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籌措災後重建財源,財政部規劃釋出土銀股權,卻引來爭議。
土銀釋股案可以籌錢投入災後重建,避免過度舉債,又可推動土
銀上市,是「一石二鳥」的好策略,政府不宜輕易退讓。
二次金改爭議讓各界對民營化充滿疑慮,財政部有意出售土銀
40%股權,也讓部分人士擔心公股賣股對象是否透明。
但是民營化並沒有錯,民營化也不等於財團化,問題出在民營化
的過程跟方式是否圖利特定對象。
政府不能因二次金改陰影而否定民營化的意義,何況土銀釋股案
不等於民營化,公股賣股後仍有60%股權,土銀還是不折不扣的
公營銀行,外界以擔心民營化為由反對並不合理。
政府籌措財源方式很多,如果因外界擔心民營化的反對聲浪就選
擇不釋股,以後政府籌措財源可能只剩舉債一途,但債台高築恐
怕也非全民之福。
更何況公營銀行經營效率長期被認為不如民營銀行,台灣金控明
年上市在即,政府更應積極推動土銀上市,藉由市場公開監督強
化土銀的競爭力。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