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投審會啟動南山案審查,這樁堪稱我國金融史上的世紀大案,審查結果備受各界關注。但對於包括金管會、經濟部來說,南山案是個燙手山芋,過與不過,恐怕爭議仍難休止。
對急著還錢給美國財政部的美國國際集團(AIG)來說,當然希望台灣主管機關趕快通過博智入主南山案,尤其在AIG執行長班默謝(Robert Benmosche)表示,若南山未能出售給博智,將大幅裁員,不少人也許認為,南山案「過了」,問題最單純。
其實不然。博智標下南山後,一路傳出背後股東具有中資色彩等爭議,國內對於博智入主南山案,贊成者、不贊成者都有,不同勢力勢必反撲,依舊會引發另一波爭議。
相關人士指出,南山案就算順利過關,仍會有外勤業務員反對博智入主的壓力在,南山內部還是會有一段不安、抗爭的「陣痛期」。
如果案子沒有過關,南山接著要如何處理,將再度困擾AIG 。南山營運可能繼續動盪下去,就像過去一年多來的局面,這是AIG最不願看到的情況,最後結果會不會如外傳AIG將縮減在台業務、大幅裁員?爭議也不小。
不過,對於南山,有興趣者不在少數,博智一旦買不成,有不少人等著接手。站在南山股東的立場,如果可以高價賣掉南山最好,AIG會否放著其他買家送上門的白花花銀子不要,硬要縮減南山業務,不無疑問。
紛擾不斷的南山案,歹戲拖棚一年多後,就算結果出來了,恐怕爭議仍難停止。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