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 新聞標題 |
[大陽科技] | 大立光毛利率短線有壓 外購稜鏡以及音圈馬達比重增加 |
手機鏡頭龍頭大立光10月業績持續向上之際,背後也藏著隱憂。 法人分析,大立光近期營收放大的原因,除蘋果新機拉貨力道增強外,也包含iPhone 15外購稜鏡組裝鏡頭所帶來的營收,而此業務毛利率較差,不利大立光毛利率表現。 據悉,大立光雖然營收規模與日俱增,且有日益擴大的趨勢,但不少營收是來自外購稜鏡,旗下子公司大陽科技近年音圈馬達(VCM)獲利持續增長,也不利毛利率,讓大立光短線整體毛利率表現受壓抑。 大立光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3季毛利率降至42.56%,下探十年來低點,並且是連續三個季度失守五成大關,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法人分析,影響大立光毛利率的因素很多,現階段來看,主要是產品組合發生變化,也就是毛利率較低的外購稜鏡以及音圈馬達比重增加。 大立光毛利率及EPS 事實上,影響毛利率變化的因素相當多,包括營收規模、匯率、產品組合等,目前來看,新台幣匯率走勢對大立光有利,營收規模也持續增長,顯示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唯獨產品組合較過往不同,因此影響毛利率走向。 不過,法人認為,雖然大立光近期毛利率有下探的趨勢,但整體營收規模則有回溫,因此整體獲利表現仍值得期待,而明年非蘋陣營旗艦機銷售量若優於預期,估計對高階鏡頭出貨會有正面幫助,屆時大立光毛利率有機會回升,並重回五成大關。 此外,近期市場傳出,蘋果iPhone 16鏡頭很可能大改版,旗艦機種有望採用模造玻璃(Molding Glass,簡稱MG),讓手機更輕薄,並提高光學變焦倍率,大幅提升使用者體驗,而大立光有望獨拿長焦鏡頭訂單,該產品也將對毛利率有正面幫助。<摘錄經濟> | |
[大陽科技] | 大立光進軍美業 跨界美睫美甲加盟服務 |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5日電)光學類股股王大立光25日宣布進軍美業,成立大立健康美麗事業,提供美睫美甲服務並開放加盟,年底前預計再推出保健食品。 大立光近年持續朝向多元布局,除了光學領域切入車用鏡頭,成立大根光學、大陽科技專責音圈馬達、星歐跨足隱形眼鏡,也延伸至醫療產業,子公司大力雲康推出睡眠監測儀。 大立光由旗下星歐轉投資成立的大立健康美麗事業今天舉行記者會,宣布跨領域進軍美業,大立光集團副總裁林恩舟到場站台。 大立美資本額為新台幣5000萬元,星歐投資持有50%股權,董事長為劉穆蓉,大立美推估台灣美睫美甲年產值超過10億元,保健食品年產值推估超過1700億元。 大立美除了與中華科大進行產學合作,運用新型態社群通路,跨足美睫美甲領域外,也預計在年底前推出保健食品,由大立美直營工廠生產,進一步跨界保健食品業。(編輯:蘇志宗)1120825<摘錄中央社> | |
[大陽科技] | 音圈馬達業務…雙面刃 |
大立光旗下專攻音圈馬達業務(VCM)的大陽科技去年前三季獲利3.89億元,一舉超越前年全年,創歷年新高,依大陽科技實收資本額5.39億元估計,每股純益7.2元。外界憂心,VCM表現愈好,出貨愈多,恐壓抑大立光毛利率表現。 為進一步實現手機輕薄化表現,大立光近年力推VCM及鏡頭綁在一起的最新解決方案,已小量出貨,不過,目前仍未獲大客戶採用,新技術效益仍未顯現。去年7月,大立光透過交易方式,將旗下專注生產VCM業務的大陽科技併入大立光合併營收。 雖然大陽科技併入大立光合併營收,有助於挹注大立光營收動能,不過,VCM增加卻是毛利率殺手,以去年第3季為例,單季毛利率53.7%,季減2.12個百分點,主要即因產品組合不佳、且VCM比重增加所致。 外界憂心,隨太陽科技因VCM出貨成長,推升獲利頻創新高,但恐不利大立光毛利率表現。<摘錄經濟> | |
[大陽科技] | 下周法說 聚焦四議題 |
大立光昨(5)日公告,將於下周四(13日)召開線上法說會,由董事長林恩平主持,預料手機市場庫存調節狀況、蘋果新機拉貨動能、資本支出及手機規格升級進展等議題,將是會中焦點。 大立光第3季獲利可期,不過毛利率仍為外界關注的關鍵財務數字,除產品組合因素,毛利率消長一大變數為音圈馬達(VCM)占比。大立光旗下主攻VCM子公司大陽科技獲利大幅成長備受關注,去年大陽科技獲利2.05億元,年增六倍,為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獲利1.23億元。 大立光第2季毛利率55.82%,季增2.44個百分點,是連四季下滑後首度回復增長,主因音圈馬達收入比重下降。去年7月,大立光透過交易方式將大陽併入大立光合併營收中。 今年以來因通膨、疫情、戰爭等三大變數干擾,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面臨庫存修正壓力,尤其陸系非蘋品牌庫存嚴重,惟下半年受惠iPhone新機拉貨點火,推升大立光營收逐月走揚,儘管市況混沌未明,大立光資本支出腳步不停歇,持續聚焦高階手機鏡頭技術精進。 大立光日前公告,擬斥資12.27億元訂購機器設備供生產使用,大立光三座新廠將於明年起陸續投產。<摘錄經濟> | |
[大陽科技] | 大立光 啟動一條龍布局 |
市場傳出,在大客戶蘋果要求下,大立光(3008)擬跨足下游鏡頭模組(CCM)領域,結合既有鏡頭及音圈馬達(VCM)業務,啟動垂直整合一條龍布局,打破蘋果鏡頭零組件專業分工現狀,iPhone鏡頭供應鏈未來恐面臨重新洗牌;同時,大立光也藉由跨足下游模組拓展車用市場版圖。 大立光新策略將收兩大成效,首先讓公司從iPhone純鏡頭供應商,向下延伸整合,有望擴大iPhone供應鏈市占,拉高戰略地位;其次是車用戰力大加分,力抗對岸勁敵舜宇,並與亞光、佳凌等台灣車用鏡頭廠展開新一波搶單大戰。 目前iPhone鏡頭模組供應商以韓國LG Innotek、鴻海轉投資夏普為主,近日盛傳鴻海也可能切進。據了解,為因應轉進模組布局,大立光在去年底延攬光寶前影像與視訊方案事業部總監陳子凎擔任CCM事業部門最高主管,外界臆測,未來大立光不排除另外成立新公司,以因應新事業拓展。 大立光昨(3)日表示,公司本來就有各種人才,未來走向將視市場需求而定。依往年時程,大立光近期將召開法說會,公布去年營運成果,並由執行長林恩平釋出最新展望,預料公司營運重大轉向,將成為法人關注焦點。 市場人士分析,大立光跨足下游CCM有多重考量,除了蘋果要求之外,因應光學系統零組件的整合開發設計需求,有必要統合旗下大陽科技的VCM,這將有助於大立光力推鏡頭捆綁(bundle)VCM的整合方案。 另一方面,大立光去年策略轉向,回頭布局車用市場,新成立大根光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藉由跨足下游模組,也有助於大立光拓展車用市場版圖。 不過,近年大立光除了面臨玉晶光瓜分蘋果訂單壓力,也面臨紅色供應鏈指標廠舜宇激烈競爭,儘管舜宇在高階手機鏡頭仍不如大立光,但舜宇挾鏡頭整合模組一條龍布局,已搶下全球車用38%市占,為市場龍頭,未來大立光不論在手機鏡頭或車用市場,都將面臨與舜宇直球對決的競爭。 大立光並非首度跨足下游鏡頭模組,2013年,大立光曾結合光寶及日商TDK,三方合資成立宏翔光電,但當時大立光並非絕對主導者,加上諸多考量,宏翔成立一年多後,大立光撤資並出售持股予光寶,重新聚焦專業手機鏡頭廠定位。<摘錄經濟> | |
[大陽科技] | 大立光金雞 星歐獲利拚登頂 |
大立光(3008)轉投資隱形眼鏡商星歐光學針對解決兒童視力問題,推出「減緩近視加深日拋軟性隱形眼鏡」,已切進200多家眼科診所,並積極申請進入醫院通路。星歐今年前三季獲利已超越去年全年,外界看好,在星歐推出新品激勵下,全年獲利有望再創新高,為大立光業外加分。 星歐光學創立於2004年,受惠代工及品牌雙引擎策略奏效,2018年順利轉虧為盈之後,隨著經濟規模擴大,近年獲利走勢俏。目前大立光透過旗下大陽科技持股星歐光學約40.5%。依據大立光最新財報,星歐今年前三季獲利1.57億元,已經逼近去年全年的1.59億元,外界看好,星歐今年獲利有望改寫新猷,成為集團旗下小金雞。 目前星歐光學主要負責人為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資本額10億元,今年前三季每股純益1.57元。大立光隱形眼鏡以星歐為品牌行銷全台家樂福、全家、康是美、屈臣氏、小三美日、寶雅等經銷據點,全台經銷通路逾2,000個據點。 另一方面,星歐光學在代工版圖逐步打開市場,去年宣布取得屈臣氏自有品牌Pink by Pure Beauty的隱形眼鏡獨家代工訂單,這是繼中國大陸一閃之後,第二家代工訂單入袋,隨品牌及代工雙引擎點火,推升獲利走揚。隨近年星歐光學獲利走揚,外界也關注,未來星歐光學是否有進一步IPO規劃,惟林恩平在8月股東會後回應,「目前沒有這個打算。」 星歐光學近期技術也備受肯定,新推出的「減緩近視加深日拋軟性隱形眼鏡」日前獲衛福部及經濟部共同舉辦第20屆「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醫療器材類入圍獎,以及第18屆「國家企業新創獎」殊榮,是目前台灣唯一經過國內三家醫學中心臨床試驗通過的多焦點隱形眼鏡,並取得衛福部食藥署核發醫療器材許可證,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唯一通過國內臨床試驗且取得許可證的國產醫療器材。<摘錄經濟> | |
[大陽科技] | 土洋法人回心轉意「買超大立光二周」零股還能低接嗎? |
大立光(3008)上周五開高走高直收漲停,不少投資人納悶大立光怎突然表態,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其實外資、投信與自營商已連續二周轉為買超,這是大立光近一年來來少見的同步加碼訊號,法人為什麼回心轉意?分析師表示,大立光佈局子公司調整策略轉搶車用鏡頭市場及實施庫藏股宣示信心,逐漸獲得機構法人肯定,加上股價跌深價值浮現,短線仍有機會醞釀走強態勢。 大立光可謂是中美對抗賽中的受災戶之一,大客戶華為因受到2020年美國開始制裁影響,造成華為總體銷售量大幅下滑,緊急取消訂單的措施也讓大立光稼動率下降,原本大立光單季毛利率逼近70%的亮眼成績,也下滑至力守60%的表現,市場資金更是持續調節大立光,甚至一度跌破2000元關卡,創2016年以來新低。 大立光佈局子公司調整策略 而面對營運困境,大立光則積極以子公司佈局調整營運策略,近期除了成立大根光學搶攻過去一度認為將會退出的車載鏡頭市場外,專攻音圈馬達(VCM)的大陽科技也結合馬達機構與鏡片模組,為客戶提供相機零組件的整合設計;法人表示,音圈馬達主要是以電磁能轉換動能為主,機械構造更為簡易,省電、體積小、重量輕是最大優勢,將來不只在應用於客戶的手機產品,也有機會導入穿戴式裝置,以期深化雙方合作。 產業分析師表示,大立光過去以塑膠鏡頭為優勢,主攻高階與中高階手機領域,相當集中於手機市場,一旦產業受衝擊則影響巨大,而今年第三季宣布成立大根光學,轉為積極切入車用鏡頭,不再讓舜宇光學獨大,雖然說車載鏡頭多以玻璃為主,且必須承受高溫等驗證測試,開發過程與難度不低於手機鏡頭,但大立光是具有相當實力的公司,將來產品組合調整後,將更有助於面對競爭。 與三年線乖離高達45% 大立光在2020年初來到5210元高點後,開始進入修正走勢,直到2000元附近才止跌回穩,波段跌幅超過六成,使得大立光於今年10月底宣布上市以來的首次買回自家股票動作。操盤法人認為,大立光買回庫藏股佔股本約1%左右,但宣誓信心效果十足,以周K線角度來看,大立光三年線位置約在3700元,股價2000元時乖離率高達45%,這麼高的乖離率卻橫盤長達九周,跌深價值明顯浮現。 <摘錄YAHOO新聞> | |
[大陽科技] | 大立光Q3法說 10/7登場 |
大立光第三季法說會日期出爐,擬在10月7日於線上舉行,會中除揭露第三季財報外,也將對今年第四季及明年的展望釋出最新訊息,此外,包括蘋果新機效益如何、手機鏡頭規格升級方向、車用鏡頭布局、音圈馬達(VCM)的最新進展,都會是全場的焦點。此外法人看衰的毛利率在今年第四季會否有機會穩住,以及料況的最新變化,也都有法人關注。 大立光今年營運逢逆風,不料又碰到外資來落井下石,目標價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驚傳已有法人將大立光的目標價下修至2000元,在法人頻頻看衰聲中,大立光股王寶座也一讓再讓,包括股王、股后榮銜均改由矽力-ky及信驊接手。跌跌不休的大立光何時可以止穩,並於谷底逢春,成為10月7日法說會中最重要的觀察重點。 受到蘋果光照拂,大立光第三季營收回春,8月合併營收40.12億元,攀上近7個月高點,月增5.5%,9月營收仍有續強的可能,第三季季增幅度有望拉大,再加上第三季台幣兌美元匯率走勢持穩,大立光第二季因匯損吃掉一個股本的窘境,應不會再現,均會是大立光第三季獲利看增的重要支撐。 除了業績及展望會是大立光法說會的重點外,大立光未來的布局也牽動著市場的神經,特別是車用鏡頭的進展。 一度淡出車用鏡頭市場的大立光這次重返車市,可謂是有備而來,為了搶食大餅,還大張旗鼓的於今年的股東會後宣布,擬斥資十億元,成立新公司大根光學工業,目標就是希望在既有的二家主要客戶基礎上,把餅做大,至於何時有機會成為大立光業績的另一個重要支柱,法人都在看。 此外,上次法說會中,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也透露,今年下半年將透過交易模式,將旗下專注於VCM業務的大陽科技併入合併營收,如今VCM+Lens綁在一起的款式,已在申請專利中,何時可以落實到營收,為毛利率添動能,也有待法說會釋疑。<摘錄工商> | |
[大陽科技] | 《光電股》缺料問題嚴重 大立光林恩平:下半年低規產品為主 |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致使缺料問題嚴重,連帶影響下半年高階鏡頭導入速度,大立光(3008)執行長林恩平表示,某些國家因疫情突然封城封國,致使缺料問題嚴重,目前看起來,8月比7月好,9月高於8月,但下半年多是低規格6P及7P鏡頭,價格不好毛利率就會比較差,希望透過良率及稼動率去拉升毛利率。 大立光今天舉行股東會,林恩平在會後接受記者採訪,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東南亞各國因應疫情封城封國,讓電子產業鏈缺料問題雪上加霜,AP等元件及模組等均受到疫情衝擊,連帶也影響大立光客戶拉貨。 林恩平表示,雖然客戶多已給預估,但受疫情影響,元件及模組都有缺貨,整個供應鏈問題蠻嚴重的,對出貨多少有影響,目前看起來,8月會比7月好,9月高於8月,不過,原訂年底出貨8P的兩家客戶因為元件缺料遞延到明年出貨,下半年多是低規格6P及7P鏡頭,規格低價格不好,毛利率就會比較差,影響毛利率除價格外,良率及稼動率也很重要,目前稼動率已差不多,希望第3季底拉到滿載,只能用良率拉升。 在VCM部分,林恩平表示,7月起已透過交易模式納入大陽科技VCM營收,至於VCM+Lens仍在客戶端設計中,尚未導入。 智慧型手機市況不佳,手機鏡頭升級速度放緩,對大立光這兩年營運造成不小衝擊,記者詢問大立光將如何因應?林恩平表示,目前手機鏡頭大致分兩個走向,某家客戶追求規格極致,不僅軟體強,也把硬體規格開很高,某家用軟體輔助硬體,且因高規格其他競爭者攻不進來,所以今年放低規格,讓競爭者進來壓低價格,手機客戶會採用什麼走向跟品牌力有關,廠商如果覺得公司的品牌力可以,就會用低規,但多數品牌廠還是會在旗艦機上用高規產品,只是要看賣得好不好,我們只能持續開發更新的產品,如:真正可以把流海解決的鏡頭等,吸引更高端的客戶,期待更多要求品質及技術的客戶。 <摘錄時報資訊> | |
[大陽科技] | 大立光擴產音圈馬達 傳供貨蘋果新款手機 |
大立光(3008)除了本業的手機鏡頭之外,另一關鍵零組件音圈馬達(VCM)也有進展,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昨(8)日表示,依據客戶訂單,目前有擴產計畫,但自有新廠要2023年底才會完成,目前租廠支應產能。 去年底法人圈傳出,大立光將是今年下半年新一代iPhone音圈馬達(VCM)新供應商,在高階鏡頭之外,大立光取得蘋果iPhone另一關鍵零組件,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昨天法說會上,法人問及下半年新產品是否有非鏡頭類的產品出貨,林恩平未提及單一客戶,回應很謹慎。 他表示,「以大立光而言,都是做鏡頭相關的產品,VCM和鏡頭不相關」,至於VCM,「我們一直有出貨」。 據了解,全球音圈馬達大廠主要集中日系大廠TDK、ALPS、Mitsumi及韓系SEMCO等,大立光主要透過旗下轉投資大陽科技生產VCM,近年因開拓中國大陸市場有成,轉虧為盈。依據大立光財報,大立光持股大陽科技49.37%,去年大陽科技獲利2,805萬元,年增31.7%,外界看好,未來若成功打入蘋果供應圈,將為獲利加分。 與日系VCM大廠相較,林恩平表示,各有所長,大立光可以做鏡頭,又可以做VCM,兩者綁在一起做,對於供應鏈的生產周期(cycletime)有幫助;但是否將鏡片與VCM一起組裝,則要看客戶需求。 林恩平在前一次法說會上,提及今年會有一項因新製程改變而出現的產品,昨天法人追問新進展,林恩平表示,今年會導入解決Flare(雜散光,俗稱鬼影)的製程,也是因應高規鏡頭的需求。<摘錄經濟> | |
[大陽科技] | 大立光搶進高階隱形眼鏡 |
科技業轉投資隱形眼鏡獲利傳捷報,大立光旗下星歐眼鏡第3季獲利超越上半年總和,成為歷年最旺的一季;和碩集團旗下晶碩第3季獲利逼近上半年獲利,為單季次高,隱形眼鏡藉由品牌代工雙軌並進,在激烈市場競爭殺出重圍。 大立光昨(26)日表示,旗下星歐光學再推出新高階品牌卡沛兒(Capell),一般片30片350元,比原有星歐貴四成,但比起市場前三大品牌,每盒仍便宜200元,價格親民,並以小直徑的彩片,鎖定年輕美眉族群,大立光的隱形眼鏡定位主打高性價比(CP值),希望藉由延伸產品線,區隔市場,壯大版圖。 依據大立光財報,星歐今年前三季獲利9,626萬元,依其股本10億元估計,累計每股純益(EPS)0.96元,其中,第3季純益達5,050萬元,超越上半年總和。 晶碩第3季獲利也相當亮眼,單季稅後純益2.03億元,季增45%,為單季次高,EPS 2.9元,首度超車老牌生技獲利王精華第3季(EPS)2.39元。晶碩第3季獲利已達上半年獲利總和87%,累計前三季獲利4.34億元,年增45%,前三季EPS 6.2元。 大立光上半年宣布取得屈臣氏自有品牌Pink by Pure Beauty的隱形眼鏡獨家代工訂單,這是繼去年中國大陸一閃之後,第二家代工訂單入袋,隨著品牌通路版圖擴大,第3季新增寶雅等據點,加上傳統經銷通路成長,目前全台已達1,991個,品牌及代工雙引擎點火,推升獲利走揚。 大立光是透過大陽科技轉投資星歐光學,持股40.5%,其隱形眼鏡以星歐為品牌行銷全台家樂福、全家、康是美、屈臣氏、小三美日等經銷據點,在投資逾十年後,2018年星歐光學首度全年獲利,目前星歐光學主要負責人為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摘錄經濟> | |
[大陽科技] | 大立光旗下 星歐光學接大單 |
大立光轉投資隱形眼鏡廠星歐光學接單報喜,昨(8)日宣布獲屈臣氏自有品牌「Pink by Pure Beauty」隱形眼鏡獨家代工訂單,這是繼去年中國大陸一閃訂單之後,星歐第二家代工單入袋。 星歐光學採品牌及代工雙引擎策略並進,預料隨代工訂單擴大營運規模,今年獲利有望衝新高,大立光受惠大。 大立光昨天透過發布新聞稿,公布相關訊息,這是每月營收之外,大立光首度針對旗下轉投資星歐光學對外發出的新聞稿,足見大立光對於這次獲得代工訂單的重視。大立光是透過大陽科技轉投資星歐光學,持股40.5%,其隱形眼鏡以星歐為品牌,行銷全台家樂福、全家、康是美、屈臣氏、小三美日以及1,956個眼鏡行等經銷據點。 在投資逾十年後,2018年星歐光學首度全年獲利,目前星歐光學資本額10億元,主要負責人為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 根據大立光年報,2019年星歐光學獲利5,798萬元,年增3.4倍,雖然只占大立光去年全年獲利282.63億元「微乎其微」,但極具意義。 針對隱形眼鏡布局,林恩平曾表示,星歐以自有品牌開拓隱形眼鏡的另一目標,主要希望爭取代工訂單。不過,他坦言,之前洽談的ODM訂單毛利太低,未有具體進展,但台灣方面積極擴展通路布局,希望拉高品牌能見度及知名度。 外界分析,星歐去年獲利大躍進,除了因台灣布局既廣且深外,林恩平在今年初首度透露,去年星歐已接獲一家大陸客戶代工訂單入袋,激勵去年星歐獲利翻倍成長。加上目前屈臣氏,星歐已取得兩家代工訂單。 Pink by Pure Beauty是屈臣氏自創美妝品牌,大立光表示,這是屈臣氏首度以自有品牌切入隱形眼鏡市場,星歐挾技術及品質優勢,獲得屈臣氏青睞,雙方合作首波上市推出一款透明片搭配五款彩色片,此次發售的透明片,融合浪漫的粉紅風格,首度推出添加多種維他命成分的新一代產品。而彩色片設計引進日韓流行風格,瞄準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目前全線產品已在全台400多家屈臣氏獨家販售。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大立光以製造起家,其鏡頭以技術及良率優勢,稱霸全球手機市場,不過,星歐眼鏡是大立光第一個自創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台灣隱形眼鏡市場,星歐只是一支無名的新兵,從鏡頭跨足隱形眼鏡,大立光完全自行摸索,土法煉鋼,就連包裝也不假他人之手,一步步打響知名度。<摘錄經濟> | |
[大陽科技] | 大立光小金雞 獲利增八倍 |
近日來自中國大陸手機鏡頭爆單,讓大立光產能滿載還供不應求,連帶鏡頭所需的重要零件音圈馬達(VCM)也傳缺貨聲,大立光旗下轉投資VCM廠大陽科技幾年研發終於有成,在這波缺貨聲中也成為受惠業者。 大陽科技去年開展中國市場有成,獲利大增八倍,今年開始因中國品牌業者去化庫存、需求加溫,大陽獲利穩中趨堅,不僅為大立光業外獲利加分,也為鏡頭延伸的產品布局跨一大步。 對於大陽業績表現,大立光昨(18)日照例低調回應,「銷售有好一點。」大陽科技為大立光持股49.37%的子公司,去年獲利3,965萬元,年增815%,雖然占大立光去年全年獲利270.43億元,相當微小,不過,自製VCM在中國大陸打開市場,代表大立光在手機關鍵零組件除了鏡頭之外,再增一新利器。 | |
[大陽科技] | 大立光隱形眼鏡事業 賺錢了 |
大立光轉投資事業報喜,投資14年的隱形眼鏡商星歐光學去年首度出現全年獲利;另一重要轉投資音圈馬達(VCM)商大陽科技去年獲利也大增逾五成。轉投資開花結果,讓大立光在本業鏡片之外獲利加分。 大立光去年稅後純益243.69億元,每股純益181元,是台股每股獲利王。根據大立光最新上傳的去年完整財報,星歐光學、大陽科技去年獲利各為1,332萬、6,200萬元,兩家公司總獲利不及大立光純益的1%,但因為兩家公司都有指標性,每每成為法說會上法人關注焦點,去年星歐光學、大陽科技表現佳,成為大立光財報另一亮點。 目前星歐光學在台灣已有2,000個據點,並進入中國大陸、港澳等地銷售,由於營收規模放大,加上去年台灣市場進入屈臣氏零售據點,星歐成功擺脫虧損。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日前透露,星歐光學目前已有代工訂單接洽中,未來將採品牌、代工並進,他期許今年星歐光學獲利優於去年。 和做隱形眼鏡一樣,大立光切入VCM也完全土法鍊鋼,自己摸索而來,大陽科技為大立光持股49.37%的子公司,去年獲利6,189萬元,年增56%,近年獲利均有數千萬元,甚至逾億元,主要來自於自製VCM在中國大陸打開市場,推升獲利走揚。 近年大立光積極獵地擴產,主要仍以鏡頭產能為主,林恩平分析,新廠主要將製程集中,提升效能,未來製程集中之後,其他廠房可能轉為擴大生產自製音圈馬達及隱形眼鏡。 大陽科技主要以生產VCM為主,是手機重要關鍵零組件之一,全球VCM主要集中在日廠TDK、Mitsumi、ALPS及韓廠SEMCO等手中。 大陽科技已成立20年,當時大立光投入VCM發展一度陷入瓶頸,在於採用和同業不同的製程設計,隨後大立光因自行開發設備技術突破,在穩定良率的前提下,帶動產能提升。 <摘錄經濟> |