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我自己查的一些資訊是要做IPO必須是合法的券商,所以他們提供的是未上市的直銷股,到最後變壁紙的機率很大?
那如果想買合法券商(富邦、群益...)的IPO股票是否只能用抽的?
感謝大家回答我的問題,我也是剛接觸都不太懂,也怕我朋友被那間公司騙,謝謝
之前來電推銷豪倫科技、曜鴻精密科技的寶德財經資訊(又自稱:股市聯合資訊),終於出事了,想不到還賣詢圈的準上市股票,只是那種說詞:『等公司上市後,會將相關股票連本帶利買回。』居然會有人相信,真是.......貪婪所以被騙,及早認清事實吧!!!
騙買未上市股票 他吸金4億
【聯合報╱記者劉時均/台北報導】 2014.01.07 02:53 am
寶德資訊公司負責人曾昭榮謊稱可圈購台灣大車隊等未上市公司股票,吸引上百人次投資,吸金4億元,涉嫌違反銀行法;台北地檢署昨天搜索約談6人到案,除向法院聲請羈押曾,其餘5人均以10萬元交保。
據了解,曾承認以前有對外招攬投資人,但很早就沒做了,公司還有其他人處理,細節他不清楚。檢方質疑他的說詞,依串證、逃亡之虞聲請羈押。
曾昭榮2008年就曾設立資產管理顧問公司,僱請聲音甜美的女業務員以電話叩客,謊稱公司聘請股市分析師,只要每月繳交1萬元會費,就可精準掌握股市資訊,賺取最大利潤。當時有近百人受騙,公司因在2010年遭檢調偵辦而瓦解。
之後他另起爐灶,新設立寶德資訊公司,再僱請業務尋找投資人,並對外宣稱有管道可圈購當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包含誠品、台灣大車隊等;等公司上市後,會將相關股票連本帶利買回。
有投資人事後發現投資的公司並未上市,寶德資訊也解散,投資的錢石沉大海拿不回來,發現受騙向檢調檢舉。台北市調處昨天持搜索票兵分十多路搜索,約談曾昭榮等人,晚間移送台北地檢署複訊。
全文網址: 騙買未上市股票 他吸金4億 | 利字當頭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408345.shtml?ch=rss_social#ixzz2pfqTPgW9
Power By udn.com
若跟寶德財經買的,這家1/22已被抓,帶著手中證據直接提出民事求償,
若是經由親友鼓吹夠買就是找賣妳的人,然後退錢,
無論是陌call或熟人仲介的直銷股,都已觸犯證交法,
既是違反,退錢合理!
所以投資人自己眼睛要放亮一點,多用點腦袋,真的好賺的不需要推薦,大家早就排隊等著買了,機會與陷阱僅僅一線之間!
第一次見面就叫我先卡位看要買幾張,聽起來是心癢癢,
但之前沒有接觸過 婉拒後上網查一下才了解到直銷股的可怕,
想請問高手的是,過程中他們拿出了3份都是常見的財經雜誌上都有刊登
這間公司的資訊和業務,如果是差的公司應該無法登上吧,
還是只是花些錢要他們刊登就可以!?
基本上變成壁紙的機率是非常高嗎!? 或是價位大貶
你能自己找資料並了解到這樣的程度也算不錯了,的確...一家公司要IPO必須是合法有執照的券商才能輔導並承銷,例如:元大寶來、群益金鼎..等券商,
先簡單說明一下未上市公司到上市櫃的流程:
未上市--->公開發行--->興櫃--->IPO(公開承銷)--->上櫃或上市
這些自稱投顧或資訊社的公司其實並沒有這些權利做這些事情,更別說是公開洽不特定人兜售有價證券了,這樣是違反證交法的,
這些投顧公司只是利用投資人不了解未上市股票,進而誤導投資人,讓人以為他們有權利做這些事情,掩飾他們賣直銷股的真實動機,
而你會發現很多直銷股找不到資訊,那也是有原因的,這些直銷部隊喜歡找一些資訊非常不透明的公司來推銷,
因為投資人不易在外找到公司資訊以及股價行情,這樣他們推銷起來會比較輕鬆,不用擔心外面有其他價位擾亂他們的行情,
相較一些正常買賣的未上市公司(例如:上海商銀、南山人壽),你會發現公司資料、財報資訊很齊全,價位也很透明,
上海商銀、南山人壽也還在未上市,並未IPO,但買賣很熱絡,價格很透明,不需透過陌生人推薦,大家就會自動買賣了,
一者的價位是市場買賣決定,一者的價位是推銷人員所限制的價位,這就是正常買賣與透過直銷部對推銷的股票其不同之處,
簡單說,真正的好股票是由市場來決定價位,並非向直銷股一樣由人為操控並販售的價位,那早已不具參考價值,
再者,很多直銷股在市場上根本沒人買賣,流通性非常的低,想賣可能會面臨賣不掉的窘境,這才是最大的風險,必須非常注意,
總之,對於不了解的金融商品還是少碰為妙,尤其是這種來歷不明的推銷,這邊的討論區也很多人點出這類股票的風險,好自為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