高成數可作到7成,但此次得標者為外商,若依照央行先前規定,聯貸成數可能縮水至最高6成,但以此估算,聯貸規模大致也會有420∼480億元,商機仍十分可觀。
相關大型行庫指出,數年前外資一窩蜂進台灣投資商用不動產時,央行曾下達指令:「對外商來台投資不動產的相關放款貸款成數不可超過6成」。
銀行主管指出,由於此次得標者並非本國廠商,而是外商團隊,是否將比照央行當年「禁令」要求放款成數,仍待主管機關表態。
台北車站特定區C1/D1雙子星大樓聯合開發案,位於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內,該區整合6鐵1客運,日前北市府宣布該大樓聯合開發案由以馬來西亞商為首的「太極雙星國際開發公司」得標,兩棟大樓預計民國107年之前完工。
銀行主管指出,該公司以馬來西亞商怡保花園公司為主,其他成員還有日本森大廈株式會社、美商木百誠國際公司,總投資金額將介於 700∼800億元。
有關人士指出,近來包括台銀、兆豐、中信、富邦等多家公、民營銀行,及花旗等外商銀行,都已開始緊鑼密鼓透過管道接觸太極雙星開發公司,並且追蹤其投資金流布局的進度。
銀行主管指出,近來市場除了台銀,其他大部分的國銀如中信、富邦、兆豐銀、國泰世華、合庫等聯貸大行,都已快瀕臨銀行法第72條之2的30%上限,不動產放款占存款總量比重都已達27%左右。
銀行主管指出,如果再計入「已准但未撥」的額度,幾乎絕大部分的國銀都會「破頂」,但因銀行法第72條之2的計算是按照實際撥款進度而定,因此目前上述聯貸大行仍有能力承作該聯貸案。 <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