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不動產放款過度集中的金融機構被金管會盯上。金管會昨(24)日指出,將發文要求提報改善計畫,降低不動產放款比重,銀行業一片風聲鶴唳。估計此舉將迫使這些金融機構縮減不動產放款業務量,恐高達數千億元。
金管會銀行局長桂先農表示,17家金融機構放款給不動產金額,占所有放款金額的比重超過40%,顯示對單一產業放款過度集中。儘管目前看來,去年銀行平均住宅貸款逾放比率是0.47%,建築貸款逾放比率是0.33%,代表銀行借出去100元,拿不回來的不到1元,資產品質尚稱穩健。
不過,他也表示,台灣金融機構放款給住宅及建築的比重,從93年平均20%到去年底提高到34%,創下近年新高。
據了解,收到金管會函令者,包括不動產承作量最大的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國泰世華等行庫,此外,不少中小型銀行也收到限期改善的公函。
桂先農表示,並未要求這17家銀行的不動產放款比重,一定要降到哪個比重以下,而是希望業者能分散放款的產業配置,否則就應該增提資本,以支應放款損失風險。
收到函令的部分銀行業者私下抱怨,金管會擴大解釋房貸涵蓋修繕貸款,導致銀行房貸水位「破表」,現在只好悶著頭想辦法緊縮房貸。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