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要求國銀放款覆蓋率達到1%,中長期要朝國際水準的2%到2.5%靠攏,但是國銀提列備抵呆帳超過1%以上部分,因無法提列費用抵稅,導致國銀持續增提準備興趣缺缺。銀行業者醞釀透過銀行公會,向政府爭取可抵稅。
金管會要求從今年起,國銀放款覆蓋率達1%,部分銀行包括兆豐、京城銀等,更表示可加速提高到2%,盡早達到國際水準。不過,根據金管會統計,國銀平均放款覆蓋率,從去年底拉高到1.08%,到今年5月底持續原地踏步,還是在1.08%。
關鍵原因在於,超過1%以上提列的準備,無法抵稅,讓銀行感受多提只是多吃虧。不少銀行抱怨,主管機關政策無法與稅務配套同步,讓業者、股東吃悶虧,醞釀再由銀行公會提案爭取抵稅,希望財政部早日回應。
兆豐金董事長蔡友才表示,兆豐銀原本可以每年提高總放款覆蓋率0.2個百分點,逐步達到放款覆蓋率2%水準。不過,稅的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兆豐銀暫不打算增提準備,總放款覆蓋率維持在1%出頭即可。
京城銀行是中小型銀行,放款餘額較低,總放款覆蓋率相對也高,原本內部預估今年就會拉高到2%,成為國銀模範生。不過,該行表示,提得多不能抵稅,徒然侵蝕盈餘,因此今年來都一直在1.6%到1.7%水準,5 月底該行總放款覆蓋率為1.71%,但是6月底又回落到1.69%左右。
根據金管會資料,目前38家國銀中,逾30家的放款覆蓋率達到1%水準,但是達到1.5%以上的則只有6家銀行,且這6家銀行共通特色為放款總額均低於5,000億元規模,而放款總額超過1兆元的大型行庫中,放款覆蓋率最高的是土銀1.34%,一銀、華銀、國泰世華銀、中信銀等,則和兆豐銀態度相仿,維持在1%出頭。<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