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齊聚了
轉眼龍飛九天
→ → → 還真的是看不懂 這句話 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
就請 冗言 開示一下吧 ?
買超券商 買進(張) 賣出(張) 買超(張)
凱基 100 18 82
群益金鼎 72 48 24
新光 55 24 31
元富 56 21 35
統一 82 58 24
永豐金 112 7 105
日盛 71 42 29
元大寶來 284 163 121
賣超
賣超券商 買進(張) 賣出(張) 賣超(張)
花旗環球 934 -934
富邦 119 134 -15
既然都說新藥是""十年鑄一劍""~買新藥股當然亦是!
~要有耐心~
基亞、台微體、醣聯都上百元了!!總有一天會給中裕個公道!~
如果基亞明年上200 那智擎不就上500 股價不是這樣亂喊的...
還是要看藥臨床 還有過了之後醫院接受度如何
一堆人聽它的話雙美套在40以上一堆
血寶 目前新的適應證是中風治療我看他也不知道吧
他一推我想’’完了會不會結束了’’還好真的破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倒是中裕一堆人追50幾’’30幾不買’’40幾看看
你想想看16號才要召開法人說明會
還有半個月
真的那麼好心
發佈消息
給你半個月時間上車嗎??
現追現套’’’
丟給散戶後
再往下殺’’’便宜買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邊的同學大部分成本都在25~35
要加碼小心成本墊高
中了別人的計
◎新藥雙霸天:17名員工大賺2.2億美元&50名員工創造120億總市值…
【嫦娥吃仙丹 台股拼妙藥】那我們應該從什麼角度來選股?在民俗故事當中,嫦娥偷吃仙丹妙藥而昇天奔月,台股這一波最飆悍的新小奇概念股(舊不如新,大不如小,正不如奇!),就是本刊一再推薦的「生技醫藥」,我認為新藥股智擎及基亞,有如十多年前的晶圓雙雄台積電和聯電,「新藥雙霸天」來勢洶洶!
(二)嫦娥奔月:Q3獲利爆發的黑馬股
◎TPK及IC設計聯發科領軍,電子「新小奇」;Apple供應鏈低毛利是苦悶的后羿
「中秋變盤」一直是每年台股的重頭戲,統計2001年以來,指數在秋節過後3個月上漲機率高達70%以上。
【中國戰場的IC設計 業績最旺】受惠於中國中低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崛起,十一長假的消費旺季積極展開鋪貨,但Q3太旺,10月營收可能會下來一些。本波由聯發科2454領軍卡位中國相關商機的IC設計股紛紛走強。聯發科先前預估Q3合併營收介於265∼277億,季增率13∼18%,合併毛利率為41∼43%,以其7∼8月合併營收已達184.63億,9月在下游客戶拉貨下,單月合併營收上看百億元,Q3業績可望超越先前財測的高標,單季EPS挑戰4元,本波股價235.5元漲到344.5元,漲幅近46%,目前中國品牌平板電腦晶片多由瑞芯與晶晨兩家IC設計廠供應,現在傳出聯想將在新推的LePad A2107採用聯發科晶片,正式打入中國白牌平板市場,近期回檔到8170點的324.5元以下可以逢低布局,拚去年9月高點348的頸線位置。
☆TPK在9/26公告第二次海外ECB及GDR的訂價,ECB轉換價格約為每股452.68元,而GDR每股發行價約393.53元台幣,一共募集127.87億。預估短線在整理過後,GDR價格為支撐買點,ECB轉換價為上攻目標區賣點。
□封面故事□ 大藥進
【1】十年磨劍 生醫苦盡甘來(從漫長艱苦過程到收割期 兩岸新藥TFDA搭橋首批新星上場)
<台灣研發中指標新藥現況>基亞3176太景浩鼎智擎4162中裕4147德英4911台微體4152合一4743健亞4130因華4172醣聯4168國鼎4132賽德4156永昕4726瑞華泰宗4169
【2】智擎4162NRDO模式大紅(「那豆」模式報酬率驚人,帶動整理產業比價)
【3】最省成本的類新藥股(東生華8432成立後就獲利,堪稱藥界的傳奇)
【4】拒絕低價代工的全能藥廠(健亞4130加入研發的附加價值,以代工培養研發的技術)
【5】智擎175元啟示錄誰是下一檔飆股?(生技股正夯,興櫃新藥猛虎賞)
【6】美國生技股連2年超越大盤(美國FDA審藥加速,購併推升生計中小型股表現)
【7】如果小亞.小智都可以堪稱「新藥雙霸天」.
那麼裕兒勒!
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寶刀屠龍,號令天下,武林至尊,莫敢不從。
新藥研發是一條漫長又風險極高的路,如果是從頭開發的新成分新藥(NCE),風險更是倍數起跳。以美國FDA申請新藥流程為例,光是新藥化學成分、篩檢,以及臨床前動物實驗兩大早期研發步驟,可能就得耗時3∼10年期間,而從新藥申請臨床試驗後,每一期的通過機率更是迅速遞減,即使成功通過三期試驗,最終可拿到藥證上市的機率也只有七成。而歐盟、日本、中國等地區法規也不盡相同,若要在當地上市銷售必須分別取得其FDA認證,故前後投入研發金額平均超過10億美元,對以中小規模為主的臺廠來說,開發難度相當大。
一頭魚不必從魚頭吃到魚尾,只要吃中間最美味的魚肚就好;同樣地,新藥研發也不必從早期開發到產品上市都埋首苦幹,台灣應該衡量自身規模,將進入臨床「第二棒」的角色做到最好,就是很大的商機。更仔細的說,國內廠商應該努力尋找國外廠商初期發現的成果,並將目標著重在配方製程、毒理試驗等技術層面,以及法規層面、未來可能商品化的方向來研究,不但可省下臨床前試驗的漫長期間,對於後續進入人體臨床也能有效接軌,增加吸引國外大廠爭授權的機會。
從Medivation的例子可看出,只要是真正優質的新藥,大藥廠可說捧著現金搶破頭談授權,而且上市後的銷售也會很搶手,後續抽成的金額相當可觀。智擎將PEP02新藥授權給Merrimack後,總計可收到2.2億美元的簽約金+里程金,用上述例子估算市值可漲到11億美元,以智擎股本9.2億估算,每股市值高達358元,等於再漲一倍!
條條大路通羅馬的505(b)2條款
除了瞄準授權可能性外,很多廠商改走不同方式研發新藥,其中之一就是新劑型及新療效複方等非新成分新藥的研發。美國針對新藥研發的聯邦法規(CFR)中,有一項「505(b)2」的條款,可讓新藥廠商在不侵害他人藥品專利為前提下,適當援引國外已上市藥品的公開資料,並以該藥品的上市後使用者經驗來輔助支援新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由於主成分已知,不但可縮短新藥研發、臨床試驗與上市的時間,資金花費也大幅減少;同時,因505(b)2可視為新藥,和訴求成分、療效相同的學名藥有所區隔,因此也擁有申請專利保護的權利。目前國外許多藥廠皆藉由505(b)2模式申請非新成份新藥產品,而國內包括中化、杏國(杏輝子公司)、南光、友霖(友華子公司)等,也往此一模式發展。
藉由增強藥物傳輸技術的改良劑型新藥,因治療病灶的效果較好、可減輕副作用等特色,也開始受到重視。國內最具代表的公司包括智擎、臺微體(4152)等,皆以微脂體包覆技術開發新藥;985期本刊介紹的因華(4172),以自行開發的「OralPAS」微乳化奈米技術,可將癌癥針劑轉為口服,提升病患接受度;而健亞的化療止吐貼片,更是以貼片取代針劑、口服等傳統用藥方式。觀察最近五年FDA核准的新藥中,非新成分新藥的比重大致維持在50%,成功機率也可提升至30%左右,儼然成為新藥研發的主流。
即使是有潛力的新藥,在獲得國際大廠青睞或上市前,都可能面臨資金耗光的窘境,尤其近年來國際創投與投資機構的態度變得更謹慎,都會等產品開發到一定程度後再行投資,但國內藥廠光是研發一項產品的費用可能就跟市值一樣大,故背後的金援非常重要。如東洋扶植旗下的東生華、智擎和永昕,潤泰集團入股中裕新藥,以及永豐餘旗下的太景生技等,都有富爸爸的奧援。另外,也有部分廠商發展保健食品、學名藥等可穩定帶來現金流的商品,來扶植新藥研發,包括中天、杏輝、健亞、健喬、友華等,財務負擔較輕,在投資上安全性就相對高。
基亞大藥進23 99.9 200?
目前上市櫃、興櫃超過百元的新藥股,包括智擎(4162)、臺微體(4152)、東洋(4105)、醣聯(4168)、東生華(8432)等,整個族群熱度越來越高,尤其智擎掛牌後,前五天沒漲跌幅限制,從111元漲到173元,漲幅達56%,帶動其他個股的比價效應。本刊長期推薦的基亞(3176),由23元掛牌至今創99.9元歷史新高;從獲利來看,基亞上半年每股虧1.02元、全年估虧1.5元,每股淨值12.5元,和上述百元股相比並不起眼,為何有百元實力?甚至明年能上看200元?
東洋董事長林榮錦直言:「投資新藥股不能看財報,必須看選題」,這才是決定未來產品上市後,能創造多少商機的關鍵;再從細部分析,新藥研發的方向又可大致分為減緩癥狀、減少副作用、延長生命以及治癒病癥等。以懷特已上市的「血寶」為例,一個療程約需施打24針、花費達30萬元,目前已認可的療效是解除「因癌癥造成的疲憊癥」,但對癌癥本身並沒有治癒的作用,故需求彈性很高(代表必要性很低),股價想像力有限。
至於基亞的PI-88除了可運用於早期肝癌的術後治療外,已被證實可阻止血管增生、抑制腫瘤轉移和擴散,學理上代表可能具有針對肝癌的治癒力,這也是董事長張世忠對於PI-88未來市場的最大信心。如果明年通過三期臨床運用於肝癌治癒藥,就能建立「必要性」,並將整體商機由早期術後治療的20億美元,擴大到末期的90億美元以上,這才是新藥研發最甜美的「夢」。
再者,台灣新藥公司的規模和研發資金當然不能和Pfizer
她不會呆呆從40急拉至50幾
讓短線客有機會佔便宜.
盤勢走振盪盤.對她較省力
敢估她上70以上已是相對保守.
看週K量.
第1大量出18865(99/12/17)
最高價80出8913or11371
第2大量出15926(上週)
量先價行.
何時上已是早晚問題
回測54.
今日準備仰攻60.
看看主力如何表現.
不過至少中裕管理團隊終於腦袋清醒了,資訊偶爾公佈於眾,對長期持有的股東才是最重要的!因為股價才不會像一支二流的生技股。
我不認為這次的法說會,是為了宣布 "授權" 的,
一般要宣布 "合併" "授權" 、、等,較常見的,是收盤後,迅雷不及掩耳,以重訊發佈。
提前二週,宣告要 "法說會","準備或可能,在法說會中,宣佈授權" ,
這種手法,會比較奇怪一點吧 ?
藥明康德擬在武漢打造中西部最大醫藥研發基地 北京新浪網
亞洲第一大新藥研發外包企業藥明康德日前表示,公司投巨資在武漢建設的研發中心將在今年竣工,有望成為中西部規模最大的醫藥研發基地。
今年2月,藥明康德在武漢成立新藥開發公司,主要負責為國內外制藥公司提供藥物設計、合成、結構優化、分析檢測等全方位的新藥研發服務。
據介紹,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研發中心建成後,將可容納2000名科研人員。
“武漢研發基地是藥明康德建立中西部基地戰略的核心。”藥明康德合成化學副總裁董徑超表示,藥明康德的進駐,將填補中部地區大規模藥物研發外包領域的空白,並可與輝瑞武漢研發中心、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等一起,充分挖掘中部生物醫藥產業的巨大潛力。
藥明康德是中國首家在海外上市的醫藥研發服務公司,總部位於上海。目前,公司在全球九大城市擁有研發及生產基地,為800多家客戶提供研發服務。2011年,公司銷售額突破4億美元。
1、明日將衝破60(花旗賣張愈來愈少,應快賣完;賣完後如看好中裕,又將買進,此舉只為墊高成本價,因應證所稅)
2、10/16將過新高80(法發會應是好消息,若無利多,大可不召開)
3、依張執行長先前所言,隨時有可能授權(皮下一期正式報告出來有可能就授權了;若無等皮下ˋ2a完亦可能授權,最差2b完一定授權)
4、 萬一10/15沒談到授權,股價再打回40,這次大家可要把握40好好進、好好買,因為明年6月皮下ˋ2a完成最有可能授權,等個半年不用怕暴利即將倒數180天。
其氣勢磅礡.氣吞山河、氣貫長虹
非筆墨得以全貌乎
何止於鯨吞蠶食
主要說明tmb-355(ibalizumab)皮下注射劑型一期人體臨床試驗(phase i pk/pd)之成果數據、委託wuxi apptec作為tmb-355規模量產製造廠商(cmo)之進度,tmb-355下一階段的發展,未來與大藥廠結盟合作之策略說明,
以及正在進行的其它藥物研發計畫。(
玩大甩轎
不過份!
小亞.小智小醣.三兄弟都高成這樣.......3位數
等開盤!!!
SHANGHAI and TAIPEI, August 28, 2012 /PRNewswire-Asia/ -- WuXi PharmaTech (NYSE: WX) today announced that it has a contract manufacturing agreement with TaiMed Biologics Inc.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balizumab (TMB-355) in support of Phase 2 and Phase 3 clinical trials globally. Ibalizumab is a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a member of an emerging class of HIV therapies known as viral-entry inhibitors. This work will be completed at WuXi’s biologics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in China and its biologics testing facil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are pleased that TaiMed Biologics has selected WuXi to manufacture ibalizumab for its global clinical trials because of WuXi’s strong technical capabilities and high quality standards," said Edward Hu,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of WuXi PharmaTech. "WuXi’s integrated biological drug discovery,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service platform provides our customers with a seamless solution to bring their biologics products to the market globally and in China."
"TaiMed looks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WuXi to produce clinical-trial supplies of this important new medicine for patients," said James Cha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TaiMed Biologics. "We are delighted to have such a skilled and reputable partner in WuXi for late-stage manufacturing as we further develop the subcutaneous formulation of our lead product, ibalizumab."
(註: James Chang應該是張念原先生吧??)
9/25
先前曾說過 這波下去再上來 千萬別賣 也別管花旗是誰在賣 當轉帳就好 影響不了這個趨勢 也別管皮下二期 是否以臨床 也影響不了大方向 之前不是說過嗎? 張執行長沒把話說死 隨時都有可能授權! 切記 切記 別忽然明天就授權 你手上空空的 那你會後悔一輩子!
已回來五字頭 就安心等待吧!
9/26:
大將軍軍紀:
1 別玩短線(小心追不回來)
2 授權之前 別下車(下車後 就永別了)
3 別看券商進出表(會嚇到自己)
4 別管皮下二期進度(會庸人自擾)
9/28
這些天成交量不小 有人買 有人賣
是買的人笨? 還是賣的人笨?
同樣的情況 四字頭熬了四個月 他不買 卻偏偏等到五字頭才來大買特買 現在買的人笨嗎?如果中裕不好 三字頭丟給他 大聲告訴你 他看都不看 但為何五字頭 成交量可以上兩千張? 難道賣的人真聰明? 去接的人笨?
真神!!!!
如果相信他的人 你贏了!!!!
原來“春江水暖鴨先知”,有人已在吃貨?
期待有 好 消息發布
中裕有新消息!!
事實發生日:101/10/16
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01/10/16
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5 時 00 分
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97號11樓(元富證券大會議室)
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主要說明TMB-355(Ibalizumab)皮下注射劑型一期人體臨床試驗(phase I PK/PD)之成果數據、委託WuXi AppTec作為TMB-355規模量產製造廠商(CMO)之進度,TMB-355下一階段的發展,未來與大藥廠結盟合作之策略說明,以及正在進行的其它藥物研發計畫。
(因受限場地之因素,本次法說會請事先報名,額滿為止。)
5.法人說明會簡報內容:內容檔案於當日會後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6.公司網站是否有提供法人說明會內容:有,網址: http://www.tmb.com.tw
7.其他應敘明事項:報名聯絡人:元富證券承銷部,02-23255818分機715簡小姐,或分機777錢小姐。
PS:比對9月與8月股權分散...最高持股等級1,000張以上持有者,總張數少約3仟張,第2階及第3階也少了800張,而持股100張~600張的投資者增加3,600張,但持股50張~100張者,則又少了1,200張.
記得大將軍軍紀:第三條3 別看券商進出表(會嚇到自己)
"
我是非常贊成乘風兄的話
不過賺錢還是要有運,否則千算萬算不如天一撇,可能買中裕的人今年流年普通,(比電子投資者要好),所以基本面這麼好,莫名其妙來個證所稅,把一切都弄亂了,所以也不用講太多,其實年紀愈大愈知道這個道理,難怪很多老主力不只愛算命,自己還懂一些命理.
我自己也很懂八字紫葳,所以我其實不想complaint,難怪我年初怎麼都想不出來會壞在那裡,等政策一出就認命了.
還好今年是壬辰年是水龍,明後年都是火年,所以風水會輪流轉,該你賺時自然會賺.
中裕哥不是不好,是時機未到,散戶如果只有一套資金,考量機會成本,可以考慮汰弱換強,跟上強勢股才是
興櫃價格波動比較大
而且容易隨大盤指數超漲或超跌
中裕加油!
只能等10月。
只是現在中裕不跟上這波生技漲勢,
現景氣10藍燈、股利納健保費、站在勞工面的王主委又去職、又有罷免案等亂世
這一波若打下來,中裕恐又打回原點,雖個人是放長線要等授權公佈及上櫃暨新藥上市;但總是有一股氣餒及憂鬱。
潤泰新81億表下大同土地;只要尹老闆抽出1億護盤中裕,股價早就破百,花旗再不敢賣。
尹先生出個手吧??
謝謝重劍、乘風2位大大的回應!
2.如果真的有在看盤就不會對進出表中某些券商大額賣超量擔心,不信你可以試試2分鐘內如何倒出1000張籌碼?
3.不必懷疑,明年起興櫃每個人就只有99張賣出免稅額,上櫃以後免稅額就沒了,通通都要核實課稅!持股滿一年可減半,IPO後滿3年可再減半,除非證所稅暫緩,或財政部另公布施行細則對興櫃明年1/1前取得者豁免,否則還是及早做好應對準備吧!
我之前已有提過,在證所稅的陰影下,今年還無法上市/櫃的興櫃股票,漲幅有限。中裕大漲的唯一的條件是,授權條件超出預期(此時的投資獲利遠大於證所稅支出)。
目前比較好的做法,就是 IPO 後長線(滿一年或滿三年)持有,把實質的證所稅率降為7.5% 與 3.25% 。
官方的報告自己都說了,未來因實施證所稅後的相關證券稅收,都會較實施前短少。希望實施一年後,政策能有所調整,不然未來興櫃市場的流動性會跟冷凍庫一樣,還不如廢了上市前要掛滿六個月興櫃市場的規定。
這個對興櫃很麻煩,因為加總只有99張的QUOTA。(注意,不是單一個股99張,是加總)
所以個人預測,2013年起興櫃的平均成交量YOY,可能會相當幅度的減少。
(變數:2013年1月2日,興櫃交易新制,價位優先/時間優先,目前興櫃交易室仍無法明確
預測,這個新制對成交量是利多或利空)
所言1/1拉高股價,我沒有搞懂這個羅輯在那裡 ??
應該是,會在2012/12/31以前,把手上便宜的持股賣掉(賣光),(然後再買回來)。
舉例,若有101張中裕,成本是30元,則在近期,用55元把101張出清。
(如果持續看好) → 再用56元買回來。
這個做法,似乎是賠 ( 55-56 )*101 K = -101 K
實則為賺 : 若股價維持56元不動,2013年課稅 : -(56-30)*101K *15% = -393.9 K
但這個做法要小心,這次修法的 “十四條之三” ,稍有玄機,(我是小散戶不在此贅述,如果大戶自行去研究)
至於課稅基礎的 “平均成本”
要去拉一個簡單的EXCEL表,從現在開始 (或追溯半年、一年前),開始算了。
(實在不知道,不會電腦的老先生老太太怎麼辦)
因為進進出出、出出進進的結果,應計的庫存餘額,是變動的,再乘以前次成本,再加上本次買入價位乘張數,再除以最新庫存總張數、、、
( 哈 ~ ,我還把成交序號時間留下來,証明09:10先賣了100張,所以總張已由101張,降為1張,然後12:00又買回90張,新總張為91張,新成本不同了、、、、、)
唉 ~ 被 "大有為的政府" 搞死 ! 拼經濟拼成這樣 !!
又,還有更嚴重的!! 以中裕為例,
如果現在於興櫃買99張中裕,以為不必課稅,錯了 !
2013年中裕上櫃,我們只要賣出 1 張 → → 就要核實課稅了 !
哇!! 那不是至少有 10張IPO免稅嗎 ?? 錯了 !
那10張是指 “屬承銷取得” (即配售) 的 ,
現在於興櫃買中裕,2013年上櫃賣掉,連10張的QUOTA都沒有,更不要肖想有99張的QUOTA !
以上這一段,我反反覆覆不下十次,和承銷商、CALL財政部、、討論結果是這樣,
到現在我還有一絲絲絲絲奢望,是我誤解了 !
禮成 ~ 致哀 ~
所以花旗環球猛出,
10-12月出完後,就準備大漲了--撐住!
1\1證所稅實施候,成本計算以持有日期平均價計算,因此要拉高平均價
1\1起誓必拉高股價。
請問重劍、無名、乘風三位長線大大,是嗎?
所以花旗環球猛出,
10-12月出完後,就準備大漲了--撐住!
1\1證所稅實施候,成本計算以持有日期平均價計算,因此要拉高平均價
1\1起誓必拉高股價。
請問重劍、無名、乘風三位長線大大,是嗎?
買超券商 買進(張) 賣出(張) 買超(張)
元大寶來 362 86 276
富邦 145 71 74
凱基 113 5 108
群益金鼎 69 59 10
新光 63 11 52
元富 142 117 25
統一 108 7 101
永豐金 82 14 68
賣超
賣超券商 買進(張) 賣出(張) 賣超(張)
華南永昌 17 85 -68
花旗環球 1,200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