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明年巴塞爾新制上路,據了解,金管會已在11日對國內金融業者進行有關金融次順位債券發行的法規修正預告,相較6月的預告版,新版規定最大的不同,是金管會取消原本「觸發條件」的要求。
業者說明,因應巴塞爾新制,金管會今年6月曾作過金融次順位債發行新規定預告,其中新增3項「觸發條件」,要求在該發行公司的虧損超過資本1/3、普通股權益比例低於5.125%及被主管機關接管等 3大條件下,債券購買者必須將該債券轉換為普通股。
據悉,國銀近幾個月陸續向金管會建議拿掉該規定,提出的理由則是相關條文可能讓投資人以債轉股意願低落、打壓買氣,且股、債轉換比率如何訂定,特別是該國銀若有金控背景,作業上會十分複雜;金管會幾經思考,也決定拿掉該規定。
業者指出,多家國銀目前大致已用完前一年度申請的次順位債發行額度,近來正進行新額度申請的評估作業,各國銀預計將向金管會再提出的次順位債發行額度約在100∼250億元不等,其中,包括土銀、合庫、兆豐、一銀、華銀、彰銀、台企銀等在內的公股行庫,合計將申請的次順位債發行額度就介於900∼1,100億元。
由於金管會近期便可望正式發函全體國銀,國銀主管指出,新規定對市場買氣的影響如何,年底至明年首季的發債量將成為試金石。據近1、2個月國銀在市場的發債狀況,依照信評水準不同,利率多介於 1.4∼2.1%左右。
行庫主管表示,金管會大幅調整原本的觸發條件,最主要是原本的觸發條件對投資者將債轉換為普通股的要求,讓很多買家投資意願大打折扣,由於銀行業投資同業次順位金融債券,對資本計提會產生減分作用,因此購買者多以壽險、票券或產險為主。<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