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近日風雲變色,國內投信募集的中國基金表現依然亮眼,近
一個月績效逾半仍達8%到10%。法人表示,陸股出現獲利了結賣
壓,但代表紅籌股、H股的恆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及恆生中國企
業指數仍呈現多頭排列,後市仍有高點可期,拉回可視為買點。
中國基金成為今年投資人「錢」進新興市場首選,讓投資人荷包
飽飽。今年國內新募集中國基金績效亮眼,統計至8月12日止,
新光中國成長、第一富蘭克林中華等二檔基金近一個月的報酬率
仍超過10%,而?豐中國動力、德盛安聯中國策略增長、ING中國
機會等三檔的報酬也有8%以上。
截至8月14日,恆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今年以來漲幅已達31.04%;
不過,近期指數在8月10日創下今年新高,來到4,457.36點後隨即
拉回,14日收在4,314.20點。
同期間,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今年以來累計漲幅更達50.79%,在8月
4日以1萬2,508點,創下年初以來新高後,同樣出現拉回整理,14
日收在1萬1,899點。
新光中國成長基金經理人鄒政杰表示,香港H股、紅籌股,以及
上證綜合指數已走到相關高點,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並不意外。在
投資人擔心中國政府可能緊縮貨幣政策引發市場疑慮下,預料恆
生中國企業指數、恆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短期內可能會維持漲多
後的整理走勢。不過,現在中國仍屬於經濟復甦的關鍵期,預期
中國政府將施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後市仍值得期待。
另就技術線型來看,紅籌股、H股雖然指數未續創新高,仍站穩
月線之上,且月線、季線、年線呈強勁多頭排列,維持多頭格局
。
新光投信董事長林士喬認為,中國股市近期雖然修正,從各項數
據看來,今年經濟保八沒問題,今年下半年應可維持多頭走勢。
鄒政杰說,目前指數拉回,有助於投資人尋求另一個切入機會,
預期中國政府在刺激經濟基調不變下,未來投資主軸在金融、內
需、基礎建設與能源相關類股。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