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s將大開放 類別更多 修正草案已送立院審議 未來可推出開放
型、開發型 投資標的涵蓋都更案、公共建設
國內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的投資標的主要為商辦大樓
,不過,未來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修法通過後,包括正在開發的都
市更新案件、公共建設都可列入投資標的,市場上供投資人選擇
的REITs型態將更多元,報酬率也可望高於目前國內的REITs。
土地銀行昨(2)日舉行「REITs論壇」,邀請金管會官員和產、
學界人士討論國內REITs未來發展。目前國內共有八檔REITs,募
集總額561.6億元,土銀擔任其中四檔REITs的受託機構,募集總
額295.3億元,市占率達一半以上(52%)。由於國內八檔REITs都
屬封閉型基金,投資人不能贖回,且投資標的僅限蓋好的商辦大
樓,不少與會的銀行、建設經理公司都希望能放寬REITs交易方式
和投資標的。
輔仁大學教授李阿乙指出,不動產開發的流程可分為取得素地、
開發完成、招租完成和租戶穩定四階段,其中取得素地的風險最
高,但若開發成功,可望享受高報酬,較適合私募讓法人參與;
最後階段租戶穩定風險最低,但收益相對最低,適合公募給一般
大眾投資。
金管會科長侯立洋指出,金管會已把REITs相關修正草案送到立法
院審議,修法主要方向包括將開放成立「開發型」REITs,這類
REITs的投資標的是正在進行或規劃進行開發、建築、重建、重整
的不動產,與目前僅能投資已完成開發的不動產不同。
此外,未來REITs將分公募、私募兩種,公募投資人主要是一般大
眾,風險必須較低,所以投資限制較嚴格,標的可能僅限都市更
新案件、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所稱的公共建設,和經主管機
關核准參與的公共建設三項;私募投資者則多為法人,標的就沒
有限制。
過去REITs都是封閉型,無法追加募集,成長性受限,侯立洋指出
,修法後也將開放募集「開放型」REITs,也就是像共同基金一樣
,開放投資人可以贖回;同時REITs也可以在市場上追加募集,等
於讓基金增加投資標的,有助分散風險。
<摘錄經濟C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